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青(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體會
劉彩青(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本文從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高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課堂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等方面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方法;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習方式多元化,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性訓練,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而小組合作學習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
下面結合自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談談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粗淺認識。
在“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研究”課改實踐中,筆者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組織能力﹑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性格﹑性別﹑成績差異等因素,科學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一般為6人,不宜過多,否則不利于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各組人員均由好﹑中﹑差(A﹑B﹑C)三類學生組成。
為避免學習好的學生強強聯合,學習稍微差的學生存在僥幸心理,老師在分組的初始就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特長,使學生合理有效地搭配,可以按課程的成績穿插搭配,也可以按男女比例搭配分組。其次,老師要提醒大家小組每個成員的重要性,每個小組成員要合理地分工,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小組成員要負責不同的任務,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補充了個人觀點的薄弱處,同時也是集思廣益,為團隊最后的討論成果做一完整的詮釋。在這種合作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每個成員都能有豐富而深刻的體驗性學習機會,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因而對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再次,不定期地打亂分好的小組,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避免學習好的學生感到沾沾自喜,而學習稍微差的學生自卑,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意識到自己的閃光點,領略到其他同學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以此加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使語文學習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構建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合作式﹑研究式等自主性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全面調動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人人都有學習任務,以完成任務為榮,發揮小組集體智慧﹑小組合作力量,從而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全面發展的目的。
高效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為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確定這堂課合作學習的目標任務是什么?怎么樣做可以合格完成學習任務?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在小組合作預習過程中,要有效指導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教師要注重進行預習成果的評價,著重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學生的交流溝通,使教師掌握學生的預習狀況。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交流小組,讓學生說出預習中存在的疑問,教師適當參與,一方面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內部解決學生的疑惑,另一方面又能夠借助老師的指導,疏通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第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青少年學生的內在求知欲。課前,滿足小組成員們不同的閱讀需求,語文老師適時地進行引導,合理啟發﹑鼓勵孩子們多讀書。老師要先愛讀書,根據自己親身的閱讀體會,跟孩子交流。還要充分利用電視﹑音響﹑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孩子多方面﹑全方位進行閱讀,激發求知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隨意抽取學生進行提問,針對抽到學生的回答讓學生之間再進行補充和說明,意見不同者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活躍而有序。比如,在學習《將進酒》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下設身處地地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隨機提問不同學生談論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促使學生認真思考課文的內容,正確地認識其他同學的優點,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第三,培養良好的合作習慣,鼓勵小組成員充分交流。合作學習對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注入了一股新的理念,打破了老師一味地講授知識,學生一味地接受模式,營造了一個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充分交流﹑有效互動的良好氛圍。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要為大家設置問題,讓學生初讀文章后,回憶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對月光的描寫,每次描寫的不同之處,描寫的詞匯的細微變化,讓學生們身臨其境表達自己的看法,假若自己是作者,會如何體會這荷塘月色下的心境。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是否高效,還需要在教學結束后進行評價。教師應從自我評價﹑自我反思以及教學重構三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反思機制,勤思考,勤總結,勤動筆,并適時地調整下一步的教學方案。當然,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僅憑教師的自我反思很難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還應當加強交流與研討,以便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教學評價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與教學結果做出一系列的價值評判,它包括過程的評價與課堂教學活動之后的積極反思。它應該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要避免機械﹑空洞﹑流于形式,既要起到批評糾正的作用,同時還要有激勵和指導的作用。
總之,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值得琢磨的尚有萬千,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仍需所有語文教育工作者潛心鉆研,深入探究。“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研究”課改實踐,還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探討。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14年10月
[2]《初中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3]《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
2012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體會”(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