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棟
(作者單位:密云區廣播電視中心)
探析廣播訪談節目《城市零距離》
武國棟
(作者單位:密云區廣播電視中心)
《城市零距離》是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城市服務管理廣播的一檔直播訪談節目,因其成熟的節目質量和較高的收聽率使節目大獲成功,獲得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本文圍繞這檔廣播節目的節目特點和主持人兩個方面進行探析和思考。
城市零距離;節目特點;主持人;選題;嘉賓
《城市零距離》是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城市服務管理廣播的一檔直播訪談節目。它作為一檔廣播民生類節目,從頻率開播以來,節目一直以“解讀政策、解疑釋惑、解決問題”為宗旨。開播十年的時間,已有超過3 000人次的政府官員和行業專家走進直播間,與聽眾直接對話“面對面”交流。這一節目曾經獲得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
《城市零距離》每期節目的結構板塊是:節目片頭+資訊回顧“關注政策關注生活”+嘉賓訪談。其中第一部分節目片頭的口號是:“永不落幕的新聞發布,權威深入的政策解讀,真誠熱烈的溝通交流,及時廣泛的熱點關注。城市零距離,就在您身邊。”;第二部分“關注政策 關注生活”板塊長度約為1′30″,內容是用來連接每一期節目的,用簡短的時間總結前一期節目的訪談內容與重要提示。緊接著就進入節目的第三個板塊——主體內容“嘉賓訪談”,也就是本期新主題,時長大約為50′。每周六是特別節目——“廣播議政會”,而每周日的節目則是選取周一到周六《城市零距離》中的精彩內容編排而成。
主持人節目話題的引入方式不僅自然流暢而且很多樣,例如,在2012年10月30日的《城市零距離》中,討論的是“北京旅游”的話題,這期節目的開頭很巧妙地選用了一段節奏動感的歌曲《一個人的旅行》:“我要一個人去東京鐵搭看夜景,我要一個人去威尼斯看電影,我要一個人去陽明山上看海芋……”音樂淡出,“各位聽眾、各位網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曹宇,這樣的一首歌有沒有讓你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出去旅游一趟呢?今天啊,我們就和大伙兒一起說一說咱北京旅游的話題……”這樣話語方式確實能讓人在睡眼惺忪的一大早心情明朗起來,同時也被調動起收聽的興趣。
主持人是節目中直接與嘉賓、聽眾“面”對“面”的主角。主持人的表現對于每一期節目的成敗有重要影響,主持人的風格影響著欄目在聽眾心中的定位,也是影響收聽率的重要因素。在2012年10月30日的《城市零距離》討論“北京旅游”的節目中,在開始介紹嘉賓的時候因為其中的一位嘉賓還沒能準時到達直播現場,主持人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其實今天我們還有一位嘉賓,他是劉德謙教授,但現在劉教授還堵在路上,等他來了之后,我們還要跟劉教授好好說一說如果咱北京旅游也遇到了這堵車的情況應該怎么辦……”這段話表明了主持人的靈活性,他不但在幫未到場的劉教授圓了場,還很恰當地將“堵車”一話題又與本期的“北京旅游”話題聯系在了一起,可以看出主持人豐富的直播經驗。既貼近百姓,又充滿睿智的語言,讓節目可聽性明顯增強。
作為一檔新聞類訪談節目,節目的選題緊貼群眾生活。節目總是圍繞發生在北京的新聞,能夠給北京市民生活帶來影響的政策,以及能夠引發市民共鳴的熱點話題來開展節目。2012年10月的一期節目選題是“最美胡同”,這一選題緊緊圍繞當時東城區對五道營胡同、南鑼鼓巷、東花市大街等23條街道、胡同進行“打造最美胡同”工程建設的新聞展開的,很能代表北京的城市變化,自然能在具備時效性的基礎上吸引聽眾。此外,由于《城市零距離》是一檔新聞訪談節目,需要準備周期,有時候很難做到第一時間發出聲音,但節目做到了很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在盡可能保證時效性的基礎上尋找新鮮的第二落點,從新鮮的角度對新聞進行解讀,做到“新點”。尋找新思路,研究新情況,為聽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
權威的政策解讀是《城市零距離》欄目的定位之一。請到合適的訪談嘉賓往往能讓一個選題發揮到最好的效果而非泛泛而談。在“溫泉怎樣去偽存真”的這期節目中,嘉賓是北京地熱協會溫泉運營專家王鵬和熱勘測專家高級工程師葉宏宇。節目的開始兩位專家就為聽眾解讀了溫泉的概念,讓人們對溫泉僅僅是地下熱水的認識這一個誤區重新有了正確的理解,讓人們知道了“僅僅靠是否有硫磺味來判斷是不是真的溫泉也是不合理的”等生活知識。專家往往能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老百姓理解較為專業的內容,同時也讓節目更有說服力和可信度。
廣播訪談節目以特殊的傳播形式為聽眾搭建了一個話語共享的平臺。它為聽眾帶來身心愉悅的同時,也在為廣大老百姓提供著信息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