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濤
(作者單位:重慶市武隆縣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及思考
楊曉濤
(作者單位:重慶市武隆縣廣播電視臺)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同時也給電視節目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即將進行一次重大轉型。本文主要探究了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及思考,希望能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轉型
由于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衍生出了更多的表現載體和傳播途徑,例如,目前的微信、微博等客戶端媒體傳播服務。因此,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廣播電視節目必須進行創新與轉型,主要以受眾為核心,擴大受眾覆蓋面和節目關注度,并在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上,提高娛樂性和互動性,及時掌握受眾群體的節目體驗和反饋意見,從而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
1.1 客戶訴求方面
廣播電視節目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媒體形式,其擁有長期和穩定的客戶群體。這些客戶群體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等都有較大差距,可以說遍布了各類人群,包括私家車主、老年人、家庭主婦、學生等,并且,這些潛在客戶或是固有客戶的需求都有明顯的差別,如果利用這些客戶的心理需求來對用戶的反饋意見、心理動態和基本要求等進行詳細調查,這個調查后的大數據完全可以作為廣播電視節目轉型的方向和切入點。
1.2 技術方面
在技術方面,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使新媒體迅速滲透到廣播電視節目中,這使得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將新媒體作為技術和傳播手段的支撐點,對網絡傳播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使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同時,還可以借助網絡的傳統優勢和特點,提升自我綜合質量水平,從而增強廣播電視節目的競爭實力。在節目效果上,網絡媒體的輔助提高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廣播電視節目可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打破傳統廣播電視節目設計中的局限性,成功完成轉型。
2.1 創新廣播業的理念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廣播電視節目不是在技術上有多落后,而是在新聞傳播理念方面較為落后。理念是實踐的基礎和主要依據,有了理念,實踐才會有方向。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節目必須樹立良好的現代化理念,摒棄傳統的老觀念、老思想,樹正“解放思想、創新理念”,這是新時代背景下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基本要求。
2.2 靈活運用新媒體傳播優勢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轉型主要表現在表現形式、主持人風格、體制機制和宣傳渠道上。在廣播電視節目進入市場之后,其表現形式逐漸商業化,并進行整體性再包裝,采用商業體制與商業運營方式進入電視廣播市場,例如,將廣播劇和廣播小說的連載制成音像產品,可達到增加盈利的目的。這樣的形式可以拓展廣播電視節目的覆蓋范圍和關注度,從而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率的增長。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由電視機與聲像或收音機與聲音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并向著網絡和電視或是電臺融合的模式轉型,從而具有針對性、互動性和傳播主動性的特點。
2.3 以受眾為中心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節目所呈現出的內容逐漸往互動性的方向發展,傳播方式從專業的評論員評論逐漸轉化成網友的爆料、點評,更加注重受眾的主體體驗和節目反饋。從這個方向上來看,廣播電視節目轉型后的形式,可讓各個社會層次和不同角色的受眾都加入到廣播電視節目這場變革中,將自有言論和真實互動落到實處,從而大大提升廣播電視節目報道內容的分析性和解釋性,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穩定發展。
3.1 信息多元化
目前,新媒體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現出科技的發展,例如微博、微信、qq空間等。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廣播電視節目進行不同程度的轉型,從而更具針對性、互動性和娛樂性等特點。然而,這就要求編輯人員從龐大的信息資源中篩選出優質的信息,堅持多元化的原則來把握信息內容的方向。同時,編輯人員要具有職業道德精神,引導主流觀念來傳播積極健康的信息內容。
3.2 提高編輯人員的素養
在傳媒行業中,廣播電視節目主要是貼近百姓的真實生活,反映實際社會的傳播媒介,其能被大眾所接受,并起到引導社會輿論與宣傳教育的作用。因此,新時代下的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創建廣播電視節目APP移動端軟件,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服務質量。同時,也要提高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豐富其專業技能和文化知識。
本文通過對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及思考,了解到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衍生出了更多表現載體和傳播途徑。因此,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廣播電視節目必須進行創新與轉型,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關注度和覆蓋面,加強互動性和娛樂性,增加競爭實力,從而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轉型。
[1]鄭宇.論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內容生產的轉型[J].新聞實踐,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