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生
(作者單位:農墾廣播電視臺)
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的戲劇性敘事策略
劉洪生
(作者單位:農墾廣播電視臺)
隨著我國電視媒體的發展,很多電視談話節目受到了觀眾的喜歡,但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卻面臨著發展的困境,如選題邊緣化,真實性遭質疑,煽情泛濫等問題。本文對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的戲劇性敘事策略進行分析,以期促進該類節目的進一步發展。
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貼近
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是以通過挖掘生活中的親情、友情、愛情故事受眾的情感心弦,來激發觀眾與嘉賓的情感共鳴。目前,對于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情感類電視節目,學術界尚無明確的定義。筆者認為,對于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對其進行劃分。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是以人物背后的情感遭遇、人生際遇等作為故事資源的節目形態,如《魯豫有約》。而狹義上的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是以普通人在親情、友情、愛情上的矛盾沖突為主線的電視節目形態,如《幸福魔方》。無論是哪種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他們在戲劇性敘事策略上都有其獨特之處。
對于情感類電視談話節目來說,一方面,沖突可以推動敘事不斷向前發展并保持受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各種沖突在嘉賓身上也的確客觀存在著。這種沖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人與社會環境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個人的內心沖突。
1.1 人與社會環境的沖突
人與傳統的矛盾沖突是人與社會環境沖突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幸福魔方》之《我的清華老婆》,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90后女孩劉靜的種種言行,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如果按照傳統的理念推測,畢業于清華的才女往往給人印象應該是知書達理,而劉靜對于生活中一些問題的處理方式,與傳統的觀念產生了巨大矛盾。比如假期到男朋友家中做客,面對男友母親熱情地接待,卻認為理所應當,而沒有一句謝謝;與男友的朋友聚會,遲到之后非但沒有向朋友道歉,反而是挑剔飯店的種種不是;懷孕之后并沒有同丈夫及家人商量,便私自做主將孩子打掉,并堅持認為這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按照心理專家林貽真老師的說法,劉靜缺少一種共情能力,就是覺察別人的情緒,然后再在乎別人情緒的能力。
1.2 人與人的沖突
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為人際矛盾的展示,沒有了人際矛盾沖突的展示,節目的故事性和吸引力會大受影響。人與人的這種矛盾沖突,不僅表現在性格沖突上,有時也表現為理念沖突和欲望的沖突。一般來說,這幾種沖突是摻雜在一起的。這些沖突通常通過外化的語言、行動等來展現。
1.3 人的內心沖突
在情感類談話節目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嘉賓講到動情處會潸然淚下,哽咽無語,這往往是由于當事人的心理承受著兩難的選擇。如《幸福魔方》之《結婚的煩惱》這期節目,當事人陳琳的媽媽在其有男朋友的情況下,仍然安排她去相親,使陳琳陷入了巨大的內心矛盾。一方面她不想違背母親的意愿,和母親之間發生沖突;另一方面,她又無法割舍自己心中的戀人。最后,陳琳選擇接受母親的安排去相親,但每次都會明確告訴相親者自己有結婚對象。經過這樣的考驗,陳琳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對于男友劉寒的愛。
《幸福魔方》也非常重視對于懸念的設置,其中預告片花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例如,在每一期節目正式開始之前,都會先播放一段精彩的預告,以造成觀眾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幸福魔方》之《透支愛情》預告片花:
“你說,你說,反了她了”
“如果我是我媽媽,我也會走的”“你一定要嫁給一個有錢的,沒錢就沒法活”
“你就知道錢,你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俊?/p>
“我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有了新的女朋友”
“男朋友己經沒有了”
“原原,我己經放下了”
“我還要讓你跟我一起搬進新家里面,我里面全部都裝修好了”
在這一期節目的預告片花中,父親、女兒、女兒的朋友、女兒男朋友的聲音和畫面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每一個人的話語都非常簡短,但是每一句都直指問題的關鍵。編導事先將故事進行了剪輯,把懸念和疑問提煉出來,再將其組合到一起,這就迅速產生了一種化學反應,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當這種疑問被提煉出來之后,并不會馬上給出答案,而是要設置一定的障礙來制造懸念,進而產生欲擒故縱的效果。例如,在關鍵時間點插入廣告這種方式,己經被普遍運用到節目當中。
電視情感類談話節目在節目制作過程中,通過溫暖的節目色調的渲染,通過獨特的戲劇性敘事策略,向觀眾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追求,突出了濃郁的人文主義精神。同時,節目關注受眾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用心傾聽、娓娓而談,與感情受挫的嘉賓將心比心,從而拉近主持人與嘉賓的心里距離,做到了貼近百姓、貼近生活。
[1]馮哲輝.情感節目的類型與美學范疇[J].當代電視,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