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蛋白質、鋅、硒、鐵、銅、葉酸以及抗氧化劑、ω-3和復方維生素B群是建立身體免疫功能所必備的營養素。抗氧化劑具有預防和保護細胞受損的功能,主要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類胡蘿卜素)和許多植物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合物質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的黃、紅、紫的植物色素中。
簡單地說,這些有益于增強免疫能力的營養素普遍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堅果以及全谷的胚芽當中,所以要由飲食來維持良好的免疫功能并不難。難在天氣轉涼之后,人們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結構會相應改變,例如攝取過多的油脂及糖,這都對免疫系統有負面的影響。
有火氣服B族維生素
人體為了適應氣溫下降,自然會傾向貯存體脂肪,且偏向攝取較多的肉類。當攝取過多糖、高熱量食物或高蛋白食物時,會同時消耗掉維生素B1、B2和B6,且需要足量的水存在,才能使熱量和蛋白質代謝得更好。換而言之,大魚大肉的膳食若沒有適時補充適度的復合維生素B,就會出現所謂“火氣大”的癥狀。
最常見的是在口腔或鼻腔附近出現水泡,進而潰爛,這就是濾過性病毒感染的皰疹。癥狀出現時立即服用復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可以減輕癥狀加速復原。若采用喝檸檬水來補充維生素C,要清洗檸檬皮。研究顯示,檸檬皮污染是導致腸胃不適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吃季節性食物
保證充足的水分
冬季盛產許多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如獼猴桃、橘子、葡萄柚、金桔、檸檬等。此外,冬季也有許多有益健康的蔬菜,如西蘭花、紫甘藍、胡蘿卜、花椰菜、芥蘭、韭菜和南瓜等。要多食用這些季節性的蔬果。
在冬季溫度下降時,空氣會變得干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留意是否攝取了足量的水分。因為脫水對身體的影響很大,有可能增加流感或引發中風的危險。
攝取足夠維生素D
避免辛辣性食物
人體的皮膚經由陽光的照射,會刺激皮膚自行合成維生素D。鈣的吸收利用,必須要有維生素D的存在。冬天日曬機會減少,且衣服覆蓋,維生素D的合成相對不足,所以,冬季更要重視戶外活動。
天冷時會特別想吃熱騰騰的食物,如火鍋等。但溫度過高容易傷害口腔及食道的黏膜,長期傷害及刺激可能會導致細胞病變。辣椒中的辣椒素雖然有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并提高體溫的作用,但也會使痛覺神經產生紅腫熱痛的神經性發炎。而麻辣鍋中所含刺激性辛香料,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自由基,食用過后會出現疲勞感,活動力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