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群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傳媒學院)
新媒體視域下廣播電視編導的職業素質探析
林卓群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傳媒學院)
新媒體時代,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播電視編導職業在新媒體背景下也面臨著職業的變革,崗位對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職業素質教育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教育模式滯后、缺少實踐互動等。
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職業素質
信息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廣播電視傳媒業都受到了新媒體的影響。
1.1 技術的變革
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需要新技術的融入,以促進其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等都是廣播電視急需引進的高新技術類型,廣播電視融合了技術、產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1]
1.2 經營理念的改變和節目內容的創新
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而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精細,要求越來越高。廣播電視的發展為更好地迎合時代的變化及市場的需求,應不斷創新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增加服務內容,創新業務形態。[2]
1.3 傳播方式的改變
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是新媒體的特點,這與信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相符。利用產業融合、技術革新、業務拓展以及服務創新等,才能沖破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制約,與新媒體個性化、互動性及雙向性的傳播特征相符合。
2.1 思想道德素質
積極的職業態度、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廣播電視編導人員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其表現主要有這樣幾方面:熱愛廣播電視崗位,具有奉獻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面對困難與挫折不退縮,這些都是成為一名優秀電視編導人員所具備的基本素養。[3]
2.2 科技文化素質
“哈哈哈……”左達突然放聲大笑起來,“是嗎?是我自以為聰明,還是你自以為聰明?你想過沒有,你的錢包在我身上,萬一我死了,你怎么解釋?”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在電子信息產品的推動下不斷融合在一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人員要按照新媒體的要求,提高自身網絡技術,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編導工作的信息化、數字化。
2.3 審美素質
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創造美的能力是一個優秀的廣播電視編導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通過事物表面現象探索其本質,為觀眾提供美的藝術享受。[4]
2.4 專業素質
廣播電視編導人員應具備廣播影視語言、制作技術、節目策劃創新能力,并且應該儲備有豐富的文學知識及影視知識。
2.5 社會交往和適應素質
一個優秀的團隊是廣播電視作品質量的保證。因此,團隊合作與協調至關重要,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社交圈是優秀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礎,為獲取各種資源提供多種途徑,從生活的方方面面獲取資源,發掘靈感。
2.6 學習創新素質
極高的策劃創新能力是一名優秀廣播電視編導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照搬照抄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的行為并非一個廣播電視編導人員該有的行為,這對自身的發展極為不利。[5]
3.1 加大學校對社會形勢的掌握力度
學校需要與用人單位達成良好合作,掌握單位用人標準,還要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
3.2 創新培養模式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需要與媒體、學術界達成合作,為培養人才而不遺余力,與社會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學校則為單位輸送高素質人才。[6]
3.3 構建健全的教育管理體制
通過了解現階段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實際情況能夠發現,合理的教育管理體制對廣播電視編導有極大的影響。
3.4 提倡創新思維培養
第一,思維轉換的培養,引導在職編導提高思維轉換能力,及時淘汰傳統思想觀念中的糟粕,不斷創新思維;第二,提高在職編導的專業素養,利用培訓、外出學習等形式改變現有編導人員的現狀;第三,在職編導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再教育課程的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敏感度。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編導的專業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廣播電視編導需要引進復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推動該行業發展。因此,這就需要從高校開始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1]王麗麗.小議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才智,2014(18).
[2]王振興.創新時代下電視編導專業教育發展研究[J].今傳媒,2015(2).
[3]賈雨露.新媒體視域下應用型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建方略探討[J].科技傳播,2015(3).
[4]李娜.廣播電視編導報考熱的冷思考[J].青春歲月,2015(7).
[5]丘馬靜,張夢平.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J].西部廣播電視,2015(1).
[6]張菲.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J].西部廣播電視,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