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聰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臺)
大數據對媒介經營管理的影響研究
林 聰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臺)
本文從大數據概念入手,對大數據對媒介經營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媒介經營者提供借鑒。
大數據;媒介經營管理;影響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下,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對各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現今,媒介經營管理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媒介經營者在媒介產品生產、廣告經營等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使自身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大數據代表信息或者數據量的巨大,數據單位已經由最初的G發展到P、E等計量單位,其中1TB=1 024GB。大數據的產生,是傳感器、微處理器等技術共同作用的結果,使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地點獲取和處理信息,并進入到普適計算的階段。
2.1 有利影響
2.1.1 有利于催生新的媒介產品
20世紀末,西方新聞界提出了“數據庫新聞”概念,21世紀初,記者對數據庫進行原始數據的初步整合,將數據正式應用于新聞報道當中,大數據與新聞的結合,使新聞生產流程及思路發生了變化,進而形成數據驅動新聞。此類新聞具有可視化信息圖、互動圖表等優勢,能夠再現數據、表現關系等,且能夠催生機器人進行創作,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新聞寫作方式去人工化、去專業化,例如:2014年3月1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生的4.4級地震,機器人僅有3分鐘便將該新聞報道出來。
2.1.2 有利于產生全新商業模式
作為媒介產品數據新聞,能夠為媒介經營催生全新的商業模式,即數據庫二次售賣。數據新聞的數據多源于政府、社交媒體等,將上述數據信息進行二次加工、處理,能夠增加新聞附加值[1]。例如:騰訊視頻憑借全平臺資源,建立了ISEE內容精細化運營戰略,借助騰訊視頻龐大數據資源,根據用戶習慣和愛好常見行為,有針對性地提供視頻服務,增強用戶觀看體驗,并通過此收取會員費用,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1.3 有利于提供個性化服務
大數據強調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分析和關注,大數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用戶分析廣度及深度,對用戶在各類平臺、行為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整體連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分挖掘,通過信息聚合的形式,生產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從而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阿里信用貸款阿里巴巴掌握的企業交易數據,借助大數據技術自動分析判斷給予企業貸款,全程不會出現人工的過多干預,截至目前,已經放貸300多億元,其中壞賬率僅為0.3%,遠低于商業銀行,且能夠為用戶提供針對性服務。
2.1.4 能夠實現公平競爭
實時競價能夠通過第三方技術在數以萬計的網站上針對個體用戶呈現競價技術。與傳統相比較,能夠有效突破互聯網媒體傳統的廣告位交易方式,進而跨越媒體界限,從而幫助廣告主投放的廣告產生更好的效果和影響。由于該模式的實施圍繞著統一目標,使消費者、廣告主及媒體達到共贏,真正意義上避免了行業內部惡性競爭產生的不良影響。
2.2 消極影響
大數據能夠給媒介經營管理帶來積極影響,但同時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2.2.1 大數據價值具有有限性
媒體數據資源具有有限性,其數據多源于商業網站、專業公司等,需要通過跨界合作,才能夠開展大數據經營。而媒體跨界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基礎,因此媒介是否能夠開展大數據,需要由自身實力來決定。此外,多數媒介機構不具備數據存儲、處理等硬件設施,如果開展該項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
2.2.2 存在安全隱患
在大數據環境下,個體都是透明的,隱私全部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如果個體分析了信息,基本失去了對該信息的控制。且每次在線交流,無異于信息公開。因此媒介經營者要掌控好信息公開和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避免經營中出現隱私權法律糾紛等問題。
2.2.3 易出現寡頭經營
數據源價值非常關鍵。目前,除了政府,多數數據源都來自于大公司,大數據也因此成為了巨頭的游戲[2]。因此,如果不具備強大的實力,不能夠開展大數據業務。現階段,大數據處于初級階段,針對數據的利用還會進一步發展,進而加劇寡頭經營現象。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媒介經營管理帶來機遇,但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在新形勢下,媒介經營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分析其發展規律,加強對數據資產的積累,逐漸完善媒體數據庫,將遠傳內容作為媒體數據資產的核心,通過購買、合作等多元化方式獲得外部數據,以此來充實自身,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
[1]徐超超.淺析大數據對媒介經營管理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
[2]顧浩.新媒體環境下對媒介經營管理的影響及轉型方向[J].新聞傳播,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