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興福(中共溫宿縣委黨校 新疆阿克蘇 843100)
積極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發揮穩疆富民特殊作用
宮興福(中共溫宿縣委黨校 新疆阿克蘇 843100)
完成黨的執政使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少數民族領導干部。少數民族干部是黨和人民政府與少數民族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積極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完成“一帶一路”戰略的時代需要,在穩疆富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能發揮其他干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培養;選拔;民族干部;穩疆富民
新形勢下,為適應經濟建設與社會管理的需要,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結構優良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是實現新疆持續、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對于新疆少數民族干部來說,這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但面對一個市場更為開放與廣闊的、競爭更為激烈的國際區域環境,如何能夠把握機遇,進一步發展新疆各項事業,實現新疆“富民強疆”和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是擺在廣大少數民族干部面前的一個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其自身發展的挑戰所在。基于此,快速提高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
1.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發展的不足之處
盡管近年來新疆少數民族干部在隊伍數量發展與知識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但對其發展狀況進行仔細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其自身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的干部人數與人口比例仍顯失衡。由于歷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新疆很多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大多處于偏遠而落后的地區。由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落后,一些少數民族的干部培養與成長,往往落后于漢族干部的培養與成長,使得其干部比例低于自身的人口比例。另一方面,部分少數民族干部思想保守,知識結構較為單一。自治區成立以來的六十年間,新疆大多數地區處于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地區間的交流以及對外交往相對匱乏的狀態。從思想觀念上看,部分少數民族干部還缺乏開放進取,拼搏競爭的精神,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思想仍然存在。
2.大力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干部的時代意義
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與任用,一直是黨和政府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繁榮,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重要保證。少數民族干部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毛澤東所指出:“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從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周恩來也曾強調:“在民族地區,處理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民族問題,都要和少數民族干部商量,因為他們比漢族干部更懂得本民族的心理。他們點頭,我們再干。他們不點頭,我們就不要干。我們可以說服、等待,不能強加于人”。
培養一大批具有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祖國觀和宗教觀的少數民族干部,對維護祖國統一、邊疆鞏固、社會和諧穩定和民族團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作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自1955年成立以來,經過六十年的努力,少數民族隊伍的發展無論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少數民族干部隊伍逐步呈現出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特點。
我國經濟、社會的開放與進步有利于少數民族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合理化。特別是近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與開放的步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內部來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5年來,我國一直堅持推進向西開放,各省派人出資援疆固邊,推動新疆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推動了新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從外部上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使新疆積極參與中亞、西亞等國內間的區域合作,并以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橋頭堡,使其對外開放和交往的程度進一步提升。這對于新疆少數民族干部的發展來說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好處。
首先,西部大開發的時代機遇有利于少數民族干部整體素質的提升。如前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新疆少數民族干部的思想仍然比較保守,缺乏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外交往的擴大,可以使少數民族干部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內部動力和強大的外在競爭壓力可以促使他們不斷加強自我的學習與鍛煉,在外部交往中取人所長,培養自己的大局意識和國際化視野,開發自身的創新能力。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有利于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專業結構的合理化。傳統計劃經濟時代強調的是國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計劃,而往往忽略對現代市場經濟運行與管理的理解。另外,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新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處于相對封閉落后的狀態。這就導致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發展過程中忽略了經濟、金融、法律等專業干部的培養,而偏重于農林、文史、醫療等專業干部的培養。隨著區內外市場的逐步融合與統一,新疆的人才資源必將重新進行配置。新疆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專業結構也將會根據經濟、社會的需要而進行自我調整,并趨于合理化。
1.加強自治區內外人才暢通,加大干部競爭壓力,激發少數民族干部自我提升個人素質的學習熱情。
市場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基本方式。在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新疆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原有的新疆與其他地區市場之間的阻隔形態,將變為一個暢通無阻的統一市場模式。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必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新疆的建設大潮之中,加劇新疆人才市場的競爭程度。這一方面又加劇少數民族干部的危機感和發展壓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
2.實行切合實際的干部培養政策,以利于當地少數民族干部的穩定發展。
新形勢下新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少數民族干部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不少新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較為落后、地方物質生活條件相當艱苦,貧困問題依然存在。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在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質條件仍舊匱乏的情況下,少數民族人民是很難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來進一步實現自身價值的。這對新疆少數民族干部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極其不利,嚴重影響了少數民族干部的成長與選拔。為此,在這些地區實行較為合理的干部培養與選拔政策,保證這些地區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健康成長是少數民族干部發展的一個挑戰所在。
總之,積極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是少數民族干部能夠得以發展與壯大,進而促進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快速地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愿望,所應采取的策略所在。
[1]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張有雋、過維利、羅樹杰.民族區域自治與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問題研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7,(02).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