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方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暹羅之戀》的敘事學分析
王遠方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2007年底,一部名為《暹羅之戀》的泰國青春愛情電影公映,在泰國電影中同性戀題材很多,但是本片在業界以及觀影群體中卻格外受到矚目,其憑借清新舒暢的格調以及充滿青春活力的風格、個性化的形象塑造和動人的情節,引發了一股熱潮,迅速受到關注。本文就從敘事學的角度入手,從敘事內容、敘事符號、敘事結構3個方面對《暹羅之戀》進行分析。
《暹羅之戀》;敘事學;內容;符號;結構
“敘事研究”主要研究什么?法國敘事學家熱奈特指出“敘事”一詞實際上包括了三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指所講述的故事內容,另一個是指講述故事的語言組織,還有一個就是敘述行為。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對影片《暹羅之戀》的分析集中在三個方面,即敘事內容、敘事符號及敘事結構。
1.1 敘事主題
《暹羅之戀》作為一部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影片中主人公觸動內心的感情,卻引出一系列阻礙事件,但最終主人公通過努力,經受了考驗,在應對考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愛的認識。以主人公在感情發展過程遇到的考驗中獲得的感悟來彰顯影片的主題,揭示愛的真諦,這不僅能夠使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影子,給觀眾以感動和回憶,更能加深其對“愛”這一恒久不變的主題的思考。
1.2 角色設定
作為圍繞青少年成長題材創作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角基本上都是純真的少男少女,通過其情感的發展及成長的歷程,表達影片主題。
1.2.1 外表青春靚麗
擁有青春靚麗外表的少男少女作為影片主角,是影片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暹羅之戀》中男主角之一的馬里奧·毛瑞爾,擁有陽光帥氣的面孔,已成為泰國本土影迷甚至國外影迷追捧的青春偶像,其如今的人氣已經從泰國傳到了中國、日本、韓國,成為東南亞地區青春偶像的代表人物之一。
1.2.2 情感青澀純真
影片圍繞青少年的情感發展展開敘述,從而表達影片主題。擁有青春靚麗外表的少男少女們,在影片中講述了形形色色的事件,展現出了青少年時期特有的青澀純真的情感,讓觀眾們從一個個事件中,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電影是一門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在銀幕上造成活動影像以表現一定內容的技術。由此可以得出,電影以影像和聲音進行敘事,鏡頭、畫面、聲音是影片敘事重要的語言符號。
2.1 鏡頭符號
鏡頭符號,可以在電影創作中將它視為實踐術語,一個鏡頭指的是一次拍攝,這個一次拍攝要連續不斷。不同鏡頭手法的運用會使影片呈現出獨特的敘事效果,影片《暹羅之戀》最大的特點便是善于運用近景來對人物的神情姿態、景物的細節作細致刻畫,用特寫鏡頭來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2 色彩符號
在電影中,把色彩視為一種語言,它是沉默的,在影片中它是最為直觀的視覺因素,視覺沖擊力極強,并引起心靈上的感悟,這是給觀眾的第一感覺。影片中,色彩的運用一方面蘊含著強烈的主觀情感,一方面承載了輔助影片主題表達的功能。
2.2.1 整體畫面純凈
影片圍繞青少年的成長及情感的發展敘事,無論是朋友之間純潔的友情,戀人之間青澀的愛情,還是感情中人物的本身性格,都傳達給觀眾一種純凈的感受。影片在色彩方面給人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畫面的純凈,一方面為影片的敘事奠定了基調,一方面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純凈的社會環境。
2.2.2 暖色調的點綴
影片除了極力營造純凈的整體畫面,還善于在影片發展過程中運用暖色調來進行點綴,配合人物的心理,展現人物的活力,推動情節的發展。
影片中講述了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男孩之間的愛情經歷。但從影片的故事情節可以看出,影片中絕不僅僅是Tong和Mew兩人的成長和相互之間的感情這一條情節主線這么簡單,親情和友情同樣中閃著耀眼的光彩。
影片中除了Tong和Mew的感情,還包含著以下幾條貫穿整部影片的情節線。
(1)“尋寶游戲”的巧妙設置。這個游戲貫穿影片,看似“尋寶”的過程,卻實為尋愛。木玩偶是Tong和Mew之間愛情的象征。
(2)影片中的音樂。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一條線索,音樂在影片中很重要。小時候Mew從阿嬤那里了解到琴聲能傳情,Tong因為喜愛Mew所在樂隊的音樂而恰巧與之重逢,情歌《同行》也因兩人的之間的感情而最終誕生。
(3)Tong母親對家人的愛。Tong的母親在女兒走失、丈夫深受打擊終日買醉之后,獨自支撐起了一個瀕臨破裂的家,用愛照顧著丈夫、呵護著兒子。正是母親的這種無私的愛,讓Tong最終選擇放棄和Mew在一起。
《暹羅之戀》采用的是交織式對比結構模式。雖然也在為觀眾講述故事,但它更注重對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不同線索之間所蘊含的不同內涵的擴展,進而刻畫出更加巨大的影片整體意向,呈現出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意蘊,加深觀眾們對影片的思考。在吸引觀眾欣賞其故事情節的同時,更強調了故事深層的內涵,擴展了觀眾對影片進行思考和想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