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嬌陽
摘要:從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一起組成歐洲煤鋼共同,意味著歐洲這個大陸由自由分散走向聯合統一。1968年歐洲關稅同盟的設立實現了進一步的一體化。即歐盟成立開始又先后進行了六次東擴。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確實給歐洲的政治,經濟,軍事都帶來了發展。然而,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也給歐洲的經濟帶來了來自內外的挑戰,引發了全球化的新問題。
關鍵字:歐洲一體化 危機 矛盾 互利
一、 歐洲背景介紹
歐洲這塊充滿魅力的土地創造了近代以來人類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它曾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工業革命的先行者。20世紀,歐洲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統一,法國,聯邦德國,這對戰場上的敵人不計前嫌,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意大利一起組成了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1967年,以上三個共同體和為一體,即歐洲共同體。歐盟各成員國以共謀發展、聯合自強和實習經濟社會共同進步為目標,一體化進程在不斷擴大。在2007年1月1日,東歐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兩國正式加入歐盟,這也是歐盟的第六次擴大。2013年7月1日,克羅地亞也正式加入歐盟,這標志著歐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8個成員國,人口規模達到4.8億多人的一體化區域組織。但每一次的東擴一方面帶給歐盟的是廣闊的市場,與此同時也由此所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內容的不斷深化可能導致歐盟凝聚力和集體行動力的削弱。歐洲一體化進程愈深,所牽涉到得各國自身利益的內容也就越多,要求各國讓渡的主權越來越大,因此擴大的難度和阻力每一次都很大。
二、東擴所帶來的新問題
1.債務危機形勢嚴峻
歐洲債務危機始于希臘的債務危機。2010年起歐洲其他國家也陷入債務危機。歐元大幅度下滑,歐洲股市暴搓,整個歐元區面臨自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考驗。2009年希臘政府宣布財政赤字水平達到12.7%,高于歐盟規定的3%,世界一片嘩然,希臘的財政危機從此開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中央銀行等財政組織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一直努力為希臘的債務危機找解決方法,但各個組織之間意見不統一。歐元區的成員國認為,無條件的幫助希臘對可能引發本國財政問題,并且會引起納稅人的反對。與此同時,歐元區個成員國每部不協調,無法運作,這使得救助希臘債務危機的計劃遲遲沒有出臺,所以債務危機持續惡化并且范圍不斷擴大。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國家接二連三出現財政問題,德國、法國等歐元區主要國家也未能幸免。
歐洲債務問題深刻影響著歐盟的發展,表現在債務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歐盟的整體性。經歷了六次東擴,歐盟擁有27個成員國,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歐盟內部各成員國之間經濟差距非常大,歐盟雖然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是忽略了各國的實際財政狀況。為了應對歐洲債務危機,即使歐盟決定采取統一的措施也不能平衡各成員國的危機,還有可能因為有的成員國無法承受歐盟的壓力而推出歐元區。
2、美國干預一體化進程
一個超級大國必須擁有經濟力、軍力、文化力、意志力、資源和人口,美國、歐盟都有這個實力。現在美國和歐盟表面和睦,但是,實際上斗爭激烈。從金融經濟的角度看,歐洲是美國當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美國打波黑、打伊拉克,用軍隊控制歐洲的經濟金融命脈,遏制歐洲的勢力的進一步擴張。不僅如此,美國和歐盟的爭端還表現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在當年的12月,因為歐盟和美國在知識產權保護與反傾銷反補貼這些重要問題上有巨大的分歧而被迫中斷。雙方彼此指責對方在達成協議方面沒有誠意,歐盟認為美國對共同農業政策的改革是無理要求,美國反攻歐盟堅決不妥協是不愿意承擔國際責任。除此之外,美國還不滿歐盟沒有形成在國際金融理事會的統一代表程序,聲稱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是,美國不知怎樣同歐盟協商聯系。隨著歐盟區域利益的日益整合和突顯,以及美國露骨地推行單邊主義,美歐之間“全球性競爭者”關系漸漸浮出,美歐矛盾是必然的趨勢。
3、歐洲一體化對全球化的阻礙
從二戰以后進行的集團區域化的巨浪在逐漸改變著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目前各區域性組織正在由過去的政治合作轉變為經濟上的合作,新興區域合作組織直接以經濟合作為目的。無論是什么時期的區域性組織的建立其基本動機都是為了維護本國本區域的利益,增強對外抗衡能力。1991年12月,歐共體12國首腦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共同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即“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決定建立歐洲中央銀行和實行歐洲單一的貨幣,以及共同的外交與防務政策,建立商品、勞務、人員、資金四大自由流通的歐洲經濟區,以實現“大歐洲”的戰略構想,歐共體因此改名為歐洲聯盟。歐盟產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內部合作,與外部競爭,為此目的歐盟區域化建立了新的貿易壁壘,在區域合作的名義下實際上位貿易保護提供保護傘。歐盟為了維護內部利益最大化,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的產品采取了極其嚴格的防范措施。為了阻止進口其他國家的產品,他們不惜采取任何代價,千方百計建立貿易壁壘。這種排他的地方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雖然可以有利于滿足本區域內各國經濟的發展,卻破壞了全球經濟合作平等的基礎,加劇了各國平等合作談判對話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全球化得進程,不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三、總結
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確實讓歐洲建立了單一市場和軍事聯盟,不斷東擴會加劇歐盟的一些既有矛盾,增加歐盟內部的政策協調難度,這會減緩一體化進程。歐洲一體化進程進行了四十多年,經歷了許多沖突與摩擦,只有各成員堅持求同存異的基本原則,互惠互利、認真進行協商和對話,相互妥協、讓步、協調利益,才能推動歐洲經濟一體化一路前行。歐洲一體化進程要克服區域、文化、經濟以及宗教各方面的阻礙,以發揮其在國際地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炳才, 歐洲經濟步入衰退尾聲,中國證券報/2013年/2月/20日/第A05版,觀點與觀察
【2】王璐李 夢潔,歐債危機的起因解決途徑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第4 期
【3】王軼昕 李祥茂,經濟主權讓渡對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作用研究,現代經濟討論,2012年 第7期
【4】齊曉翠,歐洲化及其對歐盟成員國的影響
【5】鄭聯盛,歐洲債務問題:演進、影響、原因與啟示,國際經濟評論 2010年第3期
【6】趙懷普,美國——歐盟關系探析,學術專論
【7】易小明,歐洲經濟和軍事安全戰略
【8】劉丹,歐盟一體化進程中的區域差異研究,商業時代 2012年第25期
【9】黃可樂,歐盟軍事一體化的新進展與展望,法制與社會 2011年10月(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