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凱莉(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
自媒體時代“網紅”的發展現狀分析
——以“papi醬”為例
秦凱莉
(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
近期,網絡上因短視頻爆紅的自媒體運作者——“papi醬”獲得1 200萬元融資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對“網紅”的討論也是激烈異常。“網紅”在自媒體發展的推動下蓬勃發展,對于其是曇花一現還是未來趨勢的思考一直未停。本文主要是對“網紅”發展現狀的分析,以“papi醬”為切入點,引發對自媒體時代的思考。
自媒體;網紅;papi醬
“網絡紅人”簡稱“網紅”,還沒有明確定義,但普遍認為,是指那些因現實或者網絡中的一件事被網友關注,并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滿足網民的關注點且有意無意受到網絡追捧的一些人。美國《連載》雜志曾這樣定義自媒體:“所有人向所有人進行傳播。”也就是說,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進行著信息的單對單,甚至單對多的活動傳播,這種具有大眾化、自主化、公開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使“網絡紅人”可以快速的聚集起人氣,并通過粉絲的轉發、點贊等擴大影響范圍,從而達到“走紅”狀態。
2.1 傳播內容分析
“papi醬”以短視頻的傳播方式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異軍突起,得益于她的傳播內容更能被受眾接受。首先,其在傳播內容選擇上更貼近生活,更接地氣。她的短視頻發布熱點約有35%是感情沖突問題,有30%是價值觀沖突,其他還包括生活現象,影評之類。話題總結于生活,更貼近主流受眾的日常,從而產生共鳴,引熱話題。再者,視頻篇幅較小。“互聯網+”時代,移動媒體的廣泛使用,使得受眾更青睞短小精悍的視頻,而“papi醬”的每個視頻時長都集中在2~3分鐘,能很好地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最后,多角色扮演的方式,使整個視頻更飽滿,不同人物的口吻和造型變化,使視頻條理清晰,也更利于受眾融入其中,增強受眾的代入感。
2.2 傳播渠道分析
視頻采用多平臺聯動打造熱點的方式,微博、微信、QQ、聊天室、論壇和貼吧等多個網絡交流平臺都成了“papi醬”短視頻的戰斗現場。廣撒網遍撈魚的戰略決策幾乎涵蓋了每一個受眾群體。一段視頻、一臺電腦、一根網線,簡單地上傳就可以招來大批受眾的圍觀和討論,自媒體的傳播渠道促進了網紅的話語建構。
2.3 受眾接受分析
經過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正在加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巨大差異。當后信息時代的“真正的個人化”開始體現,“心靈雞湯”一類的文學作品不再能吸引年輕受眾的目光,“papi醬”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亮點。帶有“吐槽”性質的話語,生動地表現出當下大眾普遍認可的三觀時,受眾感到的是一種對自我認同的滿足。這就是自媒體時代受眾基于“接受與滿足”理論,關注并追捧網紅的根本原因。
3.1 “口紅效應”分析
“口紅效應”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當經濟進入蕭條期,往往文化娛樂產業就得以進入繁榮的機遇期。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文化傳媒產業尤其是影視、電影產業正在崛起,國產電影和電視劇風靡。在這種背景下再看“網紅”興起現象,就會發現,“網紅”的興起源于市場需要,“網紅”帶來的粉絲經濟活躍。同時,因為缺少機遇,“網紅”成了投資者追逐的對象。
3.2 “網紅”發展的局限性
《中國青年報》有項調查顯示,受訪者中79.9%的人認為“網紅”是為博出名的年輕人,43.8%的人認為經過包裝與整容的“網紅”是騙子,更有40.5%的人認為“網紅”是賣低劣產品的淘寶賣家。這種結果可能有偏見的因素存在,卻仍能反映出大眾對“網紅”存在著不太好的印象。如果“網紅”缺乏正面的形象,長期的脫離主流價值觀也必將被主流淘汰。網紅的生命周期短暫,究其根本在于其所傳播的思想缺乏內容,快餐化就是受眾最終認清其“本質”進而“取關”的重要原因。
3.3 “網紅”的持續性發展
信息爆炸時期,“網紅”憑借獨特的個性取得了關注度,而關注度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則是“網紅”的最終追求。提高“網紅”的變現能力就是其持續性發展的根本。首先,結合自身優勢,尋找合適的受眾群體是一種變現的捷徑。其次,“網紅”的受關注度不代表他們的影響力,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要從內容上下功夫,尋求正確的方向,經過時間的淬煉,逐步提高自身的影響力,留住粉絲并擴大受眾群。
“互聯網+”時代,內容的創造性似乎更加奪人耳目,因此,“網紅”的出現也就不是偶然的了,但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因他們的發展方向而異。如果“網紅”可以積極尋求社會主流價值的取向,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價值,也許就可以避免“曇花一現”的尷尬。
[1]謝耕耘,陳虹.新媒體與社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張晨陽.自媒體時代微博熱的喜與憂[J].北京:中國出版,2011.
秦凱莉(1992-),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傳播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