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承的生活中,無論家居還是服飾,“舒服”是一個沒有任何商量余地的硬性標準。
在問到吉承平時穿衣風格的時候,她沒有對于色彩或輪廓夸夸其談,而是毫不猶豫地說:“首先一定要讓我感覺到舒適,如果一件衣服穿在身上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那么即使被別人夸獎好看,心情也不會太好。”舒適對于吉承來說,不止是身體與材質間的觸感,還是連接外在與心靈的介質。
如果要形容吉承和她的設計風格,那么我覺得是那6月里的風。她像彼刻的風,微風吹過,溫暖又溫柔;她的設計也像那時的風,滿載舒適與柔軟,徐徐而來,愜意自在。
BM=BIZMODE
J=吉承
BM:你曾經表示“設計師品牌,本來就不應該僅僅對時裝這個范疇感興趣”,你認為設計師品牌該是怎樣的?
J:很多人把設計師品牌定義在一個“小眾”范圍,感覺一旦買的人多了就變得大眾,失去了獨特性。我個人不覺得設計師品牌應該有什么范疇的約束,每個時裝設計師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堅持和延續,隨著閱歷的增加也會有成長和變化。我的設計靈感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曾做過“食客”、“象棋”、“風箏”、“喜宴”等主題的系列設計……但不論與什么范疇的主題結合,我都會用“JICHENG”的方式去表達。
BM:聽說你平時很關注也很喜愛家居方面,有考慮未來把家居時尚融入到服飾里嗎?
J:我覺得設計都是相通的,不同領域的設計也可以帶給我啟發,我自己有時也會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我覺得很棒的家居設計。不論是家居設計,還是服裝設計,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舒適度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現在很多設計品牌都橫跨服裝和家居領域,比如MUJI,相較于形式的表現,我認為對一個品牌來說更重要的是傳達一種生活方式或是生活態度。
BM:每個設計師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格,你個人對于衣著以及時尚是怎樣的態度?
J:舒適十分重要,然后我們選擇一件衣服的標準應該是它能否為自己加分。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大牌的單品各種明星超模都在穿,但穿在自己身上可能是減分的,所以不能盲目跟風。時尚最簡單的標準,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BM:商業和初心是獨立設計師比較難平衡的一個問題,作為線上銷售很受歡迎的品牌,你是如何平衡商業與設計初衷的?
J:最開始我跟圈內的朋友說準備開網店,所有人都勸我三思,大家擔心我一個獨立設計師品牌開網店,會不會砸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并沒有發生朋友們擔心的問題。很多人覺得電商就是屌絲經濟,人人都愛便宜貨,但如果你的產品真的保證了獨特性和高品質,消費者也是愿意買單的。我并不覺得商業和初心是一定對立的,我設計女裝十多年了,始終堅持中國元素,有很多顧客都陪伴著我和品牌一起成長。可以說,恰好是堅持初心,才能在商業上穩步向前。
BM:你認為我國目前的狀態對于獨立設計師的發展而言存在怎樣的特點?
J:人口基數算一個優勢吧,市場是巨大的。而且現在中國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人歡迎,我也在嘗試和明星跨界合作推出一些限量版系列,首次合作的伙伴是宋智孝,我們共同推出的“小龍女閨蜜衣櫥”系列目前市場反饋非常好,也給了我將跨界合作系列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弊端可能還是因為發展太快,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還沒有跟得上來,這需要一些時間。
BM:在前不久發布的2016春夏大秀上,你以藏紅花為主題,想通過作品傳達什么?
J:“藏紅花”是我去西藏采風回來設計的一個系列。看到藏紅花才發現,它們其實并沒有特別艷麗和耀眼,看上去平凡,卻擁有強大的能量,所以希望平凡的女性也能在這個系列中找到自己的發光點,越是懂得欣賞自己的女性越懂得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