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群夢想家,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擁有一雙“千里眼”,能夠遠眺萬里河山,仰望浩瀚星空。從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眼鏡師漢斯·李波爾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開始,400多年的歷程,鏡友早已遍布全球。鏡友們夜觀天象,改造自創屬于自己的望遠鏡,這些望遠鏡愛好者都是跨界游走在天文學家與創造家之間的牛人。
遠赴東洋的癡愛
在技術含量頗高的望遠鏡圈里,一些愛好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觀星要求,自制天文望遠鏡,在論壇、博客上紛紛曬出自己的杰作。
遠在日本,任職于以天文望遠鏡享譽世界的VIXEN光學產品公司的李龍濤就是代表人物之一。觀鳥攝影、望遠鏡檢測、鏡子們PK對決、天文知識普及……李龍濤在網絡上可謂是活躍分子,豐富的文章分享和圈友互動,雖身處國外,卻在國內鏡友圈奠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十幾年的發燒齡,從最開始搜集、整理、研究各個望遠鏡品牌的老舊產品,甚至包括一戰、二戰時期的各種軍用望遠鏡,德英日的產品等等,李龍濤在日本的鏡友圈也是小有名氣,一次肉眼驗貨一天達800具的驚人紀錄轟動了圈子,甚至VIXEN公司高層。
“肉眼驗貨,除了一般比較容易理解的檢驗外觀之外,更重要的是檢驗雙筒望遠鏡的成像品質,以及左右像的一致性。”使用雙筒望遠鏡的都知道,兩只眼睛通過兩個鏡筒看到的是一個像,而專業人士必須看到左右互不相干的兩個像,每個像的品質是否一致,是否均勻,光軸是否平行,這些問題都需要校驗。而對于愛好者來說,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每天練習數小時,堅持幾個月才能掌握,而掌握了這一點,也能進階為專業人士了。
這一機遇,也讓他成功進入了VIXEN公司開發部的管理層。憑著對望遠鏡的癡迷,李龍濤有幸結識到一些圈內的“神怪”之人:“全才”島田敏弘,各種鏡子無一不精,加上擅長攝影,特別喜愛手持“長槍大炮”追拍飛鳥家燕,被同好們尊為神技;“天才”平井智,天文望遠鏡超級發燒友,收藏“長槍短炮”無數,曾經為觀看天文現象,奔赴南半球守候至天明,只為拍攝下最精彩的奇觀,攝影作品常常被發表在日本的天文雜志上……
對于望遠鏡發燒友來說,戶外觀星是享受之一。觀看星空,第一要素不是望遠鏡,而是觀星的地點。找一個地處高原,沒有光害,大氣狀態穩定,晴朗的夜晚,沉醉在壯美的銀河里,或迷失在距離地球8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或被氣勢磅礴的獵戶座所震撼,或感動于正在孕育并生產著無數恒星的M42大星云……這樣的視野和景觀讓人終生難忘。
鏡迷,當自強不息
在日本,望遠鏡發燒友不在少數,但大多只相聚于網絡。相比之下,國內的鏡友圈就熱鬧多了,舉辦線下聚會是常有的事,大家相約實地,交流心得,分享愛物,也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身為北旅之星望遠鏡論壇壇主的老江,常常在論壇上發起全國性質的鏡友聚會,“曾赴北京后海公園舉行鏡友交流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望遠鏡愛好者。”老江介紹道,圈內不乏企業老板、職場高管、品牌代理商,大家紛紛帶著心愛的“鏡子”前來,一時間,折射望遠鏡、雙筒望遠鏡、觀鳥鏡等駐扎全場,場面空前浩大。圈友們相互交流切磋,交換著體驗各種品牌、各種款型的望遠鏡,讓人大飽眼福。
“在重慶,鏡友圈子也比較活躍,大家常常三五人小聚,十幾人的聚會一年會有兩三次。”作為壇主的老江自然而然地扮演著聚會的組織者,不僅自己收藏著琳瑯滿目的望遠鏡,在重慶還代理了多個望遠鏡品牌,其中包括“賞月觀星”。
如今市場上銷售比較火熱的望遠鏡品牌有蔡司、徠卡、尼康、威信等,還有以水晶飾品著名的施華洛世奇。不過,暢銷的望遠鏡都是國外品牌,國內的品牌不多,一般是幫其代工,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兩年前,李龍濤意識到了這個市場空缺,與兩位同好之人商議,一同在國內創立了星朗光電公司,從VIXEN公司的開發部負責人,到中國星朗光電公司的執行董事,憑著多年的專業技術,開發出一系列“賞月觀星”品牌產品,計劃主攻國內市場。
“與其抱有遺憾,不如付諸行動,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李龍濤說著,拿出了一款鏡身線條流暢的望遠鏡,這便是其自主開發的產品之一。目前,“賞月觀星”已開發出兩個系列的產品,引入到國內的多個代理商銷售。讓李龍濤等人沒想到的是,產品上市后好評如潮,就連日本著名的Kowa、VIXEN、Kenko等都拋出了橄欖枝,紛紛預訂產品。
其實,像李龍濤這樣參與到望遠鏡自主研發隊伍的鏡友大有人在,因為進益求精,自強不息是鏡友圈的精神。戶外觀星、實地聚會、自制器材、創立品牌……這群人的癡迷與執著,只為解放禁錮的視野,讓心觸及更遠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