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崴
摘要:獨立院校已經發(fā)展壯大,成為一支不可缺少的教育隊伍。那么進一步提高獨立院校教學質量,使獨立院校與普通院校并駕齊驅,將成為今后獨立院校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字:學生特點,泛讀現(xiàn)狀,激發(fā)興趣
一、獨立院校的學生特點
1、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習慣不好
獨立學院學生是按高考成績第三批招收的本、專科學生, 在同屆生源中,是成績靠后,底子最薄的學生。因此, 大部分被獨立院校所錄取的學生與同屆生源相比,往往會存在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方法不科學;知識體系不健全;學習缺乏主動性;普遍存在偏科現(xiàn)象, 所以導致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在課堂上缺乏與老師的雙邊教學互動,大大影響了教學有效性。
2.不自信、自卑、 思想壓力大。
因為高考落榜,彌漫在心中的陰影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畢竟高考沉沉甸甸的份量是很多學生無法短時間內走出陰影,所以一定時間內會缺乏自信,而且會對父母有種愧疚感,因為父母為他們付出太多太多,這些負面因素就會導致他們心中雜念叢生,敏感易多想,然而這些負面因素都是社會這個大熔爐所造就的,再加之社會對人才的高消費。導致學生們對學歷的無節(jié)制的追求。現(xiàn)在孩子的社會性會早早的就體現(xiàn),表現(xiàn)在他們會過早的在意自己在班級的位置,影響力,以及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因為當今社會處處都有競爭,使孩子的內心也早早的駐扎了相互比拼的事實。那么除了在物質方面,在學習成績方面顯得格外突出,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會向孩子灌輸學習不好就不會有好工作,以后就不會有好的人生等。一旦差距產生,導致在學習上更會懈怠,缺少學習主動性。
二.獨立院校學生英語泛讀現(xiàn)狀
因為獨立院校學生具有以上特點,所以導致在學習中會產生諸多問題。那么在英語泛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也是如此。表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1.泛讀不暢通 因為大多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其詞匯量和句型掌握的少之又少。但是和普通院校學生學習同本教材,就使得他們在泛讀文章的時候,生單詞生句型要比普通院校的學生多出很多。由于英語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導致學生在泛讀上容易產生抗拒心理,再加上容易自卑,會很容易使自己感覺詞匯量少,語法也不懂等負面的泛讀心理。往往就理解幾句,甚至嚴重的一看到文章就產生畏懼和退宿的心理。從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
2.泛讀量少 泛讀能力的提高是要有一定泛讀量作為支撐的,在高中的時候,就在泛讀量上會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升入大學以后,由于大多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差,學習方法不科學,知識體系不健全,學習缺乏主動性以及自主的學習能力,使得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去泛讀,再加之泛讀不暢通等現(xiàn)象,導致他們泛讀量少。
3.缺乏泛讀方法的掌握 泛讀方法的掌握是要在一定泛讀量為基礎的,但是大多學生的泛讀量較少,所以對于泛讀技巧是無法掌握的。對于快速泛讀,尋讀,精讀,略讀等方法的使用也是欠缺的。
三.提高學生英語泛讀能力對策
根據獨立院校學生英語泛讀現(xiàn)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獨立院校學生英語泛讀能力。
1. 加強基礎知識
詞匯是學習英語最最基礎的要素,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詞匯量的提高則是不可或缺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通過流行語來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流行語一般都是最具時代性,而且多為青年人使用,這樣學生們則會非常容易接受,而且會有一定的興趣。還有多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國外溝通的平臺,讓學生們有意識的加強與目的語國的溝通,從而擴充詞匯量。
2. 加強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集中關鍵詞閱讀、抓主中心句閱讀等良的閱讀好習慣,并且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猜詞,猜句的能力。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培訓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此外還要通過訓練其他技巧來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如略讀法,即以最快速度通篇瀏覽,通過了解句子主要成分,即主謂賓,來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尋讀法,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有的放矢;評論閱讀法,通過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來弄清作者在文章中出來的態(tài)度和傾向,從而把握整篇文章。
3. 課堂部分 (1) 講義。現(xiàn)代科教育學認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有三方面職能,分別為介質,輔導,教導。介質也就是說老師要在學生和知識之間構架橋梁,使學生能夠通過老師的教學接觸到所學知識。教導也就是讓學生在接觸知識的同時,要正確的掌握所學知識,要領會其中的要點。輔導就是老師要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要讓學生從接觸到認識到掌握,順利完成以上過程,使所學知識真正成為學生自身的東西,可以隨手就用的東西。要要素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撇開自身觀念,不要與作者的混為一談。理解所需的有關知識結構和基礎,做到精泛結合以達到最高效的閱讀文章。使之互為補充,最大限度地提高泛讀課的閱讀效率。 (2)提問和討論。提問可以是雙向的,討論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這里主要簡要探尋的是教師向學生的提問。提問可分三個階段:讀前提問、讀中提問和讀后提問。讀前提問的原則是圍繞主題提出一些發(fā)散性問題, 那么這個問題往往要和老師進行導讀的內容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學生對閱讀課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自愿,主動的去掌握有關背景圖式,同時激發(fā)他們的認知需求;另一方面,誘導學生根據標題、插圖等對該語篇的語境、體裁框架、將要討論的主要內容等作出預測,為下面的推理奠定基礎。讀中提問一般集中在語篇結構和把握句法、和讀懂詞匯兩個層次上。引導學生以篇章結構知識為基礎進行推理, 把握語言各層次之間的體現(xiàn)關系及其方式,探究語篇意義。讀后提問即在攝取語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判斷、評價性問題, 訓練學生獨立的綜合概括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三個階段的提問正好充分體現(xiàn)了上文所討論的教授活動的本質功能———媒介、援助和指導功能。總之,要讓學生會讀,讀的快,讀的正,讀的全。
參考文獻:
【1】王武軍.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葉秀華.如何開展趣味性英語泛讀教學【J】北京:科技信息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