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電視民生新聞采編的藝術性研究
劉 軍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電視中的民生類新聞在人們的生活中影響頗深,因而對其采編過程中的藝術性應當引起重視。各電視臺也應當在民生類新聞的采集、節目錄制以及畫面編輯和制作過程中整體把控其藝術性的融入,進而打造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具有藝術性的民生類新聞。
新生新聞;采編;藝術性
民生類新聞取源于人民群眾生活實際,有著內容多樣性、形式多樣性的特點;一方面因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讓人們喜聞樂見,另一方面也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社會對于此類新聞的采編過程藝術性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發展民生類新聞的采編藝術性有助于改善媒體環境,傳承新的時代精神。
與新聞中政治類型的新聞相比較,民生類新聞取源于生活實際,內容大多通俗易懂,更受人們的喜歡。政治類型的新聞中蘊含著許多專業性的語言以及理論,群眾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民生類新聞可以呈現出群眾的生活,體現社會中的各類人物以及事件。因此,如何更好地體現民生日常,帶給群眾生活實際中的幫助,是民生類新聞發展不能逃避的問題。因此,提高民生類新聞的采編藝術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民生類新聞的采編藝術性及其整體效果關系著整個節目的群眾反響。這類新聞發展至今,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基礎,雖然不同電視臺希望采編各自特色的民生新聞,但其節目基本大同小異。因此,在民生新聞的采集、采訪、編輯、后期制作等方面都需要邁上更高一層的臺階,從而實現其創新性的發展。民生新聞發揮其作用的關鍵往往在于報道結束之后,人們依舊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這也在另一方面襯托出民生新聞的采編需要藝術性的發展。
2.1 采集新聞的藝術性
民生新聞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但這種定位也使民生新聞的采集更為偏向日常瑣事,一些家長里短的事在節目中甚至占據著主要的地位。一些糾紛、事件如小區居民之間的紛爭、社區環境的整理等均有可能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樣的問題來回循環,給予觀眾們潛意識的影響。新聞節目采集的藝術性就在于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節目要善于將各類信息劃分出一定的比重,更多地講述身處困境卻積極面向人生的例子,弘揚更有意義的、積極向上的社會新聞,從而引導觀眾積極地投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提高百姓們的生活品質及電視新聞的收視率。
2.2 采訪錄制的藝術性
民生類新聞呈現出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所以在采訪和錄制的過程中要生動逼真地描述和采訪,讓觀眾能夠從節目中產生共鳴。這方面就對于節目的整體采訪及錄制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對于不同類型的新聞,主持人和記者都要做到區分具體場景,對于記者本人更是應當迅速在“朋友”“親人”等多角度之間來回切換,在采訪錄制過程中營造出親切溫和的氛圍。并且民生類新聞可以采取設置懸念、故事敘述等多種方式來增加其采訪錄制過程的藝術性。
2.3 編輯制作的藝術性
民生類新聞最后是以視頻和講解相配合的方式傳播給觀眾的,觀眾能直接看到新聞畫面,所以也應當在其畫面制作的過程中呈現藝術性的氣息。這應主要通過視頻、音頻之間的承接等方式來表現,例如:根據不同的新聞類型播放不同的音樂,讓觀眾心中產生與畫面相契合的內心感觸。民生類的新聞中也有一些很嚴肅的事件,針對這樣的事件不宜直接“硬說出口”,而可以運用一些人們喜聞樂見的漫畫來進行諷刺,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講解來一語道破其中的本質問題。這樣不僅僅可以豐富民生類新聞的編輯和制作形式,也可以讓觀眾不感到厭煩。
民生類新聞采編的顯隱性有著不同的實際作用,例如:其顯性的引導作用可以體現在新聞信息的采集、后期的編輯與制作上,觀眾可以在其中直接感受到新聞節目的創新;其隱形的作用,即民生類的新聞不斷增強藝術性的引導,通過采編的藝術性來引導輿論。
民生類新聞有著較強的社會影響力,百姓日常的生活在這類新聞中可以得到細微的透視。這類新聞的優勢在于將日常群眾生活的事件來搬到新聞節目中,這種節目有著鮮明的輿論引導方向。節目中所反映出的問題會引起相關政府部門的注意,進而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或者有實踐意義的答復。這時新聞再次播報其后續進展,就會使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提高人們對于政府部門的信任度,而民生新聞采編的藝術性也會讓人們更加喜愛此類新聞節目。
[1]滕靖茜.關于新聞采編工作經驗的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2).
[2]孟雪花.新聞采編工作中的實踐問題[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
[3]李楠.電視新聞采編技巧及需要注意的問題[J] 西部廣播電視,2015(11).
劉軍(1977-),男,漢族,江蘇宿遷人,本科,主任,研究方向:廣播電視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