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鳳(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嘉興 314031)
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風險導向審計探索
徐智鳳(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嘉興 314031)
全部政府性資產是比全部政府性資金涵蓋范圍更廣又有別于國有資產的一種新提法,是指依法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用以支持政府運行和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有權使用和依法處置、可以貨幣計量的各種有形和無形資產。由于全部政府性資產計量復雜,牽涉面廣,導致其審計難度大。因此,在審計時,需要對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高風險項目進行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風險評估,提高審計質量。
全部政府性資產;風險導向審計
全部政府性資產是比全部政府性資金涵蓋范圍更廣又有別于國有資產的一種新提法,是指依法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用以支持政府運行和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有權使用和依法處置、可以貨幣計量的各種有形和無形資產。經過分析,全部政府性資產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五類∶一是全部政府性資金,二是部門存量資產,三是經營性資產,四是資源性資產,五是公益性資產。
由于全部政府性資產計量復雜,牽涉面廣,導致其審計難度大。例如,資源性資產由于計量復雜和公益性資產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導致政府資產運營的績效評價難以把握。同時,由于全部政府性資產財務資料不完整,歷史延續性差,甚至有些公益性資產成為賬外資產,這導致審計時無法對其從投入、產出及日常的維護管理作出完整的績效評價。以及,有些政府性資產的權屬歸屬多個部門,導致審計時對其存在的問題的責任歸屬較難定性等等。
1.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風險導向的審計計劃
(1)風險大小的初步評估,審計人員的重點是了解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的構成、項目特點、甚至宏觀經濟環境。
(2)重要性的判斷,包括資金規模的大小、對項目影響的重要性程度、決策的影響程度、受政府和社會的關注程度等。
(3)審計風險的初步判斷,包括審計主體的能力、評價標準是否明確、預期效果是否明確、搜集資料的技術要求和難易程度等。先初步確定審計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通過對重要性的判斷,制定審計重點,編制整個審計計劃。
2.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高風險項目進行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風險評估
以風險審計為導向的現代審計要求將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貫穿在整個審計活動中,因此,審計人員需要關注全部政府性資產的審計風險,根據金額的重要性和百分比,及時調整審計資源,專注于高風險領域的審計,提高審計效率并保證審計質量。
在進行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高風險領域審計時,需要進行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風險評估。經濟性即以最低的資源耗費,獲取產出;效率性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即以較少的投入獲取既定的產出;效果性評估,指審計后檢查預期目標與實際效果的差距。
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分析全部政府性資金總量規模、支出結構;2、對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挖掘。通過收入、支出結構變動的內在因素細化分析,了解全部政府性資產的變動因素和變動方向,增強全部政府性資產的分析和評價的力度,充分體現宏觀服務型績效審計的特征;分析政府負債規模及其增長情況,了解政府負債資金投向是否與擴大政府投資的初衷和要求相符合;3、分析財政體制和管理改革。從收入分配、支出導向、內部管理等評價各級政府財政管理水平;4、分析各類財政風險。5、注重宏微觀層面問題研究,審計時要考慮可行性,如當前制度層面是不是存在缺陷等。
3.全部政府性資金的風險導向審計的其他風險因素尤其是固有風險綜合考慮
(1)政府機構或項目自身績效評估。對資金到位情況、預算編制合理性、投入產出效益、可持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評估。
(2)風險延伸評估。在評估時需要考慮到公共影響績效,如∶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可持續性、(扶貧減災效益、勞動就業效益、協調發展效益、受益對象滿意度等)。同時,要考慮特別關注領域,如∶涉及預算金額巨大的項目、傳統上易發生風險的領域(政府采購、公共工程、環境問題、衛生等)、涉及緊急的活動或新的變化(應急能力、適應能力)、管理結果復雜的機構、責任劃分不明確的機構。
1.間接的成本和效果、無形的成本的審計
人文、自然、投資、居住環境及旅游資源等可以經營并極具競爭力的無形資產的計量存在困難。首先是硬性的評價標準缺失。一個城市無形資產受城市建設、政府管理、服務效能等硬件和軟件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且在計量如旅游環境的價值時,市場的培育、人氣的聚集是復雜長遠的,不是幾個指標可以說明問題的,僅靠審計部門無法評價。其次是投入產出無法準確計量。無形資產由于投入渠道的多方面,難以計量。而產出效應的評判更復雜,帶動產業發展或GDP增長,一些可比不可比因素的剔除等是目前審計力量很難完成的。
2.公益性項目的審計
公益性項目,由于政府有投資,但審計效果難以評價。不同的社會群體對相同的政府項目評價各有側重。從全部政府性資金角度,又必須涉及這些項目(例如∶公園)。審計時,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對比法、通過群眾滿意度調查方法,間接的評估這些項目。
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較傳統的財政審計相比,范圍、深度、廣度大大擴大,但是基層審計機關人員的數量和素質并沒有相應的大幅提高。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引入,可以極大提高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的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時,減輕基層審計人員的負擔。如果說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是財政審計必然的發展趨勢,那么隨著審計外延的擴展,全部政府性資產的風險導向審計將是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的重要的審計方法。
[1]李海東、瞿啟發.《風險導向模式下的公共財政績效審計》;《華東經濟管理》第12期;200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經濟建設司.《政府公共部門績效考評理論與實務》;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
[3]謝力群.《對全部政府性資產管理情況的調查思考》;《調查與思考》第十一期;2009年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