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桃莉
醫學上將35歲以上的產婦稱為高齡產婦,因為女性35歲以后身體各項功能處于下滑趨勢,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增加,高齡產婦并發癥的風險增加,所以,高齡準媽媽在打算懷孕之前,應該去醫院作一下風險評估,在風險和需要之間做出抉擇。
國家“全面放開二胎”的消息公布數月后,二胎并沒有預想的那么火熱。據媒體調查,僅有三成夫婦有孕育二胎的打算,主力軍則集中在35歲、40歲以上的夫婦,甚至個別50歲左右的女士也躍躍欲試。但孕婦年齡越高,各種生育風險也隨之增加,高齡準媽媽普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再次生育而感到擔憂;許多高齡準媽媽在備孕初期就四處求醫問診,希望做足準備,為生育健康的二寶保駕護航;還有些媽媽尚未懷孕,就開始為二胎是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而糾結;但也有些準媽媽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已經生育過一胎,說明和老公雙方的各項生理水平都不錯,什么時候想要第二胎了就可以要,沒有那么多的“事兒”;還有少部分持抵觸情緒的“大寶”則做出了逼父母寫保證書、財產分割協議等荒唐行為,甚至以死相逼,抗議二胎。
二寶駕到,您準備好“接駕”了嗎?
提防高齡二胎的風險
高齡備孕婦女除了體質下降外,已經生育過的女性再次懷孕也需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如果在35歲之前曾有過多次流產的經歷,會增加不孕的幾率。35歲之后的女性,正處于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異位癥、乳房腫瘤、卵巢囊腫、卵巢早衰等疾病的高發期。這些疾病往往又容易造成難以懷孕,是高齡難孕的原因之一。此外,高齡生育,宮外孕、自然流產、孕期并發癥、產后出血和胎兒出生缺陷等幾率也會增加,產后康復的速度也不如年輕孕婦那樣快。
懷孕雖然是一個生理過程,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癥狀,這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妊娠反應”。有些妊娠反應的癥狀,在懷頭胎的時候出現過,懷二胎期間同樣可能會再次出現。當然,有些癥狀再次出現,未必一定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可能還有其他一些之前尚不清楚的潛在性因素。
生育頭胎,是初產婦;生育二胎,那就是經產婦了。臨床實踐發現,經產婦的子宮容易出現收縮乏力,由于胎盤方面出現問題而導致大出血的可能性也比初產婦要高。
作為打算生育二胎的備孕媽媽,還要了解初產后子宮恢復的情況和子宮疤痕的愈合情況。因為我國剖宮產的比率一度高達70%~80%。假如第一胎是剖宮產分娩的話,子宮上就會留下疤痕,這叫“疤痕子宮”。子宮上的疤痕會隨著第二次懷孕時子宮的再次增大而逐漸變薄;如果疤痕過薄,就有可能導致子宮破裂,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此外,疤痕子宮的產婦前置胎盤的發生率也明顯上升。如果胎盤剛好附著在疤痕位置,就會成為兇險性前置胎盤,在孕期還有可能會出現危險的大出血。所以,這類孕婦務必要在懷孕早期就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認懷孕的部位;在再次懷孕50天左右做一次B超檢查,看看胚囊和疤痕的位置,排除各項風險。
除了以上幾點比較突出的風險外,生育二胎還存在著很多突發性的健康威脅。因此,二胎孕婦更需注重產前、孕中以及產后的各項檢查和身體保健。
準媽媽的風險評估項目
有許多打算生育二胎的高齡準媽媽,為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再次生育而產生了焦慮情緒。評估就是為了了解準媽媽是否適合備孕二胎,是為了避免風險,尤其是大于35歲的女性。高齡備孕的評估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常規檢查 現在,高齡備孕婦女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甲狀腺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再次妊娠可能會加重原有疾病,引起流產、早產,甚至危及母嬰生命,因此,備孕前得做好血糖、血壓、血脂的監測和T3,T4等甲狀腺指標及甲狀腺B超的檢查。
生殖系統的評估 對生殖系統的評估,包括生殖系統的功能狀態檢查,例如輸卵管是否通暢,有無生殖道炎癥等;宮頸細胞學篩查,高危型HPV病毒篩查,同時加查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檢查;還要評估子宮和卵巢的功能情況,例如相關激素檢查,彩超檢查子宮的情況以及卵巢內基礎卵泡數量,對女性的子宮和卵巢功能做出綜合評估。
傳染性疾病的檢查 需了解是否患有容易傳染給寶寶的傳染病,如傳染性肝炎、性病等。
準爸爸也要重視孕前檢查
有一點需要說明,孕前檢查男女同等重要,不要以為只要女方查了沒事就萬事大吉。許多人以為“生兒育女是婦人事”,是否能懷孕也是妻子的事情。尤其是二胎,丈夫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孩子,說明自己的生育能力沒有問題。殊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精子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下降,且由于環境的污染或不良生活習慣及一些日常服用的藥物影響等因素,精子質量可能大幅下降,甚至已經不能夠成功授孕。所以男性需要進行精子質量檢查。若是患有傳染性疾病,且病毒處于活躍期的話,也是不應該授孕的。
選個時間好備孕
經過評估,如果夫妻雙方身體是可以備孕的,那么,什么時候懷孕是“黃道吉日”呢?這個備孕的時間,與頭胎關系比較密切。如果妻子第一胎是自然分娩,一般建議一年之后再懷孕;如果妻子第一胎是剖宮產分娩的話,那么最好在2年后,待完成孕前檢查并合格后再考慮懷孕較好,否則,孕期有子宮破裂的風險。當然,如果處在感冒、發燒、頭暈等不舒服或者患其他疾病期間,也不是懷孕的最佳時機。妻子在備孕期間若不小心感冒發燒,或者腹瀉了,切莫擅自濫用藥,服藥之前需要確定自己是否已經懷孕,確定懷孕需咨詢醫生后,才可以遵醫囑用藥。
對準媽媽的四點建議
⒈做好產前檢查。二胎孕婦應縮短檢查間隔的時間,要從確診懷孕開始,遵照醫囑,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生育過一胎,而不再引起重視,尤其要注意血壓和尿液的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胎位異常。若發現胎位異常,醫生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
⒉二胎孕婦在整個孕期要比一般孕婦更為謹慎,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強保健,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又不要吃得過多,還要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防止胎兒過大。
⒊注意孕期的心理衛生。有些二胎孕婦在“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好”的時候,整天希望能夠生第二個孩子。如今可以育二胎了,自己也如愿懷孕了,卻又焦慮不安、憂心忡忡,擔心分娩時會出現這個問題那個問題。其實這種負性心態無論是對孕婦還是對胎兒都是不利的。在現代的醫療條件下,只要孕婦能積極與醫生配合,聽從醫生的指導,一般來講,絕大多數產婦都是可以平安分娩的。
⒋為了確保母嬰安全,經產婦應該比初產婦提前幾天到十幾天入院待產。具體的時間,可以根據每位孕婦的不同情況,聽從醫生的安排。
二胎懷孕、分娩雖然有著不少的風險,不過,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通過規范而細致的孕前和孕期檢查來發現的。因此,做好充分準備,配合規范的孕前、孕期檢查,是完全可以將高齡生育二胎的風險降到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