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立家
全面從嚴治黨要有實效,基層組織治理是關鍵領域,而基層組織治理的成效,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是關鍵環節。基層干部的日常工作,直接面對人民群眾的需要和訴求,其行政行為是否體現公正、責任、廉潔、服務的社會主義政治道德,是否符合“讓人民滿意幸福”的終極政治價值,不僅關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關乎良好的社會秩序的形成,而且更重要的是關乎黨和政府的威信及執政黨的執政地位。
可以說,在中國社會的重大轉型期,黨和政府基層組織的工作轉型具有關鍵意義,是實現社會“良治”的基礎,是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合理發展”的基礎。江蘇如皋市委近些年的基層黨的建設和組織建設經驗,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型樣板與范例。
繼2010年如皋在基層黨建方面首創“第一書記”的改革以后,短短幾年,如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城鄉一體化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秩序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如皋市委從基層黨建的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基層黨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體會到基層黨建的核心就是形成一支有素質、有品德、有能力、有責任,對黨和人民忠誠的干部隊伍。有了這樣一支過得硬、群眾滿意的干部隊伍起帶頭和引領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形成發展共識、凝聚各方面的社會力量,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來,如皋市委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基層黨建中,把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促進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作為基本抓手,有效地激發了干部“干實事”的工作和服務熱情,使干部工作有標準、有目標,使權力行為講規矩、看實效,對干部的評價更科學、更客觀。真正把“三嚴三實”落到了實處。
當然,近些年來,對干部的績效考核全國都在做,但如皋的做法沒有流于形式,是真抓實干,起到了干部行為“指揮棒”的作用。具體來說,如皋對干部的考評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考評指標體系設計科學,客觀化程度高。比如“德考”歷來是干部考核中的難題,客觀化程度較低,但如皋市研發出“市管干部道德品行測評系統”,較好地提高了“德考”的客觀化程度,解決了“德考”的難題。
考評范圍和對象全面,“權重分”合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按照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的改革思路,對干部績效的評價不僅注重經濟發展方面,而且加大了對干部社會、政治、文化、環保方面的績效評價力度,使權重分更合理,有效地改變了一些干部不良的“政績觀”,促進了經濟社會共同發展;二是在全市所有的公共機構都建立了適應本部門的績效評價系統,實現了績效評價“全覆蓋”。特別是如皋在我國首次實現了對“村級干部”的績效考核制度,對選好農村發展的帶頭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皋市近些年鄉村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與如皋市重視鄉村選好“帶頭人”有直接的聯系。
考評結果使用合理。徹底改變了干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觀念。通過考評結果,干得好的干部就會得到提拔任用,“干實事”如今在如皋市干部中正在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干部的“干事熱情”得到了激發,這與如皋市把考評結果合理使用,落實到“選好人用好人”上有重要關系。
總之,如皋市近些年在基層黨建和干部考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注重在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中引進績效考評制度,大大提高了基層黨建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實實在在地推進了如皋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如皋的基層黨建經驗具有全國性的示范意義,值得推廣。
(摘自《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