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萍(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初中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的構建
李愛萍(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地理學習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要學會自己動手制圖,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圖像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和動手能力。
高效地理課堂;圖像;圖表;合作學習
1、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我校承擔的省級課題實驗提出了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同時還強調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結合地理課程特點,結合圖表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學習是離不開圖表的。這是由于圖表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容易使學生在潛意識的引導下學習。而在心理學中,無意學習獲得的知識最為長久,且更能靈活地使用于日常生活。同時,學生在無意識學習狀態中,學習壓力較小,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活躍地理課堂的氣氛,最終不僅可以使學生樂于學習地理,同時還可以獲得最大的課堂效益。
2、科學采用圖表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
傳統的中學地理課堂,老師如果只是對教學大綱加以把握,那么地理課堂僅僅只需熟練地對地理概念進行把握,這樣的課堂是無聊且枯燥的。而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決定其正處于性格的成熟階段,一味的概念灌輸只會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教師適當地結合圖表參與教學就會使單調的知識靈活化。同時,由于圖表所反映的知識較直觀,表達的地理知識更加通俗易懂,這就會使學生的大腦的靈活性更能有效發揮。在地理識圖中,圖表的不斷轉化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及時做好思維轉化,在學生聽覺記憶﹑視覺記憶以及觸覺記憶的配合下,更加有利于對地理知識的把握,最終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靈活性。
3、高效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思維活力
在地理教學中將圖表(圖像)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機結合,還可以將地理知識通過具體材料的分析轉化為理性的認識,在這一轉換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例如,在理解《大氣循環》這一節內容時,老師應該緊緊結合大氣運動模式圖,讓學生明白其形成原理,在老師對北半球大氣循環原理進行分析后,學生可以自己制作出南半球大氣循環模式圖。這樣,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主動探索出知識。
研究教材,不難發現現代初中地理教學增加了許多圖像,包括各國的地圖,農業利用圖,工業布局圖,景觀圖,數據統計圖,以及大江大河圖。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直觀,信息量多,又難以掌握。現代地理教學圖像的應用,使地理教學更加立體,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的思考與觀察。地理現象復雜多變,學生不能僅僅依靠空間想象來思考和學習,地理圖像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比如,初中地理教學中,最抽象的知識就是地球公轉自轉,太陽直射角度,南北緯,以及飛機在高空的飛行路線等內容,這些內容無一不是地理抽象化的體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用初中地理圖像(圖表)教學,切實使組員弄懂上述地理知識,使這些問題都立體化地以圖像的形式呈現,便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拓展。也使初中地理教學的難點更簡單化。
初中地理知識不僅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擴展,也注重對實際的探討,使地理知識與生活接軌。因此,對實際知識的探討就要建立在數據圖像的基礎之上,圖像教學的應用,切實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學習到地理知識,更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的應用,從而學習也變得更有樂趣。
1、教師把握好教學內容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用對圖表教學時,教師必須對教材知識做好精準的把握,只有對教材知識充分理解,并能把握好教學大綱中的教學內容,同時突出重點難點,才可以在圖表中合理地做好轉化,更能充分利用圖表反映地理知識,實現學生智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2、科學的課堂內容設計
教師對高效課堂內容的科學合理設計是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根本。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有效結合圖表將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在對圖表進行分析時,教師要積極領導學生將課堂教學中的圖表賦予其生命,讓圖表變活,不僅僅反映圖表上的內容,更能通過圖表看到隱藏在圖表后面的一系列問題。
1、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繪圖的動手能力
學習地理是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課堂學習中,通過圖像教學的應用,引出學習內容,優化課堂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生通過圖像教學對知識的內容有了透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了地理知識,也提高了讀圖﹑學圖和繪圖的能力,從而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用圖像來幫助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思維能力。
2、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創新型思維
圖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輔助教學,更重要的是確立了圖像應用在地理學習中對學生的有益影響,進而確立了圖像教育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夠運用圖像來拓寬思路,提升能力,而不僅僅停留在圖像本身,忽略圖像所要表達的實質含義。圖像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其在地理學習中能夠運用圖像去解決問題,使問題簡單化,加深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印象。
總之,地理學習也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要學會自己動手制圖,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圖像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和動手能力,更是通過親手制圖知道了圖像從何而來,為何而來。高效地理教學的建設也使得圖像教學與地理教育相得益彰。二者的相互促進,使得地理教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使教育工作有了巨大的進步,學生學業的進步也不再舉步維艱,地理教學的發展改變了以往的窘境。
學習習慣。在推動教學模式改革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為學英語水平的提升乃至其他各學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方法。
[1]李荷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中學生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4).
[2]路翠云.中學生英語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J] 現代教育科研論壇,2009(5).
[3]李彩虹.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學英語報教師版,2011-2-25 .
[4]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012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初中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的構建”(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