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努力營造良好從政環境”的要求,解決官場生態中的問題,有兩種不同的思路。一個繼續向上集中權力,向下施加壓力;一個是按照四中全會制定的依法治國方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筆者認為,必須在體制改革上取得共識,尋求突破,使公共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使基層官員的工作和生活走向常態。從治官的角度來說,應該寬嚴有度、收放結合。要戴牢、擰緊法治的緊箍咒;減輕、放松自上而下的行政壓力和綁控;擴大、落實民眾的參與權和監督權。逐步使“當官”熱度降下來,使一部分人才轉移到其他行業,同時把適合治國理政的人才吸引到黨政機關,并形成正常的流動機制。
要降低宣傳調門,讓官員的價值追求回歸常態。黨政官員應該具有“為民造?!薄跋葢n后樂”的家國情懷,但同時,也應該允許他們具有常人的欲望和名利追求,特別要鼓勵他們把心里話講出來。我黨執政以來,不間斷地開展各種思想教育活動,新提法、新口號愈來愈多。筆者粗略地查了一下,僅正規文件和中央、省部級領導的講話,與價值追求相關的“觀”就達14個,包括比較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改革開放以來提出的權力觀、政績觀、發展觀,近年來提出的榮辱觀、事業觀、工作觀、地位觀、利益觀、資源觀、時空觀和施政觀等。但是,官員中不擇手段謀取非法私利的行為卻呈愈演愈烈之勢。幾乎所有落馬貪官,都有雷人的廉政語錄,成為公眾輿論的笑料。這種局面不扭轉,誠信、務實的作風難以弘揚,黨群干群關系難以得到根本改善。
(摘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智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