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丹(山東現代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4)
?
淺析中國煤炭資源進口的影響因素
范丹(山東現代學院山東濟南250104)
摘要:從2003年以來,中國大量從國外進口煤炭。除了經濟增長的推動因素外,本文主要從中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協調、國家政策和國內煤炭消費量的角度分析了影響中國資源進口量的因素。
關鍵詞:中國;煤炭進口;因素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09
近年來,中國煤炭進口量增加明顯,煤炭出口量卻逐年下降。截止到2014年,中國煤炭進口量由2003年時的1109.8萬噸,快速上升到29120萬噸,增長了約25倍;而中國煤炭出口量則由2003年最高時的9402.9萬噸,逐步回落至574萬噸,下降了約93.9%。這與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有很大關系,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煤炭消費量的持續增長。從世界煤炭資源儲量、分布以及中國煤炭資源的開發速度來看,中國煤炭資源的儲采比相對低下,另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資源仍是中國的基礎能源,增加煤炭進口量、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煤炭進口是符合中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
1.中國煤炭資源的分布需要進口資源的補充
中國煤炭資源地域分布極不協調,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煤炭資源的產地與消費地區分布不協調,另一方面是各地區煤炭資源的質量和品種差別大,分布不協調。
“三西地區”(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煤炭資源豐富,而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對能源需求量大,煤炭資源卻十分貧乏。另外,中國煤炭資源的質量和品種分布極不協調,北方煤田的灰分及硫分都比南方煤田低,而且北方煤層的埋藏淺、儲量大,因此綜合來看,中國北方煤田的賦存量優于南方煤田。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礦藏的自然豐度越高,開采過程中所需要的勞動消耗就越少,煤炭的個別生產成本就越低,能獲得的超額利潤就越大。在煤炭品種分布差異方面,中國煉焦煤在地區上分布不平衡,四種主要煉焦煤種中,一半左右瘦煤、焦煤、肥煤集中在山西,而華東、中南、東北地區擁有大型鋼鐵企業,卻有很少的煉焦煤。在西南地區,煉焦煤主要集中在貴州,而鋼鐵工業在四川;在東北地區,煉焦煤大多在黑龍江,而鋼鐵工業在遼寧。
因此,運輸問題一直是中國煤炭資源利用的瓶頸。中國煤炭鐵路和水路動力一直十分緊張。2012年,全國煤炭鐵路運量為16.85億噸,同比下降2.0%,全國貨物鐵路運輸總量為39億噸,煤炭運量點貨物運輸總量的43.2%。另外,中國煤炭調運不僅運距長而且運量大、費用高。因此,中國煤炭資源貧乏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使用進口煤炭,不僅可以為國內運輸市場減輕壓力,而且比使用國內用煤更經濟?!赌茉窗l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指出,我國將在2020年前推進煤電大基地大通道建設。尤其是要加強煤炭鐵路運輸通道建設,重點建設內蒙古西部至華中地區的鐵路煤運通道,以完善西煤東運通道。預計到2020年,我國煤炭鐵路運輸能力達到30億噸。
2.國家政策鼓勵煤炭進口
我國煤炭進出口量之所以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原因之一是近年來煤炭進出口政策的不斷調整。一方面,中國煤炭出口政策不斷收緊。2004年起,中國通過出臺《煤炭出口配額管理辦法》,開始對煤炭出口實行配額管理,同年下發的煤炭出口配額為8000萬噸,此后的煤炭出口配額呈下降趨勢。2010年,僅下發煤炭出口配額2550萬噸,2011雖然有所回升,也只有3800萬噸。不僅對煤炭出口進行配額管理,中國對煤炭出口關稅也在不斷調整。2004年起,中國煤炭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11%;2005年5月1日,煤炭出口退稅率下調至8%;2006年9月15日,中國正式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稅;2006年11月1日起,對煉焦煤出口征收出口暫定關稅5%;2008年8月20日起,中國對所有出口煤種征收10%的出口暫定關稅。在配額和關稅的雙重調節作用下,2004年起中國煤炭出口逐年下降,截止到2012年,煤炭出口量僅為927.8萬噸。
另一方面,中國的煤炭進口政策不斷放松。這主要是由于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煤炭需求不斷增長,相應地,煤炭價格也迅速增長,2004年以后,中國每年都有出現煤炭內銷價格與出口價格倒掛的時段。2005年,中國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對“兩高一資”行業有了明確的規定,限制或禁止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資源型外資項目準入,煤炭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出口數量逐減少。并且2005年的1月1日,中國把煉焦煤進口關稅的暫定稅率下調至零;同年的 4月1日開始,中國對動力煤進口征收3%的暫定關稅;2006 年11月1日起,除煉焦煤以外,其他煤種進口關稅的暫定稅率統一下調為1%;2008年1月1日起,中國取消了所有煤炭的進口關稅。中國的煤炭進口關稅稅率逐步下降,直至被取消,促使近年來我國煤炭進口不斷增加。2009年以來,中國煤炭進口量激增,主要是由國內煤價上漲刺激造成的,另外國內煤炭供應相對緊張也是重要原因,受此影響,國外低價優質煤炭的競爭力明顯,導致進口量居高不下。2009年起,我國出臺了經濟刺激計劃,使得粗鋼、水泥、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大幅增長,推動了對優質煉焦煤的大量需求。
但是從目前來看,中國煤炭進出口政策的調整空間正逐步收窄,我國煤炭出口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果未來要進一步限制煤炭出口,也只能是進一步減少煤炭出口配額或者進一步上調煤炭出口關稅。當前每年煤炭出口配額占國內煤炭產量的比重僅有1%左右,煤炭出口對國內煤炭市場所產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未來可能已經基本不需要進一步采取更加嚴格的政策來限制出口??刂泼禾砍隹谟幸粋€終極極限,那就是完全取消出口,只要完全取消出口配額或者上調出口關稅,還是能夠很容易實現的。反觀煤炭進口,由于我國在外權益礦產量沒有實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在進口關稅已經下調至零的情況下,未來我國煤炭進口更多的只能靠市場機制來調節,政策進一步發揮的空間已經不大。
3.中國煤炭消費量的高速增長
中國煤炭消費量高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這四大行業的快速發展, 它們是煤炭的主要用戶。這些行業年煤炭消費量占煤炭總消費量的80%左右,它們對能源的高需求造成國內煤炭需求的高增長。雖然從2005年下半年起,國家宏觀調控的效果開始顯現:除高耗能工業的發展已經趨緩外,電力行業用煤緊張的局面有所緩解,鋼鐵行業用煤需求已經放緩,水泥行業用煤趨于穩定。另外,由于焦炭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國家對焦炭出口實行配額制等使其用煤需求大幅下降。但是,以上所述行業對能源產業尤其是對煤炭行業的拉動作用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從當前中國煤炭消費情況來看,煤炭進口還有繼續增長的可能。煤炭進口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電力投產能力的增多,使得國內電力能源缺口日益加大,因此對動力煤需求不斷加大。同時,由于國內煤炭消費的快速
增長使煤價上漲,而國內鐵路運能、沿海運力不足,北煤南運又造成運輸上成本過高,結果比進口煤要貴很多。所以,煤炭進口量最大的是南方電網轄區,廣東、廣西、福建和浙江等沿海地區從近距離國家進口大量動力煤以保障充足的電力供應。從越南進口的動力煤量最多,其次來自澳大利亞、朝鮮、印尼、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國家。
從2014年起,中國煤炭進口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華南民營貿易商紛紛減量或者干脆退出煤炭市場。在煤炭進口格局變動中屹立不倒的仍然是以擁有終端客戶優勢和資金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對于當前的中國動力煤市場而言,為了維護煤炭企業的利益,中國政府必然將加大力度采取各種方式來限制進口煤量。但是,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說:“現在是兩難的局面。國內煤炭企業若控制產量,將面臨進口煤帶來的巨大壓力。即使煤炭企業控制了產量,但若進口煤到岸價格低于環渤海動力煤價格,進口煤也會大量進來?!迸c其他煤炭主產國相比,我國煤炭生產的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企業稅負較重等原因,使得我國煤炭成本在短期內很難下降,這凸顯了進口煤炭的價格優勢。因此短期內中國的煤炭進口量不會迅速下降。
參考文獻:
[1]靳靜斐.淺析中國煤炭貿易的現狀與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1).
[2]李林.論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及防控對策[J].企業導報.2016(10).
[3]施雨辰,余思勤.近年我國煤炭貿易形勢變化對航運市場的影響[J].水運管理. 2011(04).
[4] 趙琦.煤炭貿易企業的營銷策略探討[J].北方經貿.2014(05).
作者簡介:
范丹(1988-)女,四川省資中縣人,山東現代學院助教,物流工程碩士,研究方向為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