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佼瑞(西安財經學院統計學院 陜西西安 710100)
?
地方財經高校實踐教學的創新與探索
李佼瑞(西安財經學院統計學院陜西西安710100)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41
西安財經學院作為地方性財經類高等學校,十二五期間將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為了實現“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學校以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基礎實驗室建設工作為契機,不斷改善實驗教學的硬件設施和實驗軟件的建設,并對已有的實驗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重組。經過幾年的建設,明確了財經類高校實驗教學的對人才培養的重要地位,并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實驗教學改革方案。構建了“形式多樣、手段靈活、層次分明、功能突出”的實驗教學體系。尤其是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周”的專項教學形式的開展,著力提高財經類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形成了我校的實驗教學鮮明的特色。
“實踐教學活動周”是我校各專業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財經類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活動周”安排在每學年的第二學期最后兩周開展,參加的對象為全校所有本科在冊的一到三年級學生。經過三年的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活動周的主題提煉為“以培養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新模式”。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是指大學生正確全面使用常用的社會調查方法,在明確的問題意識引導下,設計研究方案,搜集、分析資料,獲得理性認識,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通過社會調查實踐,使得大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增長社會知識,將所學專業知識與社會相結合,增強專業知識學習的感性認識,明確專業學習的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分析社會,適應社會。
今年八月份,由中科院和教育部聯合發通知,要求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通過該計劃的實施,探索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創新本領,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帶動和促進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實現科教結合的有效推進、合作共贏。本計劃包括了“重點實驗室開放計劃”、“大學生科研實踐計劃”等十個項目構成,形成系列行動方案。在該活動的啟動儀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指出,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使高校育人傳統和學科門類齊全與科研院所豐富的科研資源和高水平科研隊伍優勢互補,這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有利于搭建高校與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戰略平臺和溝通橋梁,培育跨學科、跨領域、跨系統的教學科研團隊,實現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推動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同時強調了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協同機制為保障,努力實現高水平科學研究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相互支撐。
西安財經學院“實踐教學活動周”中提出了利用學校的省部級科研基地和校級科研基地,向本科生發布社會調查項目,并予以后期的經費資助。這一做法也是在校內實現科教結合的具體體現,通過全面向本科生開放科研基地,實現了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反哺本科教學的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西安財經學院目前共有七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和五個校級的科研基地。七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包括:西安統計研究院、陜西省統計研究中心、陜西省信用研究中心、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陜西省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陜西省國防科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五個校級的科研基地包括:西部農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文化資源與產業研究中心、西部法制研究中心、現代管理決策與對策研究中心、文學創作與文體研究中心。“實踐教學活動周”期間,每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向本科生發布20項調查項目,每個校級科研基地向本科生發布10項調查項目。通過對項目實施結果的評價,擇優予以后期經費資助。
在學生開展社會調查項目過程中,首先由指導教師對項目選題進行詳細的解讀,引導學生項目組認真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學生根據選題的特點,進行調查問卷具體的設計和調查、走訪方案的確定。收集完數據,指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調查報告的撰寫。學生通過數據的整理、分析,最終形成完整的調查報告。過程中也體現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分工與配合。學生在調查項目完成的全過程中,能夠不斷學習和掌握各種調查方法的理論知識,并在實踐中學會正確應用這些調查方法。這種有計劃、有選題、有目的地開展社會調查活動,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財經類大學生通過科教結合的“社會實踐活動周”的開展,社會調研能力的獲得和提高將會對其大學各個階段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受益,甚至會對其在將來的工作中受益終生。
自2013年起,西安財經學院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本科生實踐教學活動周活動,探索出了科教緊密結合,各科研機構參與實踐教學的新模式。2014年,在實踐教學活動周中舉辦首屆“大學生社會調查大賽”。每年參加實踐教學活動周的學生達7000余人,參與指導的教師300余人。2012年至今,各二級學院共推薦實踐成果257項,經過校外和校內專家的評審,三年共評選出優秀實踐成果70項。
從近三年實踐教學活動周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能結合本專業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在各個二級學院推薦上來的優秀實踐成果來看,調查范圍更加廣泛,調查更加具有深度,而且有些項目是幾年來對同一個問題的連續調查,形成了很好的數據資料積累。通過對獲得資助的調查項目分析,主要包括農村地方經濟發展、土地流轉、農民工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生活質量、教育與醫療保障,城鎮居民住房情況、市場蔬菜價格、旅游人數與收入、大學生開展公益活動、課外閱讀、專業需求等問題的調研。如,管理學院的學生小組對農村留守女童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學生以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為調查對象,15名學生分工協作,設計了調查問卷,選取了15個村莊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問卷和實地入戶訪談,獲得了335份有效問卷,通過對這些一手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寫了5000余字的調查報告。這次調查的反饋中,學生普遍感觸很深,這次與社會的深入接觸觸動了每個學生的心靈,不僅完成了“實踐教學活動周”的調查任務,也對社會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觸發了學生努力學習服務社會的原動力。通過以上項目的調查,“實踐教學活動周”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通過社會調查培養了學生觀察現實生活、收集資料、發現問題的能力;二是通過社會調查,將部分所學專業知識在實際中得以運用,加強了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的聯系,為日后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三是通過社會調查,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對于學生的個體獨立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四是通過社會調查,學會了與他人合作的團隊協作精神和組織能力。
總結西安財經學院的“實踐教學活動周”開展情況,通過科研基地向本科生開放調查項目,充分的發揮了科研反哺本科教學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水平,從而推動整個本科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在調查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也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引導教師開展與教學相關的科研項目,以科研促教學,使得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地方性財經類高等學校,主要是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專業素質高、具有敬業精神、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因此,需要不斷探索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內容,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不斷強化實踐教學,全面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
科教結合引入實踐教學,促進了本科教學的水平提升,使學生在組織和參與科學研究的同時,有了科學研究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并且對所學專業的知識結構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進而提高了學習專業課的主動性。同時科教結合也指引了地方高校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地方高校內設科研機構面向本科生開放,不僅能更好地培養適應區域性經濟社會直接需要的人才,也使地方高校研究機構積累了更多來自一線的科研素材,從而實現了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學科研相得益彰的辦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在京啟動.中國青年報[N].2012.8.30.
[2]聶玉梅.大學生調研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社會工作(學術版)[J].2011.4,18-20.
[3]郭瓊映,李高君.大學生社會調查能力培養探論.現代企業教育[J].2009.3,114-115.
[4]康 琪,周華東,梁洪力,王海燕.關于促進科教結合內涵、實質和路徑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J].2013.12,212-219.
[5]宋春林,郭愛煌,劉富強,孫懋珩.基于學科交叉和科教結合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改革實踐[J]. 2014,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