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建紅(中共寧夏區委黨校 寧夏銀川 750021)
寧夏城鎮化發展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蘆建紅(中共寧夏區委黨校 寧夏銀川 750021)
十六大以后,寧夏城鎮化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寧夏城鎮化這是寧夏歷史上第一次城鎮人口超過鄉村人口,寧夏城鄉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正由“鄉村寧夏”向“城鎮寧夏”快速邁進。在此過程中,寧夏城鎮化發展質量還存在一些列問題亟需解決。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寧夏城鎮化發展質量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思路。
十六大以后,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期間,寧夏城鎮化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鎮化率從2002年的34.2% 提高到2012年的50.67%。這是寧夏歷史上第一次城鎮人口超過鄉村人口,寧夏城鄉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正由“鄉村寧夏”向“城鎮寧夏”快速邁進。到2014年底,城鎮人口已達354.65人,2015年達到了55.2%,創歷史新高。繼工業化之后,城鎮化成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工業化、城鎮化和市場化,已成為拉動寧夏巨大社會變遷的“三駕馬車”。 但在此過程中,寧夏城鎮化發展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亟需找到解決思路。
1.城鎮化質量整體水平相對較低
(1)城鎮化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2015年,全國城鎮化率為56.1%,寧夏為55.2%,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在全國排名第17位。經濟發展與城鎮化的關系來看,根據國際經驗,當地區人均GDP 達到3000 美元時,其城市化率一般在 55-60%之間。寧夏2015年人均GDP為43805元,折合美元約7033.11美元(2015年人民幣兌換美元全年平均匯率6.2284),城鎮化率才僅為55.2%,城鎮化水平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的成果還未能充分體現到城鎮化成果上來。
(2)城鎮化水平落后于工業化水平。在國際上,當非農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90%,人均GDP超過4500美元,其城鎮化率應保持在60%以上。2015年全區人均GDP已突破7000美元,非農產業增加值占比為91.8%,城鎮化率為55.2%,明顯低于工業化水平,工業化對城鎮化的帶動作用還未充分顯現。
(3)人口的城鎮化遠低于土地的城鎮化。寧夏城鎮化整體水平較低還表現在,人口的城鎮化遠不及土地的城鎮化。據統計資料顯示,2012 年全區縣級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較2002年擴大了2.52倍,而同期城鎮常住人口僅增加了1.59倍,城鎮化的耗地率較高,建設用地的節約集約程度較低,對GDP的貢獻不高。
2.區域內城鎮化質量不均衡
(1)從整體上看,城鎮化質量差距較大。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居民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統籌協調等六個指標來看,寧夏五市發展水平相差較大,客觀上形成了北部地區質量較高、南部山區城鎮化質量較低的狀況,且首末兩端差距較大,城鎮化質量不均衡的特點比較突出。
(2)從地域上看,沿黃城市帶領先。沿黃河分布的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平羅、青銅峽、靈武、賀蘭、永寧、中寧等10個城市以43%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寧夏全區57%的人口、80%的城鎮、90%的城鎮人口,創造了寧夏9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城鎮化率達到 62%,城鎮化質量較高。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國土面積超過全區一半,但農業人口占2/3強,城鎮化率僅為 26%。
(3)從單個城市來看,銀川市一枝獨秀。五市中,銀川市城鎮化水平和質量最高,銀川市在人均GDP 、人均財政收入、城鎮化水平、萬人專利申請量、十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人數、人均消費、萬人擁有私人汽車數 、人均貨運量、萬人擁有移動電話數、人口密度、經濟密度等方面遠遠超過其他城市,形成了銀川市為極軸的城鎮化格局。
3.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較弱
(1)經濟發展水平較不高,對城鎮化的支撐力量有限
2015年,寧夏全區GDP為2911.8億元,在全國排名32位;寧夏人均GDP為43805元,全國人均GDP為49473.47元,低于全國5668.47元,全國排名第15位。全區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3.74億元,在全國排名第29位。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較弱的財力,不能形成推動城鎮化的強大動力。
(2)核心城市聚集能力不強,對周邊城市的帶動有限
銀川市的城鎮化質量的各項指標雖然相比區內其他城市較高,但和一線城市相比,2015年銀川市人均GDP為69553元,在全國城市排名中位于65位,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城鎮化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城市影響力和輻射力有限,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能力受限。
(3)小城鎮數量較多,自身發展能力有限
全區沒有超過200萬市區人口的大城市,以2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和1萬人以下的小城鎮為城鎮結構主體。全區共有鎮98 個,大鎮、中心鎮、特色鎮少,城鎮經濟實力弱,聚集能力不強。對農村剩余人口的吸納能力非常有限,公共服務設施落后,限制了城鎮化的縱深方向發展。
1.健全城鎮體系,構建城鎮化戰略格局
要全面推進“一主三副”建設,增強核心城市帶動能力;加快推動兩條城鎮帶建設,延伸重點片區拓展功能;積極加強兩條發展軸建設,放大交通干線輻射效應
2.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
要堅持城鄉規劃一并考慮,做到規劃實施一體化;堅持基礎設施同步推進,推動基礎設施同城化;堅持公共服務同時覆蓋,確保公共服務均等化
3.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要加快培植主導產業,形成核心競爭能力;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經濟結構。
4.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動城鎮集約發展
要強化規劃監管,確保城鎮發展有序性;加強舊房改造,提升城鎮居住舒適性;創新城市管理,提高城鎮生活宜居性;節約利用資源,保證發展高效性。
5.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城鎮管理水平
要創新管理協調機制,提高城鎮管理效率;創新建設投入機制,提高城鎮保障能力;創新要素管理體制,提高城鎮發展潛力。
總之,我們要始終堅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積極引導城鄉建設有序發展,全面提升寧夏全區城鎮化質量。
蘆建紅(1980--),寧夏黨校經管教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研究。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