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澤
【摘要】在社會的發展之下,人們對于原煤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就現階段來看,我國煤礦開采行業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設備老化以及開采技術落后的不足,這是難以滿足生產發展的,煤礦企業必須要積極探索新技術,加強對設備的維護與更新,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提升煤礦資源的開采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關鍵詞】煤礦開采技術;創新;應用
在社會的發展之下,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對于煤礦資源的需求也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與發達國家相別而言,我國的煤礦開采技術還較為落后,原煤的開采效率不甚理想,長此以往,是很難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考慮到這一因素,煤礦企業必須要積極探索新技術,加強對設備的維護與更新,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提升煤礦資源的開采效率,下面就針對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進行深入的分析。
1 煤礦開采技術的新理念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需要遵循綠色開發的理念,這不僅僅是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需求,也是實現環境保護與資源開采相協調的重要渠道,為此,煤礦管理人員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將煤、水、瓦斯等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以便防止煤礦開采過程中對周圍環境與其他的資源產生不利影響,這樣也能夠有效提升煤礦企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就現階段來看,煤礦開采綠色開發技術包括離層注漿、充填開采與條帶式等技術,其中,最常使用的技術就是充填開采技術,該種技術可以有效防止地表的下沉,常見的充填開采技術有超高水材料充填技術、似膏體自流充填技術與膏體充填開采技術但中,超高水材料充填技術多用于炮采工作中,但是,此類技術的效率與產量并不理想,其應用范圍也受到一些限制,而似膏體自流充填技術主要用于高檔普采與炮采工作中。
2 新型煤礦開采技術的應用
煤礦開采技術是判斷煤礦開采工作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煤礦企業生產的中心,要想實現煤礦企業的發展,必須要不斷的改善采礦方式與采礦工藝,現代化煤礦開采技術應該超車一種多樣化、多層次的方向發展,這包括幾個發展方向:
2.1 應用各種新型綜采高產設備保證體系
為了提升煤炭資源的開采效率,需要應用各種新型綜采高產設備保證體系,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支架-圍巖”體系,該種體系的使用可以保障煤礦開采的支護質量、支架位態,也可以實現信息的自動化采集。此外,這一體系也能夠實時監測到煤礦液壓系統與泵站的運行情況,監測好設備的變化狀態,這樣就可以為煤礦資源的開采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持。
2.2 利用高效集約化生產技術
將高效集約化生產技術應用在煤礦開采中可以有效提升開采的經濟效益,這一技術強調開采布置與生產系統的一體化,在開采過程中,管理工作與監控工作應該貫穿在整個作業流程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改善采煤工藝與采煤方法,這不僅可以有效提升采煤工作的機械化水平,也可以提高煤礦采集的可靠性與高效性。
對于緩傾斜厚煤層,需要不斷的完善其支架結構,提升支架的強度,這不僅能夠起到防滑、防倒的效用,還可以防止千斤頂受到損壞,只有不斷改善開采技術,才能夠縮小我國煤礦開采技術與國外煤礦開采技術的差距。
2.3 利用煤炭地下氣化技術
煤炭地下氣化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原煤開采技術,與傳統的技術相比,該種技術有著用時短、投資小、費用低、見效快的優勢,適宜用在地質構造復雜、地理環境惡劣的礦區,這一技術在我國煤礦開采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未來階段下,可以將這項技術充分的應用起來,提升原煤的開采質量與開采效率。
3 煤礦開采技術的創新方式
3.1 深礦井開采技術創新方式
在深礦井開采技術中,可以使用礦壓控制技術、深井通風技術以及井巷布置技術,在進行開采時,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調查,清除的了解深井周圍巖礦應力場特點與狀態。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要做好監測工作,了解深井作業場所環境的變化情況,為后續的開采工作奠定好良好的基礎。此外,管理人員也必須要重視其巷道開采裝備與開采技術,特別是軟巖巷道的開采裝備與開采技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這也是實現煤礦開采安全的前提條件。
3.2 “三下”采煤技術的創新方式
“三下”采煤技術是現階段應用較多的一種開采技術,為了優化開采效果,必須要對現階段的“三下”采煤技術進行創新,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升相似材料模擬技術與數值模擬技術的水平,加強對地下水資源、建筑物與地表的研究,得出地表沉陷規律以及覆巖運動規律,從而得出具體的優化參數,并使用這一參數來確定好科學合理的開采系統。
3.3 采場圍巖控制技術創新方式
在下一階段,需要完善采場圍巖的控制理論,開采活動也應該遵循高效、安全的開采原則,結合科學的巖層控制技術來深入分析礦山研究成果,這可以應用不同的方式,如實測法、現代數學力學、解析法等等,還可以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其中,從而深入了解煤礦開采條件以及地質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出科學的采場圍巖控制技術,從而幫助工作人員更加深刻的意識到急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場礦山壓力規律以及圍巖平衡和破壞機理。
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沖擊礦壓的防治與預測工作,這可以使用計算機模擬技術來完成,在得出相關模擬參數之后,再對現有的沖擊礦壓顯現監測技術進行不斷的完善,提升預報技術與遙控測量技術的科學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的發展之下,人們對于原煤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就現階段來看,我國煤礦開采行業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設備老化以及開采技術落后的不足,這是難以滿足生產發展的,在未來階段下,需要不斷的創新煤礦開采技術,加強對設備的維護與更新,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煤礦資源的開采效率。
參考文獻:
[1]申磊,李慶茹,徐明昱,宋利鋒,嚴海綱. 新型薄煤層大功率采煤機的研制與應用[J]. 煤礦機械. 2011(11)
[2]徐明昱,羅永浩,申磊,李慶茹,尹麗娜. 3種不同形式的圓柱銷在采煤機上的應用研究[J]. 煤礦機械. 2011(12)
[3]周巖,胡茹. 中國近代煤炭開采技術發展及其影響因素[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4]張吉雄,周躍進,黃艷利.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一體化技術[J]. 煤炭科學技術. 2012(11)
[5]趙富,安伯超,趙琦. 建筑物下壓煤開采方案技術經濟評價模型研究[J]. 煤炭科學技術. 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