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彥德藝雙馨方為師

原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原北京烹飪協會會長
今年90歲高齡的楊登彥老人是北京市委原副秘書長,1982年至2008年間歷任北京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會長,從事餐飲管理工作近30年之久,在“弘揚餐飲文化、推動烹飪技藝”的事業中可謂是功不可沒。
在長期的工作接觸中,楊老深刻感受到餐飲事業對于傳承技藝、弘揚文化的重要性。他講到,“我國是烹飪大國、餐飲王國,民以食為天,烹飪事業關乎社會和民眾的方方面面。發展烹飪事業離不開優秀的廚師人才。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繁榮餐飲景象,是一代代廚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所創造的。”
1982年,北京烹飪協會成立。北京市原副市長郭獻瑞任會長,楊登彥任常務副會長。北京烹協成立后,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努力樹立餐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提高廚師的專業素質和社會地位,積極開展比賽、展評、培訓活動和同行業交流,取長補短,多次組織優秀廚師參與國內外的交流活動,先后兩次在人民大會堂表彰優秀廚師、特級廚師上百人,受到上級領導的親切接見。
楊老講到,國寶級烹飪大師的命名緣起于一次市委領導的接見。“當時,北京烹飪協會組織多位名廚參與臺灣組織的烹飪交流活動,現場精湛的表演和高超的技藝讓臺灣媒體在宣傳時將他們封為‘大師’。從臺灣回來后,北京市委有關領導接見了和這批赴臺交流載譽而歸的大廚,并真切表示‘你們是國寶啊’。”一直致力于提高烹飪行業認知度的楊登彥,萌生了命名一批國寶級大師的想法,以此表彰他們的供給與貢獻。當時,各地烹飪協會組織還沒有命名“國寶級大師”的先例。楊老便親自找到當時市委負責同志,提出想命名一批國寶級烹飪大師的意愿。在得到了肯定答復后,楊登彥組織各方專家開始著手評選工作。
國以才興,政以才治。2002年,根據中央人才發展戰略,北京烹飪協會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歷時半年,最終對年齡在70歲以上,從事烹飪工作50年以上,廚藝精湛、德高望重,在某一菜系有卓越貢獻,桃李滿天下的16位廚師授予“國寶級烹飪大師”的稱號,并將他們的事跡和技藝整理出來,收入《北京烹飪大師》一書。“每位入選的國寶級大師都是各自菜系的領軍人物,有的還是代表流派的創始人。他們中很多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就已經聲名赫赫的老廚師、老前輩。”楊老與其中很多位大師都有30年以上的交情,既是老領導,又是老朋友、好兄弟,對他們的技藝、為人和對事業的熱愛都非常了解。
楊老在最后表示:“這16位國寶級大師代表著中國當代烹飪技藝和文化的最高水平,他們的廚藝、廚德在烹飪界有口皆碑,不僅有精湛的技術,而且有極高的威望,是當之無愧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