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1月21日,在上市僅僅245天之后,樂視移動公司宣布超級手機的銷量已經突破了500萬部,創下新晉品牌最快破500萬銷量的紀錄。更為吸引眼球的是,樂視移動還宣布2016年規劃產能將達到2500萬~3000萬部,而且僅在國內市場,樂視手機2016年的銷量目標就鎖定在1500萬部。
“2016年是手機行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市場格局將重新劃分。單純的硬件手機時代即將終結,內容和服務定義的手機時代將來臨。”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
“硬件負利但并不賠錢并不意味著不盈利”
在紅海一片、高度同質化殘酷競爭的智能手機市場,樂視是“遲到”的,市場對于樂視最初并不太看好。但是,自2015年5月19日開始發售以來,樂視手機在8個多月中屢屢打破銷量增速紀錄,大大超過華為、小米,而且樂視手機的價格區間均在千元以上,畢竟千元以下機型占據市場份額的一大半,這意味著,在中高端市場,樂視手機已經搶下了不小的陣地。
樂視手機從誕生開始,就被描述為“硬件負利而靠生態盈利”的“中國首款生態型手機”,但是“生態盈利”到底能有多大?不少人還是心存疑慮:一款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甚至可以0元購機的手機,真的不會最終成了“賠錢賺吆喝”嗎?
“我們剛剛做手機的時候,有人問過我:‘你想賠多少錢?”馮幸說,“我說,我們真的不賠錢,因為硬件負利并不意味著不盈利。”其實,內容運營補貼硬件的模式,不少消費電子廠商都提出過這個“美好愿望”,但至今我們看到的成功案例幾乎沒有,這也是樂視的“生態模式”頗受質疑的原因。
據馮幸透露,樂視生態收益主要來自于會員收入、廣告收入和應用分成收入。盡管樂視并沒有公布生態收益的具體數字,但是,樂視對生態盈利的底氣確實越來越強。這是因為根據樂視公布的數據,除了500萬的樂視手機,樂視超級電視的存量用戶也突破了500萬。“手機和電視的雙500萬用戶是樂視生態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千萬級別的可運營用戶,生態收入會非常可觀。”馮幸說。
從會員收入來看,根據公開數據,樂視付費會員總數已經超過1220萬,2015年前三季度收入超過18億元。目前,樂視手機會員比例在12%左右,按10%的預估,千萬用戶僅僅會員收入每年就會有6~7個億。
樂視的廣告收入可能更加可觀。賈躍亭在此前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曾將樂視的廣告收入與電視臺做過類比, “包括湖南衛視在內的頂級省級衛視,優質節目收視率基本在1.5%到2%左右,相當于覆蓋四五百萬的家庭,但是,他們的廣告收入卻可以達到六七十億。”賈躍亭說,“如果樂視用戶數量能達到百萬、千萬這樣的量級,那么廣告價值將會非常大。”
而應用分成收入方面,盡管樂視表示兩年內全部反饋給開發者,“目前樂視應用商店下載量破億了,現在每個月我都能看到可觀的收入。”馮幸說。
“踩著倒下的巨人前進”
除了傲人的2015年成績單,馮幸還拋出了另外一個“重磅炸彈”。“2016年樂視手機的銷量目標將是1500萬部,而且這只是國內市場目標,并不包括海外銷量。”他說。之所以有如此的底氣,馮幸告訴記者主要是2016年樂視移動將加大線上、線下渠道,運營商渠道和全球市場布局。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樂視一年增加1000多萬的銷量,就意味著肯定有其他品牌要少1000萬部的銷量。馮幸也承認,這個目標無異于“虎口奪食”。
梳理一下國內主要智能手機廠商的“2016年戰略”,有兩大方向非常明顯:一是國際化“走出去”,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新德里、孟買的火藥味兒一點兒都不遜色于北京、上海,智能手機的前十強幾乎都在大力發展印度市場。在印度街頭,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手機廣告。
1月20日,樂視手機高調進軍印度市場,并在當地發布樂Max和樂1S。此前,樂視已經進入東南亞重要市場泰國,并與泰國運營商簽了100萬部的訂單。“我們會進軍歐美市場,先到美國,樂視商城已經在美國試運行。”馮幸透露,2016年被樂視定義為“全球化元年”,但樂視打法與別家有很大差別,樂視并不是僅僅去賣手機,而是整個生態落地印度,樂視內容產品、電視、手機將同時進入印度市場。
二是發力“線下”渠道和低線市場(四到六線城市和農村市場)。2015年,智能手機在線上市場增長空間已經在不斷收窄,因此,2016年,各大手機廠商都計劃大舉進軍四到六線城市,而這些地區仍舊以線下渠道為主。馮幸表示,樂視移動早已洞察這一趨勢,早早就已經開始線下渠道布局,在全國已經擁有LePar合作渠道超3500家。2015年底前更是完成了一輪全國所有省市的線下公開渠道的深耕,2016年樂視線下渠道將集中發力。
“2016年將會是手機行業的一個分水嶺,手機市場格局將重新劃分,我相信2016年會有至少幾十家產業鏈企業消失。”馮幸說,“時下有一個最流行的經濟學熱詞供給側改革,手機行業同樣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因為手機市場增速放緩,需求飽和,產能過剩,硬件高度同質化,低價競爭白熱化,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馮幸認為,手機行業只有兩類人是倒不下的,一是技術創新者,二是模式創新者。手機畢竟是一個濃縮了大量高科技成果的科技產品,擁有核心技術的技術實力派值得敬畏和尊重。而不把手機作為單純硬件的模式創新者,也會憑借新的商業模式的力量實現成功。
“對于樂視手機來說,2016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決定我們未來的高度。手機行業瞬息萬變,非常殘酷,有的強者將崛起,有的強者會倒下。樂視手機會踩著倒下的巨人前進。”馮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