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亦
原山東省委副書記兼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的政治生涯止步于2006年12月23日,當日召開的山東省委常委擴大會議通報,鑒于杜世成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中央紀委決定對其問題立案檢查,免去其山東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和青島市委書記職務。杜世成是改革開放以來山東首名被查的省級官員。其在十年間的升遷速度,在正常年代可謂奇跡。他主政青島五年,“經營城市”的做法招來罵聲一片。
2006年12月23日,青島市民聽到杜世成被免去其山東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和青島市委書記職務、立案檢查的消息后,感覺大快人心。“青島新聞網”在消息發布兩小時后完全癱瘓,網民紛紛指出,杜世成被免職是黨中央送給青島人民最好的圣誕禮物。12月24日青島市區鞭炮聲不斷,人們說是為了慶祝“堵死城”免職。
2007年4月27日,杜世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新華社報道稱:“杜世成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或伙同情婦收受他人財物達數百萬元;生活腐化。”
杜主政青島以來,提出了經營城市的概念,卻導致房地產業畸形發展,房價每年翻番,市區均價已經每平方米一萬元,接近上海廣州北京中心地區房價,但市民收入沒有提高,只能望房興嘆。杜世成卻說,青島房價越高越能提升青島的形象,難怪當年就有很多人背后稱他為“毒死城”、“堵死城”、“肚子疼”。
經營城市的背后是經營情婦
1995年6月,45歲的杜世成由煙臺市長升為山東省副省長。2000年10月兼任青島市代市長,并在次年2月轉正為市長。2002年6月,杜世成出任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市長,掌管中國經濟第二大省最重要的經濟城市。2004年4月,又升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兼任青島市委書記。
杜世成被雙規之前,中紀委跟蹤調查發現,杜世成在青島嶗山區擁有價值千萬元的豪宅,家庭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生活極其奢靡,甚至在任職煙臺市委書記、市長期間長期包養一名大學女講師。國務院某直屬機構在青島的教育培訓基地內,有杜世成專用的包房和游泳池,供其秘密享樂。
杜世成一直推崇“經營城市”的理念,把青島經營成國內房價漲幅最高的城市。房地產業的過速膨脹,又滋生大量由土地謀利的官商交易犯罪。“經營城市”所得利益,根本沒有轉化成為公眾利益服務的公共用品,徑直流向利益集團尋租的領域,青島普通市民卻不得不成為利益轉換的犧牲品。
1989年俞正聲任青島市市長,力排眾議,把市委、市政府搬到青島東邊,那里非常荒涼,到處是黃土、灘涂,惹得不少官員背后罵他,但這次搬遷卻成為當時中國城市發展的經典創造,成為全國很多城市建設學習的樣板。1997年開始,已任青島市委書記的俞正聲建起以經濟適用房為主的浮山新區,安置居民一萬多戶,綠化率40%以上,有學校、幼兒園、商業、醫院、供熱等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發達的道路交通,成為青島市最好的居住區。當時的安居房價,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只用拆遷補貼的錢,差不多就可以買到一套合適的房子。
2002年杜世成升任市委書記,青島市下發《關于加強浮山新區統一開發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浮山新區規劃范圍內的土地全部納入市級專項儲備。對浮山新區范圍內已出讓的土地進行清理。對已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但未經市政府批準的土地,由市國土資源房管局依據規劃設計等條件重新核準確認評估地價”,也就是說,杜世成要對這塊土地抬高定價,政府要大賺土地錢。
當年40歲的梁巧云,自稱《人民日報》駐華南記者站記者,實際是受聘的編外經營人員。2002年,梁巧云經山東省前任領導張某介紹給杜世成,請杜予以關照。杜世成為討好上司,親自出馬,利用職務之便,低價賣給她一棟屬于國有資產的別墅,還贈給她一套價值 200萬元的公寓。兩人從此保持非正當男女關系。
2002年下半年,山東黃島發電廠廠長李濟英找到梁巧云,請她幫忙讓杜世成出面,為山東黃島發電廠追回青島港務局拖欠的15萬噸煤炭款。杜世成接受梁巧云請托,幫助黃島發電廠追回欠款3000萬元。為此,杜世成通過梁巧云先后兩次收受黃島發電廠賄賂款人民幣共計250萬元。
永盛集團董事長張永,是震驚全國的“嶗山違法批租土地大案”的行賄主角,當時涉案落馬的官員包括原青島市市長助理、嶗山區委書記王雁,原嶗山區國土資源局局長于志軍和原青島市規劃局局長張志光等人。中央專案組針對杜世成案,專程向已服刑的王雁、于志軍、張志光問訊過。
“嶗山土地案”涉及土地位于嶗山區高科技園區,是依山傍海的黃金海岸。青島永盛集團開發的“蔚藍海岸”項目,就在這片寸土寸金的海水浴場。
2003年初,杜世成通過梁巧云搭橋,向青島永盛集團公司董事長張永提出,以將來幫助永盛集團辦理房地產開發為條件,為杜世成和梁巧云在廈門買一套別墅。張永隨即同意,支付人民幣198萬元,購買了位于廈門市博士山莊33號的別墅一套,送給杜世成和梁巧云。
為此,杜世成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接受張永通過梁巧云提出的請托,為青島永盛集團公司在青島市嶗山區海水浴場建筑提高容積率、將該建筑與嶗山區人民政府舊辦公樓進行同等面積置換等事項,提供了具體幫助。
法院認定杜世成犯罪時間由2000年持續至2006年,貫穿其擔任山東省副省長、青島市長和市委書記期間。其中,他通過情婦梁巧云之手受賄448萬元,占他全部受賄款的七成,“生活腐化”正源于此。
大學女講師劉暢也是杜世成的情婦,劉暢的弟弟在杜的多方關照下,只用短短幾年時間,就輕易發達為身家千萬的建筑公司老板。
行賄者李薇
青島大煉油項目,是國家批準的第一座一次性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噸煉油能力的煉油項目,年銷售收入預期可達300多億元。早在2001年,中國石化、山東省和青島市三方就簽訂了該項目的合作意向書。負責項目談判的,中國石化是時任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的陳同海,山東省是副省長、青島市市長杜世成,兩人是山東同鄉,越談越密切。陳同海主動獻寶,把密友李薇介紹給杜世成。
1963年出生的李薇,倒賣香煙起家,早年原是云南紅河州煙草局官員的妻子。1995年33歲的李薇,成為云南省長李嘉廷的情婦,2001年李嘉廷案發,李薇離異后,又結交上曾經在云南工作過的、時任國家稅務總局的高官,經他介紹,搭上時任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兩人建立起超常關系。李薇在她寫的日記里,記錄著曾經深交的省部級以上高官,多達十幾個。
李薇通過杜世成幫助獲得的最大項目,就是青島大煉油項目的1000畝配套生活用地。這是商家必爭的工程項目,四個地塊分布于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海岸沿線,全是黃金地段。其中兩塊,已由李薇絕對控股的地產公司負責開發,建成“江山苑小區”,位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80302平方米。另外兩塊位于黃島海岸沿線,樓面地價的掛牌起始價2500元,總面積為22.57萬平方米,限定銷售給大煉油等項目的高層和專家。李薇控制的華誠石化,以2633元/平方米的成交價競得該塊土地,土地出讓金僅為1.18億元。這一轉讓價不僅低于同地段3000元/平方米的市場價,而且李薇的1.18億元土地出讓金根本沒有到位。
杜世成還把2008奧帆賽重點配套項目——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捧送李薇。2002年,青島市排水管理處、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簽署20年合營協議,按照4∶4∶2的比例出資設立青島首創瑞海水務有限公司,以1.83億元總投資收購并擴建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但是,青島首創瑞海水務有限公司股權幾經轉讓全部由李薇掌控。青島地產界盡人皆知,李薇廉價拿地的能力易如反掌,就連商家眼紅的奧運帆船賽事基地的商業開發,她也是說得就得。
李薇通過杜世成幫助還拿到嶗山太陽能亮化工程,凈賺100多萬元。
青島八大關別墅群屬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留了1903年以來24個國家和地區不同風格的建筑,當年市場價2萬元/平方米。2003年年底至2004年初,李薇在杜世成幫助下,以7900元/平方米購得兩幢別墅1000平方米,僅從差價上李即獲利遠超1000萬元。
李薇通過杜世成鼎力相助,長驅直入青島的土地開發、石油等壟斷行業,短短幾年間,先后在青島、北京、深圳、香港和海外成立近20家公司,涉足地產、石油、證券、煙草、廣告等行業,關聯資產近百億元。
僅以法院認定的數據,杜世成向李薇輸送利益“至少1億元”,李薇回報杜世成170萬元現金。
杜世成被立案后,主動揭發陳同海的問題,2007年6月22日經中共中央批準,由中央紀委、監察部對陳同海腐敗問題實施立案檢查。
2009年7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總經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同海做出一審判決,認定陳同海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法院認定,陳同海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經營、轉讓土地、承攬工程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錢款共計折合人民幣1.9573億余元。
老婆孩子齊上陣
杜世成主政青島短期內提拔了很多干部,自然也包括自己的家人親戚,大樹特樹個人權威。他在干部大會上公然警告下屬:“你要敢不聽我的,我就治你。”
2005年8月,隸屬青島市政府的青島開發投資公司總經理李輝明因經濟問題被捕,李輝明的供述直指杜世成受賄和違規批地等線索。案件還牽涉出杜世成的兒子。中紀委正是從此案獲得關鍵線索。
中紀委的調查顯示,杜的兒子聯手李輝明插手青島諸多大型工程建設,主要是嶗山區的土地利用、跨海大橋招標、灣海大道的建設工程、房地產開發等項目,這些工程的背后都有杜世成的權勢在影響運作,使他兒子能夠輕易承攬這些龐大的市政工程。
杜世成的兒子參與倒賣土地、幫助一些房地產公司修改規劃,從中收受賄賂。其中一個項目,原規劃的容積率為 2.5,杜的兒子幫助修改增加為5.28,收受賄賂600萬元。
杜世成的妻子做醫療器械生意,控制著青島各大醫院的醫療器械。
杜的外甥田某,由杜世成幫助,在青島即墨區的鰲山灣低價或無償取得 29平方公里的用地,經營建設和旅游項目。
龍口的大部分房地產由杜世成的外甥尚某和他的連襟王某操縱,他的妹妹是龍口市地稅局的某領導,他的妹夫是龍口市國稅局某領導,杜的小舅子是龍口市勞動局的領導。
杜世成的遠房親戚杜修勝,開設賭場發家,后巨款租下牡丹江市政府的北山賓館東樓,以“外商俱樂部”名義四處網羅人脈,設立了北京勝江眾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勝江眾程商貿有限公司。由于借力于杜世成的幫助,他在青島嶗山風景區圈地數百畝,修建了東北虎生態園。為此,他答謝杜世成1萬美元。
僅龍口市就有15名杜世成的親屬,在國稅、地稅、工商、電業、外經委等部門任職。
杜世成落馬之后,鳳凰網資訊頻道的消息說,有青島市民在網絡上留言,“青島房價遲遲降不下來,最大障礙不是開發商,而是上騙中央下瞞百姓的省以下官員,他們從中漁利”,并指杜世成口口聲聲建設大青島,但大多數青島市民幾代人擠在陰暗潮濕的棚戶區,市民們形容“青島是一塊鑲金邊的抹布”。
福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杜世成在被審查期間如實交代有關部門尚未掌握的部分犯罪事實,具有坦白情節檢舉揭發他人違法行為,為偵破有關重大案件起到積極作用,認罪悔罪并主動退還贓款,遂對杜世成作出一審判決:一、被告人杜世成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二、追繳的被告人杜世成受賄犯罪所得人民幣288.27萬元和閩DA0001白色捷豹汽車一輛、廈門市湖里區興隆路228號博士山莊33號別墅一套、佛山市城門頭西路2號之二座402房產一套的變價款上繳國庫。
“公共情婦”落網
2006年12月一天,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的貼身秘書,在首都機場貴賓通道等候迎接董事長的重要客人,但是青島飛來的乘客全都走光,仍不見李薇蹤影。他再三與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的秘書聯系,對方確認李薇的航班信息準確無誤。空等了一個小時,他只好請示陳同海向公安機關報案。
李薇從首都機場消失半個月之后,2006年12月23日,中紀委宣布對杜世成雙規。2007年6月22日,中石化集團董事長陳同海也被雙規。
據說,辦案人員早就跟蹤了李薇。李薇初期對辦案人員的詢問守口如瓶,但是,她有個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尤其是詳細記錄與高官們的情誼交往,最終她還是提供了許多杜案、陳案的重要線索。
李薇在證言中揭發道:“為感謝杜世成對自己在青島經營活動給予的幫助,也為了杜世成能繼續幫助自己在青島發展,于2003年年底至2006年春節前在湛山三路2號別墅、山海關路1號別墅,分別送給杜世成人民幣30萬元、20萬元、20萬元、100萬元,共計170萬元。”
據媒體報道,李薇憑借過人的逢迎手段接近高層,成為“公共情婦”,編織起一張聯系資本與官場的巨型網絡,涉足煙草、地產、石油等行業,迅速積累了巨額財富。
與李薇存在人脈交集、并與杜世成同在秦城監獄的服刑者,還有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廷、中國石化原董事長陳同海、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最高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公安部原部長助理鄭少東等。此外,另有多名省部級官員泥足深陷。雖然事情鬧大,李薇卻因配合調查從輕發落。
如今她重拾自由,留下的卻是一部中國超級“裙帶資本”的荒誕活劇,一部權色如何糾纏交易的警世“小說”。
欄目主持人: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