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莉(上海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 上海市 201701)
?
商務英文合同中被動語態的功能分析及其翻譯
溫莉(上海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上海市201701)
摘要:商務英文合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本形式,在國際貿易交往中能夠確定交易各方權利、責任和利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形式。因此要求其文本語言必須嚴謹、客觀、公正, 而被動語態在商務合同中的運用恰好能夠體現商務合同的文本語言特點,傳遞主動語態無法表達的信息。本文通過分析商務英文合同中被動語態的構成及語用功能的分析,為商務英語合同文本的翻譯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商務英文;合同;被動語態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98
世界經濟日趨一體化的進程使得全球經濟活動更加頻繁,現代經濟活動對跨文化交際的國際商務合同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商務合同作為商務活動中正式的文本,確定合同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敦促合同各方嚴格按照合同進行交易,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對合同各方具有較強的約束作用。商務交往中有關經濟體在進行商務合作時,為了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共同簽訂的、正式的、必須共同遵守的協議條文。合同的形式多種多樣, 而商務合同的書面形式有利于合同當事人發生糾紛時進行舉證,也是當事人進行解釋和推定的依據。因此,在跨文化商務活動中,商務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同能否在不同文化、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能否準確有效地翻譯,決定著合同中各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的劃分,影響到合同的履行、變更、終止及違約、仲裁等一連串的問題。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被動語態屬于英語當中比較常見的語態,其具有使用范圍相對較廣以及數量相對較多的特點,與漢語中的被動語態是無法比擬的,尤其在科技文體、商務文體、法律文體中應用非常廣。因商務合同主要是一種規定各方權利以及義務的專業性文書,在文字敘述方面要求客觀公正以及措辭嚴謹,所以英文商務合同當中往往會廣泛應用被動句,從而更好地體現合同在文體方面所具有的嚴謹性。具體來說,英文商務合同在被動句應用上,主要包括包裝條款、運輸條款、保險條款、付款方式條款以及檢驗條款等。語篇中選擇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將會帶來不同的意義,隱藏著重要的人際交往動機和目的,會帶來不同的交際效果。
商務英語合同中的被動語態的類型主要有以下三類:
1.有施動者的被動句
這種類型的結構是:受動者+be+ 過去分詞+by+施動者。例1:There are 2 original sets of this agreement and each is signed by both parties.在這種類型的被動句中指明了施動者和受動者,語意表達明確清晰。這里處于主位位置的主語是需要特別強調突出的部分,是后面動詞sign的受動者,而施動者是both party。這里運用被動語態表明合同只是強調簽訂協定這件事情的客觀事實,而簽訂雙方是誰并不重要。
2. 無施動者的被動句
無施動者的被動句是采用最廣泛的被動句。據Jesperson統計,約有70%~80%的英語被動句中沒有施動者出現的。而在商務英語中,無施動者的被動句也是大量存在的。因為很多情況下是不必要或不愿意說出動作的施動者的,或是從上下文中可以知道施動者而不再需要特別指出了。例2:The claim concerning quality shall be made in writing within four months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destination port.
從上句可見,雖然沒有指出誰將以書面形式提出質量索賠,但已蘊含在上下文里了。
3. it作形式主語的被動句
在商務合同中,使用“it”作形式主語,以被動語態作謂語,后面接“that”引出的主語從句的表達方式也很常見。例3.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iscrepancy of the goods.
1.凸顯聚焦功能分析
聚焦功能的應用主要是指把一方非常想要傳達出來的信息放置到雙方都可以很容易看到的位置。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商務合同文體合理應用被動句可以更好地凸現焦點,其實現方式在于借助信息中心位置上的相互交換。從被動語態聚焦作用上來看,能夠很好地防止談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糾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合同的順利應用。
2.禮貌委婉功能分析
禮貌在商務交往中非常重要,是協調人際關系,促進交流的必要手段。合同語言中是否禮貌得體是商務英語的基本要求,也關系著商務活動的成敗。合同訂立時通常對雙方如若未能履行合同做出規定,出于交際策略或禮貌禮節,不說出施動者可以緩和語氣減弱矛盾沖突,做到只關注事情本身,而不針對參與合同任何一方。
3.客觀嚴謹功能分析
商務合同英語屬于法律文件,合同上的信息不能夠有絲毫歧義或者是相應的引申意義,在語言風格上的要求相對特殊,不僅要嚴謹準確以及客觀公正,還必須要符合嚴肅文體要求表達的客觀性。重視客觀事實,要求不帶有任何主觀色彩。合同中習慣用被動語態突出事情本身的客觀性和受動者,而不強調施動者,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描述的事物、現象和過程上,體現出合同的嚴肅性和客觀性的特點。在合同中常用it作形式主語而不指明合同各方的被動語態,不讓簽定合同的雙方感覺到是把義務強加給那一方。
4.語言簡練功能分析
商務合同英語中人們遵循語言經濟原則。人們總是希望用盡量簡練準確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語義信息。在不強調受事,不必要說出動作的施動者,也可以借助上下文來更好地體現出施動者,或是為了顧慮某些交際策略或者是相關商務合作慣例等多方面的考慮,不便或者是不愿意體現出施動者。被動語態可以省略不需要明確的實施者,將某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多余的信息以及相對明顯的信息進行隱藏或者是刪除,使語言交際更加簡單、客觀。
在商務語言環境中,商務交際的各方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傳達命令,從而給予對方一定的壓力,或者是給予對方忠告,往往要求語言的方式以及技巧要合理、規范,不能夠體現出威脅的態度,避免影響合作。在漢語合同當中,一般情況下會采用主動語態,而被動句往往翻譯成無主句或者是“的”字結構,避免說出相應的施動者,進而確保語氣客觀性以及公正性。基于英漢兩種語言所存在的差異,在針對英文合同進行被動語態翻譯過程中,需要把被動語態有效轉化為主動語態,可以適當地采用無主句以及“的”字結構,從而滿足漢語合同要求。
例4.It is mutually agreed that the certificates of quality issued by the Manufacturer shall be part of the documents to be
中日兩國的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各不相同。因此,作為語言文化載體的詞匯也有不同之處。如“水”和“野菜”。
日語中的「水」僅僅指涼水,而漢語當中的“水”不僅僅包括涼水,還包含熱水。如果問客人“你喝水嗎?”這個句子,如果直接翻譯為「水を飲みますか」是不合適的。在中國大多數地方沒有喝生水的習慣,這個時候應該說「お湯を飲みますか」。
漢語中“野菜”指的是不經人工培育,可以做蔬菜的野生植物。日語里面,把在田地里經過人工種植的植物稱作是「野菜」。
中日同形詞是中日兩國語言領域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個項目,迄今為止,關于同形詞的研究有很多。本文只是從總的方面對照了同形詞在詞義及用法方面的不同。實際上,同形詞的相異之處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參考文獻:
[1]金田一京助等.新明解國語辭典(第5版)[M].東京:三省堂出版社.1997.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3]吳侃.日語詞匯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李先端等.日語漢字入門[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基金項目:此文系上海政法學院2015年校級課題,項目編號2015XJ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