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伶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網絡綜藝《奇葩說》的成功原因探究
謝林伶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14年11月,一檔以辯論為主題的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因其犀利的話語、直擊年輕人生活情感的話題、各具風格的辯手、睿智幽默的導師,節目一經上線便吸引了眾多80,90后的目光,截至2016年,《奇葩說》已播出了三季。
奇葩說;網絡自制節目
《奇葩說》是一檔由愛奇藝打造的說話達人秀。節目由馬東主持,并邀請了蔡康永、金星、高曉松擔任導師。旨在尋找華人華語世界中,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會說話的人”。每期節目都會選取一個當代年輕人關心的話題,由辯手們自行選取持方進行辯論,最后再由導師結辯。雖然是以辯論為主題,該節目卻完全打破了傳統辯論節目的嚴肅感,由于奇葩選手們緊跟時代、犀利大膽的言論,整個《奇葩說》節目就是新新思想的碰撞,可以說期期有金句,場場有熱議。
《奇葩說》第一季以2.6億次點擊量收官時,人們將這個純網生的綜藝節目當成了一個新的現象,獻上咋舌、贊美、或者質疑。第二季收官之時,這個數字已悄然變成了6.2億,而且還在不斷攀升。自2014年上線以來,《奇葩說》已成功推出兩季,總點擊量破11億,各項數據多次創造互聯網自制綜藝新紀錄,是當之無愧的純網綜藝標桿。在網絡自制節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奇葩說》的成功原因值得探究。
年輕人是網絡媒體的主力軍。《奇葩說》的受眾定位明顯是80、90后的年輕一代。節目的片頭輕松活潑,還常常惡搞模仿好萊塢大片等,每期辯題也是以小品的形式展現,節目口號“U Can U BiBi”大膽直白,節目開頭的溫馨提示更是直接表達“40歲以上觀眾請在90后的陪同下觀看節目”。新媒體時代也是受眾碎片化時代,各種綜藝、真人秀節層出不窮,要想節目能獲得受眾喜愛,必須得有精確的受眾定位。90后是生活在網絡媒體籠罩下的一代,他們敢于接受新觀點,富有創意意識,應該是網絡綜藝節目的最主要受眾。
新媒體的飛速崛起、各種傳播渠道的融合,大大助推了網絡節目的傳播。《奇葩說》作為愛奇藝旗下的一檔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以愛奇藝平臺為支撐,受眾可以在愛奇藝網頁收看節目。同時《奇葩說》還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常常在新浪發起話題跟網友交流;還擁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朝陽公園東七門”,關注其公眾號不但可以觀看每期節目花絮,了解奇葩辯手的生活日常,還能報名參加節目或者留言建議。除了微博、微信,《奇葩說》還會通過知乎、百度貼吧等平臺,挑選出當代年輕人最關注、最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辯題。揣測受眾的喜愛,從而加深受眾的忠誠度。
一檔節目的成功,僅靠明星效應、平臺優勢是不夠的,內容為王才是根本。在網絡節目層出不窮、競爭激烈的今天,節目更是需要以內容取勝。傳媒的產品即內容是商品,好的內容才是吸引受眾的根本。每期《奇葩說》都會圍繞一個問題進行辯論,它每期的辯題就是節目最大的特色,它的辯題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代表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思維角度和辯論方向。例如辯題“整容會不會讓你成為人生贏家”,在如今這個整容已經成為稀松平常的時代,有人宣揚我的容貌我自己做主,但是也有人不忘老祖宗的提醒“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第三季有一期的辯題是“女性專屬車位是不是歧視”。現在,只要在搜索引擎里輸入“女司機”三個關鍵字,網頁顯示出來的都是“女司機,天生的馬路殺手”、“女司機,勿把油門當剎車”“千萬不要惹女司機”等內容,似乎女司機就代表著危險、代表著駕駛技術不過關,因此才會有一些商場專門設置了女性專用停車位。針對辯題,兩邊的奇葩辯手站在自身的角度表達自己的看法。觀眾們可以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找到共鳴,可以在反面的觀點沖擊下產生新的思想,看到視野不所及之處的全新觀念。對問題產生更加深入、成熟的思考。
《奇葩說》作為一檔網絡綜藝節目,要做的并不僅僅是靠著搞笑、出格的節目風格、話語博取觀眾眼球,應該是在激烈的話題辯論、言語交鋒,娛樂至上的試聽狂歡之后,反思話題的深層意義,傳播社會正能量。《奇葩說》第三季有期辯題是“核電站泄漏,是派有后的工作人員還是無后的工作人員去?”辯手黃執中提出,如果自己的父親被派去修核電站后殉職,拯救了全世界,自己也就成為了英雄的兒子。他認為,偉大的死亡往往是一個偉大的陰影,披著偉人后代的光環甚至是一種特權,因為有了這種特權,如果我本性惡,就會去欺負別人。偉大第一代光輝燦爛,偉大的第二代、第三代卻走不出這種偉大,偉大甚至會變成詛咒。這種開腦洞式的角度,對英雄后代的邪惡構建,立即引來高曉松的反駁。高曉松認為人應該守住最基本的底線,不應該總是去考慮生死成本,人應該為一些事情獻身,維持這個社會最基本的純良。雖然是辯論節目,辯手需要用一切手段為自己的持方辯護,但是節目更看重的卻是為受眾樹立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對這個社會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和意義,傳播社會正能量。
在網絡綜藝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時,《奇葩說》無疑是一匹黑馬,迅速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成為了純網綜藝的標桿。它的成功,得益于風格各異、言語犀利的奇葩辯手和奇葩導師,得益于形式新穎、腦洞大開的節目形式,離不開愛奇藝、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的支撐,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因為其節目內容所傳播的社會正能量,將娛樂和文化完美地融合起來。它的成功為其他網絡綜藝節目提供了經驗,也促進著中國網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1]鐘麗.網絡自制電視節目的傳播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
[2]陳雨姮.《奇葩說》的成功模式探究[J].電影評介,2015(1).
[3]田蕓澤.網絡自制節目《奇葩說》成功之道分析[J].東南傳播,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