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作者單位:長治電視臺)
方言欄目劇的發展困境與策略
李 靜
(作者單位:長治電視臺)
方言欄目劇的發展經歷興盛期后,開始面臨諸多困境。這些困境主要表現在審美低俗、創作水平低下、營銷模式落后等方面。本文以山西省長治市電視臺方言欄目劇《百姓影視》為例,探討目前方言欄目劇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發展策略,以期對相關工作者有所裨益。
方言欄目劇;低俗;主旋律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以四川方言為主的電視劇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并帶動地方電視臺開始創作電視方言欄目劇。這些方言欄目劇在固定時間段播出,時長一般為三四十分鐘,其主要內容都是反映當地百姓的普通瑣事。在拍攝制作過程中,也追求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語言上采用不加修飾的地方方言,演員也大部分采用群眾演員而非職業演員,雖然專業性不夠,但是卻更貼近百姓日常生活,符合方言欄目劇的需要。
20世紀90年代,方言欄目劇興起后,受到了全國各地百姓的喜愛,也誕生了很多精品劇目。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地方電視臺都紛紛推出了方言欄目劇,在此過程中,相互模仿、復制、同質化及低俗化等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整體上影響了這種文藝表達形式的發展。筆者在長治電視臺也負責一檔方言欄目劇《百姓影視》,以下也將結合工作實際,對地方方言欄目劇面臨的困境與發展策略進行思考與探討。
方言欄目劇是電視欄目劇其中一個分支,加入方言的元素,縮小了其受眾定位的范圍,但也正因如此,使其對受眾人群進行了細分,定位更加精準。因此,方言欄目劇也在眾多電視藝術形式中獨樹一幟。
濃郁的本土風情。方言欄目劇往往立足于某一特殊地域,在拍攝過程中,使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演員,尤其是語言表達上使用原汁原味的本土語言展現民俗風情。對于本土受眾來說,方言欄目劇已經在貼近性方面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在方言欄目劇中,用本土受眾最熟悉的語言講述身邊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這其中所蘊含的民俗風情、社會倫理、表達方式都最大限度地接近本土居民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也正因為如此,在收看過程中,受眾更能產生認同感和共鳴。
平民化的視角。在很多營銷領域,在商品推廣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市場細分定位,對于受眾進行精準定位,才能獲得更大收益和效果。同樣,在大眾傳播領域,電視欄目的定位也越來越精準。方言欄目劇從誕生時開始,就服務于本土受眾,因此這也決定了它在創作和傳播過程中的平民化視角。整體來看,現在大多數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以宏大敘事的主旋律電視劇和都市精英劇為主,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方言欄目劇更能滿足他們在休閑時的心理需要。來自身邊的真實故事、來自社會的演技生澀的演員、人生百態的糾葛等,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也會聯想到自己。
2.1 審美低俗化
在方言欄目劇興起之初,它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是因為它整體從定位上是面向、貼近最普通的百姓審美喜好的。正因為這種貼近性,使方言欄目劇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但是一些地方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為了迎合一部分觀眾的口味,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開始把一些低俗的、違背道德倫常的故事搬上熒屏。這些故事雖然短時間內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但是從長期來看,卻傷害了欄目的形象和新聞媒體的公信力,甚至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2.2 缺乏專業性
在很多地方電視臺推出方言欄目劇是跟風的結果。因此,在前期并沒有進行過充分的準備與考量。由于缺乏充分的準備,很多地方電視臺的方言欄目劇并沒有明確定位、合理的規劃與發展方向,在發展過程中,盲目進行模仿,缺乏個性特色和地域特色。同時,缺乏專業的團隊也是目前影響方言欄目劇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地方電視臺方言欄目劇創作的團隊并不專業,往往是臨時拼湊的人員,這些人員的素質、配比、專業性都影響了欄目的發展。
3.1 弘揚社會主旋律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這樣說,這是他對文藝作品的總體要求之一。因此,方言欄目劇作為一種文藝作品,也應在選題、拍攝、創作等過程中將這一思想貫徹到底。方言欄目劇在選材和劇本撰寫過程中,可以以百姓的喜好為基礎,但是作品主題如何引導,卻要進行嚴格把關。
方言欄目劇《百姓影視》欄目播出過一期題為《揮霍不起的青春》的方言劇。這部劇以反映年輕人拜金主義為題材。該劇一開始,就打出了一行字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夢想,有的夢想距離很近,有的卻是很遠很遠……”意味深長的開頭,奠定了受眾觀看整部劇的基調。而在結尾時,又有一句旁白“關于青春我們只有一次,如果你在不經意間揮霍掉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在結尾再次呼應主題,批判年輕人拜金主義,發人深省。方言欄目劇的主要受眾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基層百姓,他們對于主題領悟能力有限,因此對于這類作品就要求主題鮮明,且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百姓向善向美。
3.2 創新創作精品
電視作品都是團隊協作的成果,尤其是對于方言欄目劇來說,這其中涉及選題、劇本撰寫、演員表演、拍攝及播出等一系列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其中進行臺前幕后工作。因此,在呼喚出精品作品的同時,更要首先打造專業的團隊,優秀的團隊不僅能夠找準節目定位,還能嚴格把關節目質量,從而保證欄目具有長久的發展潛力。現在的在一些地方電視臺,對于方言欄目劇是采用外包或者購買的形式實現的,這種經營模式可以結合自身電視臺的實際情況來考慮。
此外,方言欄目劇在追求貼近性與通俗性的同時,并不能放棄對節目的品位的追求,這二者之間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相輔相成。在方言劇的創作過程中,大量的使用俚語和地方特色方言可以增強可看性,但是在影響關鍵劇情理解的部分地方還應使用普通話進行表達,使其符合地方審美習慣具有地域特色,又易于理解。此外,電視臺還可以借助微信、互聯網等平臺進行推送,增強欄目的影響力,拓寬傳播領域,以獲得更多的受眾。
從長遠來看,無論電視節目藝術形式如何豐富,方言欄目劇仍然有其存在與發展的空間。尤其是社會中最基層的普通受眾,他們是收看方言欄目劇的主體。未來方言欄目劇的發展,要進行精準定位,在迎合普通百姓的審美趣味同時,更要弘揚社會主旋律。同時,也要結合微信、互聯網等新媒體,對現有欄目進行整合,謀求新的發展道路。
[1]牛曉夢.方言電視欄目劇《都市碎戲》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李嘉懿.淺析電視方言欄目劇的現狀及發展——以陜西衛視《千家百態》方言欄目劇為例[J].絲綢之路,2012(22).
[3]張貞.論方言對地域文化的傳承與提升——以武漢方言欄目劇《都市茶座》為例[J].江漢學術,2013(2).
[4]馬二偉.《霧都夜話》的興衰與方言欄目劇的發展[J].新聞愛好者,2012(18).
[5]楊璟.把脈方言欄目劇[J].電影文學,2008(8).
[6]亢海玲,毛志凌.解析方言欄目劇的尷尬處境與抉擇[J].東南傳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