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暉雯
(廈門市海滄區公共資源配置管理中心 福建 廈門)
淺談財政績效管理問題及對策
——以廈門市海滄區為例
羅暉雯
(廈門市海滄區公共資源配置管理中心 福建 廈門)
本文從分析廈門市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科學構建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加強事前管理、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等改進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海滄區;績效管理;問題及對策
自1998年中央提出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框架以后,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 建立預算績效考評體系 ,2015年1月1日起執行的新《預算法》把 講求績效 作為各級財政預算遵循的基本原則,經過多年來的試點和改革,廈門市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績效管理工作在現階段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充分,很多管理措施亟待完善。
2015年,海滄區財政績效評價工作扎實推進、有序開展。制訂了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文件,對績效目標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對發展經費項目、基建項目和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的部門專項,按每個項目填報績效目標。各預算單位的200萬以下的部門專項作為一個整體填報績效目標,全年共完成 304個項目的績效目標填報工作,涉及資金量121340萬元,財政資金績效管理覆蓋率為96.36%,覆蓋率居廈門市各區前三名。通過事前管理、事中監控、事后評價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并對有關部門和單位在財政資金核算、項目管理、使用績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有效促進項目單位依法理財、規范理財、效益理財的意識和財政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1.指標體系缺乏統一和完整性,信息數據庫建設滯后
海滄區單位評價指標一般為參考省、市評價指標體系,結合海滄區實際制訂。但是,從指標體系上看,尚未建立統一的指標體系,并且從績效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現有的指標體系還不夠完整。財政績效管理的根本任務是對政府開展公共活動投入的資金進行經濟性評價,核心是衡量其效率、效益和價值?,F有的評價指標體系存在共性指標有余而個性指標不足,而財政支出項目類型繁多,既有經常性專項業務費支出,也有建設和購置類支出、政策研究類和管理類支出,因此根據共性指標來填報目標申報表,不夠科學。
對應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另一個問題是信息數據庫建設滯后。目前,海滄區雖然引進了上海聞政公司的預算績效目標填報系統,但該系統并未開展事中監控及事后評價。不少績效評價工作還只能停留在審查報表及財務資料上面,而這些資料多數是由被評價的單位提供,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難以確定。因此,從長遠來看,要加強財政績效管理,務必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以堵住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上的漏洞。
2.管理理念貫徹不夠,成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歷史原因,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在工作中,對績效管理理念的貫徹還不夠深入,主要表現在:一是工作思路還停留在目標責任制考核層面,績效評估理念還沒有形成,指標設定、評估方法等仍然延續了原來的做法,或者只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未能真正將目標責任制考核轉移到績效管理上來;二是預算編制時,對如何設立績效目標不明確,或者雖設立了績效目標,但目標值不清晰;三是缺乏事中監督,也就是在預算中沒有根據項目進度來同步績效監督;四是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成果在利用上也存在不足,績效評價結果并未作為預算編制的參考依據,績效評價比較強調定量評價,有很多評價報告只注重羅列數字,對數字的分析評價不夠,造成報告的可讀性和可用性不高,較難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上出現的問題。
3.績效管理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一是績效管理評價不僅包括項目評價、部門支出整體評價,還包括重點支出評價,這就要求績效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財務、審計等專業能力,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業務知識;二是對數據的分析上,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今后會更多地開展對相關數據的分析以做到對財政資金運用績效的公正評價,按照這一工作要求,從事財政績效管理的人員在具備一定的財務數據,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并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數學統計分析軟件。從目前海滄區的財政績效管理人員的情況來看,由于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各單位無專業的會計人員,與上述工作要求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人員的素質成為現階段海滄區開展財績效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1.構建科學的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加強數據庫建設
從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的現狀來看,現在最為緊迫的是要構建好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建立指標體系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應涵蓋績效預算、績效審計、績效評估過程,所考察的對象應包括項目、單位、部門以及其他重點支出;第二方面,構建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必須結合海滄區財政管理實際,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標,根據管理對象特點和工作需要來確定指標體系,要充分考慮評價指標應科學客觀、重點突出、操作方便,同時要與相關業務部門、預算單位多溝通交流,吸納多方好的建議。同時,對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的信息數據庫建設也非常重要,要建立健全電子化數據庫,增加事中監控及事后評價模塊,及時對數據進行更新和整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實現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并實現績效管理軟件與財政一體化系統的對接,以發揮數據對財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參考作用。
2.利用事后評價成果加強事前管理來編制預算
作為財政資金分配的源頭環節,決定了資金使用的方向和規模。如果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能抓住這一重要環節,利用上年度事后評價成果,對本年度財政資金的使用開展事前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財政資金亂投放造成的浪費。在預算環節加強財政績效目標管理,核心是對部門、單位申請的財政支出項目進行考察,首先通過定性來考察其項目開展的必要性,然后結合項目性質及必要經費支出來定量審核項目所需要的資金量。在預算編制環節實施財政績效目標管理對于財政績效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在初始環節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合理性進行把握,能夠嚴格控制資金的用途,確保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能產生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項目上面,避免財政資金在分配環節因為缺乏監管而流失。
3.加強事中監控及事后評價,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作用
長期以來,海滄區財政績效管理的工作重點集中在資金上面,對于項目實施等財政預算的執行環節,并未進行事中監控和事后評價,這也是客觀上造成財政項目的支出結果所完成的目標和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的原因。因此,如果要充分發揮財政績效管理的工作效能,還必須要加強事中監控和事后評價,即對財政資金支出項目按照實施進度開展同步績效跟蹤管理。另外,在推進財政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大力宣傳和貫徹績效理念,充分調動各部門、單位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認識到自己工作給財政資金績效帶來的直接影響,從而在工作中積極貫徹實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各項管理措施和辦法。在開展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中,各單位為了彌補財政績效管理工作人員在專業上的不足,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引入社會中介機構或專家,利用專業水準來提高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的權威性。對已經做出財政績效評價的項目、單位或部門,要認真落實評價的作用,用以指導類似項目的開展,或作為改善相關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依據。
海滄區財政管理要充分發揮財政績效管理的作用,必須在科學構建財政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從預算環節開始,加強事前管理、事中監控及事后評價,并充分運用財政績效評價,以切實提高部門、單位、項目財政支出的資金使用效率。
1.馬喆.公共教育財政的社會適應性與地區調控要求.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
2張帆,張友斗.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在我國的實踐與探索.財政研究,2013(2).
3.馬喆.以績效預算制度為核心的財政預算交易成本控制研究.甘肅理論學刊,2012(3).
4.袁剛.我國基層地方政府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