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許多人把炒股當成一種生財捷徑,妄想一夜暴富。其中不少人對股海的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思想準備,更不懂炒股還需要高深的知識。只是見別人炒股“發”了,自己也就頭腦發熱,盲目加入到炒股行列,甚至是借債炒股。那些沒有承受能力和思想脆弱之人,很容易引發一系列心理失衡的癥狀,甚至精神崩潰,醫學上稱為“炒股綜合征”。
“炒股綜合征” 的常見類型
樂極生悲型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最易誘發此型。有的股民在炒股期間,因瞬間股市暴漲而狂喜,使精神處于極度亢奮狀態,大腦在短時間內高度充血,血壓驟然上升,心律加快,因而極容易誘發中風、心肌梗死,導致“樂極生悲”。
焦慮緊張型 股市行情瞬息萬變,炒股者的情緒也跟著股市行情變化,一會兒喜一會兒憂,精神經常處于焦慮、緊張之中。這種情況最易使人心理失衡,引發心悸、失眠、多夢、頭暈頭痛、倦怠乏力、茶飯不思等癥狀。若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則會導致血壓上升、心律紊亂,或引起原有疾病急性發作。
悲觀絕望型 有的股民發財心切,把一生辛辛苦苦積攢的血汗錢都押進了股市,甚至舉債去冒險。假若短時間內股市連續暴跌,回升無望,一些心理脆弱之人就很難承受這種打擊,必然會著急上火,悔恨交加,導致神經功能調節障礙和內分泌紊亂,甚至會因承受不住精神壓力,精神崩潰而絕望輕生。
不宜炒股的人群
人的性格、能力、興趣和愛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以,并非人人都能投入到“風險莫測”的股市中去。心理專家提醒,以下幾類人不適宜炒股。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緊張、焦慮容易引起血流加快、心跳加速、血管劇烈收縮。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最好不要炒股,以免引起心腦血管事件。
個性不完善、不成熟,情緒自控能力差者 這些人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情緒容易大起大落。獲利時興高采烈,得意忘形,不知風險將至;下跌時灰心喪氣,怨天尤人,易對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影響。
平時膽小怕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者 平時總是前怕狼后怕虎、思慮不決之人,進入股市也是盲目跟風,選好的股也常是改來改去。這樣的人一天到晚后悔糾結,或怨恨別人,影響身心健康。
此外,容易鉆牛角尖、思想總是想不開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接受挑戰、遇到挫折難于承受打擊之人;年事已高、體質虛弱者;具有精神病史者,如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未成年的中小學生,都不宜炒股。大學生也要慎重,不要因炒股而影響學業。
進入股市應注意的問題
進入股市前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要認識到它的高風險性。進入股市后要逐漸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對股市的起落,不急不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使情緒過于波動。同時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炒股技藝,使自己少走彎路。
用于炒股的資金,最好是家中的閑錢,不會因股市的跌落或“套牢”而影響家中的正常生活。切不可用畢生的積蓄或借錢舉債的方法去炒股,以免股市大跌而悔恨交加,甚至精神崩潰。
在交易大廳中炒股的人群多是中老年人。原因是很多中老年人不會用電腦,或是出于習慣的原因。但在交易大廳中最易受外界干擾,心理壓力更大,也容易產生疲勞。所以,年老股民要特別注意休息,及時補充飲水,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到外面透透氣,或暫時離開現場,減少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對于投資股市熱情很高的人,若突然投資失敗,一下子變得悶悶不樂、抑郁寡歡、茶飯不思,情緒悲觀,或總是向他人訴說自己的不幸,整日憂心忡忡時,親朋好友就要提高警惕,多加小心,多方進行開導,及早解除心理壓力,以防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