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民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務歡池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
淺談無公害蔬菜生產施肥與病蟲害防治
張志民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務歡池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為了確保蔬菜中致癌性強的物質-硝酸鹽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不超標,在施肥過程中我們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其他化肥為輔;多元復合肥為主,單元素肥料為輔;以施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盡量限制化肥用量,如確實需要,必須掌握以下原則,①禁止使用硝態氮肥。②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③最后一次追施化肥應在收獲前30天進行。在生產過程中主要采取了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生物肥,平衡施用化肥的措施:
1.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作物所需要的多種營養元素,是一種完全肥料。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無公害生產具有獨特作用。當有機肥和化肥氮、磷、鉀含量相同時,有機肥可以大大提高蔬菜產品中維生素C、還原糖、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含量,改善蔬菜品質。長期使用可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并且能保持蔬菜豐產、穩產。但使用前必須充分腐熟。
2.配合施用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菌肥,是人們利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制成。其性質與其他肥料不同,本身不含有大量元素,主要以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來改善植物營養條件,抑制某種病害發生,發揮土壤潛在肥力的作用,從而獲得農作物的增產效果。生物肥與有機肥、化肥是相輔相成的。在無公害蔬菜栽培中,可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生物肥,必要時輔以化肥施用。生物肥的施用提高了有機肥和化肥利用率,從而減少了化肥用量、減輕了過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環境污染。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總方針。以改善生態環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把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放在綜合防治的首位。化學防治作為突破手段,建立良好的蔬菜生產小環境,充分發揮自然控制作用,用較少的投入把病蟲害的危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取得無公害產品和更高的經濟效益。
農業防治主要采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倒茬,嫁接育苗等措施。物理防治主要采用防蟲網隔離防護、黃板誘殺等措施。生物防治主要采用抗生菌治蟲,阿維菌素防治美洲班潛蠅及螨類,瀏陽霉素和華光霉素防治紅蜘蛛和茶黃螨,苦參等植物源農藥防治多種害蟲;抗生素治病,灌根可防治瓜類枯萎病,噴霧可防治瓜類白粉病、番茄早疫病等,武夷菌素防治瓜類黑星病、番茄葉霉病效果較好。
生產無公害蔬菜,在農業、生物、物理和生態方法無法控制病蟲時,及時合理使用一定的化學農藥,但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打保險藥。調查掌握病蟲發生規律,針對病菌、害蟲對藥劑抵抗力薄弱的環節適時施藥,即可減少防治次數又能收到最佳防治效果。不盲目打保險藥。
(2)改進防治技術。改常規噴霧施藥法為粉塵劑、煙霧劑施藥法,既不增加棚室內額外濕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改普遍施藥,植株整株施藥為病蟲區重點施藥、植株局部施藥,藥量集中,防治病蟲針對性強,效果好。如防治番茄灰霉病,改全株用藥為局部用藥,不僅效果大大提高,還可節省83%的用藥量。
(3)選用農藥品種
選用國家限定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如,敵百蟲、敵敵畏、抗蚜威、多菌靈、百菌清、克螨特、代森鋅等;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有機氯、有機汞制劑。如甲胺磷、呋喃丹等。
用藥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一般生物農藥的安全間隔期3~5天,菊脂類5~7天,殺菌類多在15天以上,并且要求做到治一代、壓二代,能挑治、不普治,只需單治的不兼治,只需單一用藥的不混合用藥,從而減輕農藥殘留,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消費者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