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海燕
(作者單位:廣寧縣廣播電視臺)
新聞播音員在直播中應注意的問題
冼海燕
(作者單位:廣寧縣廣播電視臺)
近年來,我國的廣播電視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直播是新聞傳遞的重要途徑,在直播過程中,播音員掌控著整個直播現場,這就要求播音員能夠把握好新聞現場的節奏,全面了解新聞現場的內容。本文就新聞播音員在直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為同行提供參考。
新聞;播音員;直播
直播是廣播電視媒體的一種重要形式,其對播音員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及專業技能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直播的過程中,新聞播音員應該加強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的重視和注意,避免直播過程出錯。
1.1 真實性
新聞現場直播是一個在現場直接播音的過程,沒有經過后期的裝飾和剪切,因此,在直播過程中對于信息的傳遞是1:1傳遞給受眾的,也就是播音員說了什么,受眾就得到了怎樣的信息。因此,新聞直播具有高度的真實性,群眾可以體會和感受到播音員正在講述的事情,可以有效加深對事情的印象。
1.2 即時性
新聞直播具有即時性,當發生各種重大的事件或者突發事件時,通過現場直播,進入事件發生的現場,將事情的最新進展以及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向群眾講述,受眾很快就能夠真實地了解事情的整個經過,并且是在第一時間掌握、了解事情的發展。因此,新聞直播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很多事件的發生,人們往往會對事件的第一評論產生很大的反應,產生輿論導向。而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人人都是事件的第一感知者,這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時也能夠將人們引入正確的輿論導向。
1.3 不可預知性
新聞直播還具有不可預知性,也就是直播過程中可能發生一些突發現象或者突發狀況,這是播音員也無法控制的,因此新聞直播具有不可預知性[1]。新聞直播的題材主要包括兩種,分別為既定程序中含有不穩定的因素、既定程序相對穩定,通過現場直播,直播的速度和事件的實際發展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都會影響事件的發展,不僅群眾無法預知事情的發展,播音員也不能預知事情的發展,因此,這對播音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
2.1 做好直播準備
新聞直播對播音員的素質、專業技能及應變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哪一個環節的工作沒有做好,都會最終影響新聞直播的效果,甚至導致播音員在直播過程中出錯。因此,在直播之前,播音員一定要做好直播前的準備工作。在話筒前直播,要求眼睛要注意看,口要說到自己看到的,腦子的反應速度要快,還應該和直播助手配合好。直播新聞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要求播音員具備超高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有超強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如果播音員沒有休息好或者狀態不好,都會影響最終的直播效果,如果思想狀況不穩定也會影響播音效果[2]。因此,在直播之前,播音員一定要休息好,保持高度的集中力,讓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狀態進行直播。
2.2 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把握和認知世界的基本狀態,新聞直播播音員的注意狀態會直接影響播音狀態,要想取得良好的直播效果,在直播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播音員具有較好的注意穩定性,就是能夠長時間在播音這件事情上保持高度集中。影響播音員注意品質的因素有很多,直播的工作難度大和強度大都會弱化其注意品質。因此,播音員應該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身體,掌握工作作息規律,遵循日常生活的規律。
2.3 控制好播音速度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社會的各種需求也在不斷發生改變。新聞是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在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人們希望新聞能夠保持時代感,無論是新聞的內容還是數量。在直播過程中,播音員應該保持合適的直播速度,如果直播速度太快,受眾可能會跟不上播音員的思想,對新聞內容和事件的發生反應不過來。如果直播的速度太慢,和人們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不符合,群眾便會失去耐心。因此,在新聞直播過程中,一定要改變以往四平八穩的播音速度,而是應該追求明快緊湊,讓受眾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3]。這就要求播音員在直播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全身心地投入,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擾因素,控制好播音速度。對于一些播音員自己也不熟悉的內容,在直播過程中可能很難保持明快緊湊的速度,這就要求播音員加強鍛煉,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新聞直播具有較大的難度,要想取得較好的直播效果,就要求播音員做好直播前的準備,在直播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擾,同時控制好直播速度,保持明快緊湊的速度。
[1]王巖.減少直播差錯 保證新聞安全——談播音員在新聞直播中面臨的問題[J].記者搖籃,2008(8).
冼海燕(1975-),女,漢族,廣東羅定人,大專,廣播中心專題部副主任,二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