胡 勍
(長沙師范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00)
基于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研究
胡 勍
(長沙師范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00)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藝術方面的培養(yǎng),這也極大促進了學前教育的發(fā)展,音樂教學是學前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音樂教學隨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逐漸走向標準化、專業(yè)化。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可以極大促進孩子多方面素質的綜合發(fā)展,是學前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基礎科目之一,同時也為孩子未來學習音樂、樂器、舞蹈等相關專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視聽練耳訓練
視唱練耳訓練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進行刺激訓練,從而提高他們對于音樂的音準以及節(jié)奏等方面的敏銳力,并且還可以促進他們對音樂要素的記憶,進一步掌握音樂的相關知識,培養(yǎng)樂感,為其未來的音樂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視唱練耳訓練在學前教育中的主要內容就是視唱和練耳,重點是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以及音樂記憶能力。
視唱練耳訓練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劃分為“視唱”與“練耳”兩個部分,其中視唱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樂譜的記憶,可以按照樂譜的標準唱出曲調,符合樂譜的節(jié)奏,加深其對音調以及音程等方面的理解。練耳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覺敏銳度,讓他們有效辨別出音樂的節(jié)奏等,并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知識內容的記憶,讓學生與音樂之間產(chǎn)生共鳴,引發(fā)深層次的思考。[1]總體來說,視唱練耳訓練是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音感、樂感,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為今后的音樂道路打下基礎。
(一)培養(yǎng)目標方面。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訓練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不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的音樂人才,而是為學前兒童的藝術素養(yǎng)以及音樂素養(yǎng)打下基礎,更加注重對學前兒童的音樂基礎教學。要求學生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中掌握全面的、普適的音樂知識理論內容,并且對學生的視唱能力進行一定的鍛煉,讓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
(二)視唱練耳訓練對象。視唱練耳訓練的對象就是學前兒童,目前在部分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忽視對學生視唱練耳的訓練,并且還有教師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時缺乏一定的科學體系,沒有系統(tǒng)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訓練強度,導致視唱練耳訓練效果一般。[2]
(三)視唱練耳訓練的時間以及內容安排。由于學前兒童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因此在學前教學音樂教學中應該多注重對學生的視唱練耳訓練,這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興趣下降的問題。視唱練耳訓練由于其教學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進而提高音樂教學的總體教學質量。
(一)對于節(jié)奏方面的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主要是利用音的長短搭配從而表現(xiàn)出音樂的整體韻律,節(jié)奏通常與人的身心活動相連接,具有強烈的思想情感表達效果,但是在現(xiàn)實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視唱練耳訓練中,其重點訓練項目一般集中于對學生的音準訓練,常常容易忽視對學生節(jié)奏方面的訓練。[3]節(jié)奏感在學生進行學習音樂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節(jié)奏掌握的情況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音準的掌握,因此,對學生的節(jié)奏進行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節(jié)奏訓練的過程中,對于音符時值的正確組合是關鍵,同時通過掌握并且理解各種拍子的畫拍圖式,可以有效提高音符時值的正確組合。
由于在正確掌握節(jié)奏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時可以循序漸進,先掌握比較簡單的音符時值組合類型,例如2/4拍、3/4拍等,并且在進行練習時還可以通過用手打節(jié)奏進行記憶,從而一步一步掌握。在進行節(jié)奏訓練的過程中,第一步要做的訓練就是對于節(jié)拍的訓練,其效果需要達到在打節(jié)拍時是一個均勻的拍速,因此就需要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勻速的意識,養(yǎng)成正確的打節(jié)拍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拍感。同時在學生劃拍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保證學生的準確性,最后,當學生可以牢牢地掌握住劃拍技巧后,再進行難度較大的節(jié)奏變換教學。
在進行節(jié)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掌握比較簡單的節(jié)奏,再將簡單節(jié)奏與復雜節(jié)奏進行對比教學,例如在進行附點節(jié)奏x.x教學時,可以與之前已經(jīng)掌握的簡單節(jié)奏十六分音符xxxx形成對比,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十六分音符的基礎上很快掌握附點音符。[4]并且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將節(jié)奏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先與學生
一起將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正確理解,然后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學生進行節(jié)奏聯(lián)系,選取的音樂由難到易,讓學生慢慢對節(jié)奏進行掌握。
(二)對于聽音方面的訓練。聽音訓練主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準的敏銳辨識度,如果沒有良好的聽音基礎,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掌握教師的音準,容易出現(xiàn)聽錯唱錯的情況,不能很好地形成一個對于音準、音高的概念。所以教師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聽音方面的訓練。聽音的水準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訓練從而增加對音準以及音高的便是程度。[5]
同樣,對于聽音方面的訓練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理,對于單音音高的訓練通常不會涉及到節(jié)奏,只需要利用反復聽取從而形成對不同單音音高的記憶和識別,讓大腦對不同的單音音高形成系統(tǒng)的概念,再聽到這樣的音高時可以及時反映出對應的音高。
通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音訓練時所采用的訓練方法,是由教師發(fā)出一個音或者連續(xù)發(fā)出一個音程,讓后讓學生說出對應的音高,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弊端。主要在于學生的反應快慢,由于學前兒童的性格特點,所以當一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快速的說出答案后,其他的學生來不及仔細思考,就會順著之前的同學進行回答,因此很難達到聽音訓練的教學效果。為了有效解決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簡譜唱名卡片,規(guī)格為15×15cm,方便教師觀察。在教師發(fā)出一個音或者一段音程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聽到的出示相對應的卡片,這樣教師就可以分清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這咱做法還利于教師對課堂秩序的管理。在進行聽音訓練時還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訓練媒體,從而豐富訓練方法,教師也可以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抽出時間維持課堂秩序,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利用這種訓練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水平。
(三)對于音準方面的訓練。音準是音樂視唱以及練耳方面的基本功,是提高學生視唱練耳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在音樂學習中比較難以掌握的重點項目之一,對于音準的訓練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對于單音音準的訓練。由于學前兒童一般屬于音樂初學者,所以在進行音準訓練時要從簡單的單音音準開始進行訓練,在這個階段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在模仿音節(jié)時不能準確控制發(fā)音的高低。教師可以通過多次示范對學生進行調整,如果學生還是不能對音的高低進行控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同一發(fā)音進行不同高度的訓練,例如針對do可以在1、2、3、4、5、6、7、i的水平上進行訓練,從而使得學生快速掌握學習要領。[6]
二是教師要對學生的音程以及音階進行訓練,音階是掌握歌唱要領的基礎,同時也是音程的標準,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學生可以熟練掌握音階,并且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音與音之間音高距離的音準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感,同時其難度要隨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逐漸深入。音程訓練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反復歌唱練習,因此也就需要學生反復聽各種音樂,并且需要記憶的知識也非常多,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的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對音樂的熱情。
(一)激發(fā)學生對于視唱練耳訓練的興趣。對于視唱練耳訓練的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飽滿熱情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努力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學前教育中的音樂教育重點在于為學前兒童的音樂道路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前兒童的發(fā)展,幫助學前兒童樹立正確的音樂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情緒。[7]
(二)完善視唱練耳訓練體系。一個完善的視唱練耳訓練體系中涵蓋了很多項目,教師要做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的計劃,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有側重點,重點對音樂的基礎培養(yǎng),同時對學前兒童的教育不同于青少年或者成人,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可以是“玩”與“學”的結合,從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
(三)加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師資力量。對于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來說,對教師的要求不僅僅是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音樂知識,同時還需要教師懂得如何與學前兒童溝通,正向積極地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因此,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音樂基本功,同時也要具有專業(yè)的幼師職教經(jīng)驗。
視唱練耳訓練對于音樂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極大促進學生的記憶和運用能力,從節(jié)奏訓練、聽音訓練以及音準訓練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yǎng),不僅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同時也可以提高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李亞秋.視唱練耳訓練之于學前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85-186.
[2]陳萱萱.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訓練[J].藝術教育,2010,(2):73-74.
[3]胡勍.視唱練耳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重要性研究[J/OL].黃河之聲,2016(11).http://www.cnki.net/ kcms/detail/10.19340/j.cnki.hhzs.2016.11.023.html.
[4]錢巖.淺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視唱練耳教學的問題與改進[J].嘉應學院學報,2014,(7):83-86.
[5]呂海蓮.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視唱練耳課的游戲化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5,(20):77+79.
[6]文幸閨.視唱練耳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3,(16):229-230.
[7]陳婷婷,王善虎.學前教育專業(yè)視唱練耳教學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244-245.
胡 勍,女,湖南人,碩士,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
G613.5
A
1007-0125(2016)12-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