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淼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復合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楊 淼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大數據是互聯網的又一次革命,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的需求又有了新的方向。廣播電視編導是信息前端的專業,建立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復合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闡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復合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
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復合應用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大數據是互聯網掀起的又一次革命,掌握數據獲取與分析能力顯得至關總要,有了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仿佛就可以預知未來的事情。華爾街的人利用數據拋售股票,臉書的高級人才用數據來分析廣告流量,通過微博轉發量,時刻了解用戶心理……人們像生活在一個透明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被數據分析。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作為信息前沿的專業,其人才培養的模式必須結合大數據時代人才的特點進行探究。今日,數據也是十分重要的資產,只有把數據和人才結合培養,才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教育模式。那么,在大數據時代,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如何具體地進行復合應用人才培養呢?
1.1 什么是大數據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勢不可擋,很多大公司利用數據進行業務改進,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數據的勢頭進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大數據人才也成了市場最稀缺的人才,一個良好的大數據人才應該具備數據獲取與數據綜合分析的能力。有人說一個家庭的數據就像是一座圖書館,可想而知,數據量是多么的龐大,整合過濾掉無用的數據,對有用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得出適合本行業發展的需求的對策,是發展的有力保障。
1.2 大數據時代人才的要求
對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獲取大量的用戶喜好數據和市場分析數據,利用專業知識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得出一系列的符合本專業發展的結論,應用到工作中,也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前,高校的教育模式培養了大數據相關專業的人才,但由于這些人缺乏相應的其他專業性知識,導致這些人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高校應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跨專業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與辦學水平。
2.1 增強高校師資力量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培養的需求,因此,應多多引進優秀的大數據教師,增強高校師資力量;也可以引進企業相關的大數據分析師來學校講課,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大數據時代的認知。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生單一專業能力的塑造,而忽略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大數據時代要求我們做到知道什么就可以,不用追求為什么。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又產生了沖擊,高校在辦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兩者的關系。
2.2 開辦跨專業人才共同培養模式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藝術類新興起的專業,在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好計算機應用、統計等大數據相關專業的知識,開展跨專業人才共同培養的模式,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當前教育的主要目標,開展好這一模式,對于學生本人與高校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2.3 加強應用型課程的設置
增加在校學生接觸廣播電視編導行業的機會,開展相應的綜合實習過程,在應用的過程中切實實現提升本領的目標,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們的本領。將數據實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構建數字媒體數據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們的應用實踐能力。正所謂,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利用實驗考核的方式增加學生們的重視程度,真正做到將大數據與本專業結合起來,要保證學生們的實習質量。
2.4 加強數據素質的培養
數據人才必須具備一系列數據獲取與分析、綜合處理數據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數據素質,要求學生具有數據監測與數據預警能力,對數據進行可視化數據操控,并要做好數據輿論分析工作,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數據整理工作,真正將數據化的優點融入到工作當中,做到提高效率,創作更多觀眾喜愛的作品,更好地發展廣播電視行業。
大數據時代深刻影響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發展,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采用合理有效的模式,培養更多的復合應用型人才,但我國很多高校仍然處于起步研究的階段,教育界應該盡快適應時代的變化,制定相應的策略,建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利于當前教學改革,也使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更快適應業界快速發展的要求。
[1]向程冠.淺談高校大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科技信息,2014(9).
[2]李娜.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7).
楊淼(1987),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影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