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也提·阿布都熱依木(中共哈密市委黨校 新疆哈密 839000)
脫貧攻堅要充分發揮農村婦女的作用
哈斯也提·阿布都熱依木(中共哈密市委黨校 新疆哈密 839000)
現階段,新疆的脫貧攻堅工作與全國一樣正處于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農村婦女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她們是保證農村脫貧攻堅順利開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脫貧的重點對象,我們必須千方百計發揮農村婦女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更大的力量。筆者擬通過對農村婦女致貧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其在脫貧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而總結出針對農村婦女脫貧的意見和建議,為更好發揮農村婦女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提供有益借鑒。
脫貧攻堅;農村;婦女
婦女貧困問題是很多國家都在關注的問題之一。有些學者認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獲得各種食物、參加社會活動和最起碼的生活和社交條件的資源的個人、家庭和群體就是所謂貧困的。而婦女在各種活動中處于弱勢群體,貧困現象尤為突出。現階段,新疆的脫貧攻堅工作與全國一樣正處于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農村各族婦女不僅是主導力量,同時也是我們亟待脫貧的重點對象。農村婦女勞動力占到整個農村勞動力總人數的60%還要多。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入到大城市成為農民工,其中以男性居多。留守農村婦女不僅要從事農業生產,還要參與農村各項事務管理,在農村建設和發展中處于主體地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開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貧困婦女脫貧,關系到整個脫貧攻堅工作的進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農村婦女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她們是保證農村脫貧攻堅順利開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這一目標,農村貧困婦女必須要脫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男性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婦女在農村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中占有主體地位,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要積極推進農村貧困婦女精準脫貧工作,必須千方百計發揮農村婦女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更大的力量。
1.農村婦女在經濟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參與者。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廣大農村婦女已經從傳統思想的束中走出來,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重要的直接參與者。所以,要想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貧困婦女的精準脫貧,就必須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村婦女在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使之積極參與到農村經濟生產中來。
2.農村婦女在社會建設中的發揮著主導作用。社會建設得好可以為社會穩定提供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健全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當前,我們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而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沒有占全國人口80%的農村的小康,就談不上全面的小康。而農村婦女在一定程度上是農村各項工作的主導。所以,在實際生活中,一方面要多考慮對民生建設有好處的事,努力解決好老百姓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努力辦好教育、推動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切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尤其是保證農村婦女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農村婦女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之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農村的各項工作和生活中來,推動農村社會建設的發展。
3.農村婦女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更大限度的發揮文化在引領社會風尚、服務社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農村婦女中培養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農村婦女道德素質,加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揚時代新風。豐富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努力提高農村婦女的科學文化水平,同時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水利開展作出貢獻。
1.致貧的主要因素
財富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所從事的職業,非農職業往往比農業生產所獲得的收入要高些。但農村婦女從事非農職業的比例相對較低,在一些地區僅有20%的婦女從事非農職業,所以農村婦女收入普遍不高。導致農村婦女貧困的因素很多,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社會層面“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在一些農村,婦女的文化程度比較低,文盲率普遍高于男性。導致缺乏一定的勞動技能。外出務工的男性勞動力人數要高于女性。而招工用人單位也存在性別歧視,男性工資普遍比女性高,甚至有些單位不招女性,這就導致女性農民工就業機會比男性低,收入低。
(2)“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長期以來,農村普遍存在這種認識,男人負責外出打工掙錢,女人負責照顧老人、小孩和從事家務勞動及農業生產,這就直接導致農村婦女沒有自己穩定的經濟來源,容易導致貧困。
(3)農村婦女因病致貧。有部分農村婦女因患病,需長期治療,從而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如遷延難治的婦科病,需長期服藥,還有“乳腺癌”、“宮頸癌”等疾病,早期發現雖有治愈的可能,但也需要昂貴的醫藥費,增加了農村婦女的經濟負擔。
2.農村婦女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在所有貧困人口中,農村婦女比男性貧困程度更深,所以脫貧難度大。
(1)文化程度低。農村婦女由于受傳統習俗的影響普遍存在受教育少、文化程度偏低的情況,這就直接影響婦女的發展能力,如缺乏更高的勞動技能。一些地方,女童是失學率達到了66%,文盲現象主要集中在婦女和女童這些群體中。農村婦女由于文化程度低,進而不能參與相關政策的制定好實施,處于社會生活的底層,是很容易陷入貧困,但又不容易脫貧。
(2)傳統思想的影響。傳統思想普遍認為,女人就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就應該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所以,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農村婦女便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贍養老人、照顧孩子的義務。加之農村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有些農村婦女還得承擔一定量農業生產活動。這就使廣大的農村婦女一方面承擔了很繁重的勞動,另一方面收入卻很低,一旦缺少外部的經濟供給,很容易陷入貧困境地。
(3)農村婦女內在的精神貧困。貧困婦女自身缺乏增收技能,存在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農村婦女既要從事農業生產,還有承擔要照顧老人和撫育子女的重任,身心俱疲,使她們沒有信心和更多的精力實施創業致富。
脫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農村婦女的地位至關重要。所以,實現農村婦女脫貧,就要在調動農村婦女脫貧積極性、主動性上下功夫。
1.激發農村婦女脫貧的內在動力是關鍵。首先在農村婦女中加大宣傳教育,幫助她們樹立脫貧意識,讓她們了解黨的扶貧政策。其次通過農村婦女致富典型的宣傳,達到示范效應,幫助她們樹立脫貧的信心。第三通過舉辦各種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她們提高致富能力。
2.增加農村婦女就業的政策支持是保障。由于婦女有生育和哺乳等需求,會給企業的經營和運轉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部分企業不愿意雇用農村婦女。農村婦女能不能有同等的就業機會,能不能獲得相應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法規和政策做保障。
3.健全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制度是支撐。說服動員已經創業致富的女能人積極與貧困戶結對子,一對一的傳授致富技能,發揮幫扶作用。建立巾幗致富示范崗,鼓勵和帶動更多婦女致富。讓農村婦女積極參與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等實現精準脫貧。
4.調動全社會正能量助力脫貧是有效措施。發揮村婦委會所管理的公益平臺作用,依托“母親健康快車”等活動,動員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為農村貧困婦女捐資捐物,提供良好的幫扶資源,切實做到為貧困婦女排憂解難。
5.解決農村貧困婦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是實招。配合國家實施“兩癌”免費檢查項目這一民心工程,大大提高宮頸癌、乳腺癌患者早診早治率和的生活質量,在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同時,緩解疾病給她們帶來的經濟負擔。對適齡農村貧困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加大免費檢查力度,力爭將“兩癌”患者全部納入救助范圍。
[1]《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實效——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12月1日
[2]《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好半邊天作用》,沈躍躍,《中國婦運》,2016年01期
[3]《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婦女和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巖答《學習時報》記者問》,《中國婦運》,2016年02期
[4]《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宋秀巖到甘肅調研扶貧工作》,《中國扶貧》,2014年09期
[5]《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見成效康社會而奮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04
哈斯也提·阿布都熱依木(1971--),中共哈密市委黨校高講,研究方向是經濟管理、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