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中共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委黨校 新疆克孜勒蘇 845350)
領導干部的禮儀修養
李靜(中共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委黨校 新疆克孜勒蘇 845350)
1.禮儀的內涵
華夏文明五千年,禮儀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中國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是幾千年燦爛輝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禮,待人以禮。在日常人際交往過程中,禮儀無處不在。有鑒于此,孔子早就指出∶“不學禮,無以立”。禮是強調尊重,儀是講究標準,禮者敬人,儀者規范,禮儀就是按照規范化的要求尊敬他人。禮儀就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
2.什么是修養
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學說的要求培養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規矩。對于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來說,修養就是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培養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從而使學識和品德都達到完美的境界。
領導干部是社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的群體,是我們國家治國理政的精英,是執政興國的骨干力量。正是因為領導干部這個群體在社會中巨大的影響力,所以領導干部才應當帶頭遵守禮儀規范和修養準則。
1.領導干部加強禮儀修養是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的需要
禮儀修養是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融洽人際關系的一把金鑰匙,它能體現出領導者的教養、風度與魅力以及領導者對他人的認知水平、尊重程度。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他把禮放在道德規范之首,這充分表明禮已經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儀式逐步規范為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華為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可見領導干部禮儀修養之重要性。
2.領導干部加強禮儀修養是提高領導藝術、提升領導魅力的需要
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是其道德風范、知識修養、心理素質、儀表風度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是一種權力之外的影響力。領導干部加強個人禮儀修養實際上是在培養一種個人魅力,而個人魅力又是領導者的重要資源,是領導者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備的素質。
3.領導干部加強禮儀修養是筑牢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干群關系的需要
黨員領導干部是群眾觀察黨的形象的窗口,黨通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去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和教育群眾,從而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黨員領導干部在與群眾交往中務必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待人接物溫和有禮、平易近人,尊重和理解他人,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這樣才能深入群眾,才能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
1.塑造風度翩翩的領導干部形象
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古人認為,舉止莊重,進退有禮,執事謹敬,文質彬彬,不僅能夠保持個人的尊嚴,還有助于自己修養品德和增長學識。
(1)衣著容貌
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鞋襪不正,往往會使人產生反感,有誰會親近這樣的人呢。當然,衣著打扮,必須適合自己的職業、年齡、相處的環境和交往對象的生活習俗,進行得體大方的選擇。
(2)行為舉止
行為舉止包括人的儀姿、儀態、神色、表情和動作。它一向被稱作人的“第二語言”,展現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公眾場合舉止不可輕浮,不可怠慢,應該莊重、謹慎而又從容。
2.展現知禮、懂禮、守禮的領導干部風采
(1)迎來送往的禮儀
歸納為“接待三聲”即∶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
(2)接打電話的禮儀
接打電話時除了注意禮貌用語之外,還應當注意一下細節,比如第一,打電話是為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要注意用詞準確簡潔,表達清晰,以避免別人誤聽。第二,通話結束的時候誰先掛呢?標準化做法是地位高者先掛,上司先掛,服務對象先掛,打來電話者先掛。
(3)會客禮儀
如果是一般的禮節性會見,不要面對面坐,并排坐就行了。一般地情況下,平級之間或者和一個表示尊重的客人之間,不要面對面坐。就應當選擇并列式,并排坐,這表示關系平等,表示友善,跟人家不見外,親密無間的意思。
(4)會議禮儀
如果是由主客雙方來參加的會議,一般分兩側來就坐,客人坐在面對著門的一排,主人坐在客人對面這一排。一般來說適當考慮越重要的人物越靠近領導就坐。
(5)用餐禮儀
用餐時一般不替別人夾菜,就算用公筷夾菜也盡量不要夾,因為你認為好吃的別人并不一定愛吃,更何況你也許并不清楚客人有哪些忌口。所以請客吃飯應當祝酒不勸酒,讓菜不夾菜。有時候恰當的禮儀、禮節會給接待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不按照禮儀去做事往往會帶來相反的結果。
(6)乘車禮儀
公務接待的話,副駕駛坐的名字叫隨員坐,坐翻譯,坐秘書。如果是雙排五座車,按照重要程度來分正確的座次順序應該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駕駛座。如果是三排七座車,順序就是:后排右、后排左、后排中、中排右、中排左、副駕駛。
(7)乘電梯的禮儀
像現在這種升降式電梯,來了重要客人,陪同客人出入電梯時陪同人員先入還是客人先入,出電梯時是陪同人員先出還是客人先出?標準化做法是先入后出。就是陪同人員先進電梯,按住里面那個開關鈕,然后請客人進去;出電梯時請客人先出,自己再出。
(8)走訪群眾的禮儀
選時恰當,尊重群眾;儀態謙謹,舉止文明;交談誠懇,把握話題;適時告辭,真誠感謝。
3.培養胸襟豁達、心系天下的領導品質
(1)加強理論學習
知識是學習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而品德、胸懷、境界是修練出來的。所以一個人良好的禮儀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地學習、通過后天努力培養出來的。其中讀書就是提高修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2)提升領導藝術
如何提升領導藝術呢?首先是尊重自己及交往對象。禮儀的起點是尊重,這個尊重包括尊重自我與尊重他人,作為國家領導干部要有這種自尊自愛的意識。其次是注意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技巧。比較重要的是四個字:欣賞別人。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離不開合作,靠單打獨斗是很難成功的,而合作中最重要的是“求同存異”,學會欣賞別人,身邊的人都會成為天使。和別人打交道,就是要學會欣賞別人,因為“君子和而不同”。需要注意的第三個方面就是要注重換位思考。首先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人與人的關系,實際上是個位置關系,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3)從實踐中學習
領導干部要在老百姓面前樹立良好的舉止儀表形象,就要做到平等待人,禮貌待人;在公事交往過程中,輕車簡從,餐飲接待簡單、經濟;在接待外賓時做到有禮,有節,不卑不亢;在家庭、社會等場合中,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排隊時遵守公共秩序,依次而行等等。這樣持之以恒,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而且對于良好的社會風氣、公共道德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和表率作用。
(4)從榜樣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禮儀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中國傳統美德是這樣表述禮儀與品德的關系的:禮反映德,德誠于中,禮形于外。從古至今,無數仁人志士在國家興亡、民族危難之時表現出的舍身忘死、國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這種情懷,這種胸襟以及這些官員的這種自我修養,對于我們每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都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新中國成立至今60多年來,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許許多多優秀的領導干部,用自己短暫卻輝煌的一生表達了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這些領導干部的先進事跡都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公仆情懷、務實作風和道德情操,值得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學習和踐行。
身為領導干部,不僅僅是為一時一地的權位和官職,還應做到淡泊名利、修身養性。要以寬廣的胸襟,長遠的眼光,去辨證地分析問題。要始終保持一個豁達的胸懷,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樣才能培養出胸襟豁達、心系天下的領導品質。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