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北安電視臺)
淺析民生類新聞節目導視的撰寫技巧
張 丹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北安電視臺)
精彩的民生類新聞節目導視,往往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民生類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反之,如果節目導視撰寫水平不高,就很有流失大量觀眾。所以,在撰寫民生類電視節目導視時,從新聞節目內容的構成以及文字、風格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十分必要,掌握這類新聞節目導視的撰寫技巧,可使節目更加精彩、更吸引觀眾。本文主要歸納了民生類新聞節目導視的兩個基本特點,并闡述了撰寫導視的相關技巧,以期提升節目收視率,擴大其影響力。
民生新聞;節目導視;基本特點;撰寫技巧
在新聞節目中,短至一兩分鐘,甚至幾十秒的節目導視,對于整檔新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民生類新聞節目來說,導視的作用更加重要。在一期完整的民生類新聞節目中,往往會插播數段導視,這些導視在整期新聞節目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民生類新聞節目一般會有四五條導視,通過配音、剪輯之后長達幾十秒,甚至一分多鐘,但很少超過九十秒。這類新聞節目的導視篇幅短,卻是吸引觀眾眼球、留住觀眾的關鍵。如何將導視寫得更加富有節目特點、更加精彩、更加引人關注,這需要借助一定的撰寫技巧,精彩的節目導視可起到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的效果。
1.1 內容豐富
導視的內容應符合民生類新聞節目的特點,選擇最能體現節目類型特點的內容編寫導視,是節目成功的一大關鍵。所以,在撰寫民生類新聞節目導視時,應當優先考慮以下幾類內容,分別是:重大的民生資訊、重大的突發事件、涉及面較廣的輿論監督、具有爭議性的民生話題調查、現場感與可視性較強的民生新聞等。要想撰寫出精彩的民生新聞節目導視,首先應當重視導視內容的選擇,在節目的開端就體現出民生類新聞的特點,進而滿足廣大觀眾的心理預期[1]。
1.2 選材多樣
從觀眾的心理來看,其希望看點多樣化,不同受眾群體在不同的節目題材方面,期盼程度有所不同。例如,部分受眾關心民生生活;有些則愛看批評方面的報道;有些甚至愛看場面熱鬧的新聞、熱衷于奇聞異事等。總之,導視內容的多樣化可以留住各類觀眾,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有助于爭取更多的關注群體,進而為提高收視率提供有力的保障。
2.1 民生類資訊提煉無需過于全面
撰寫民生類新聞節目導視時,不需將新聞的中心內容完全提煉出來,這樣可以在觀眾心里埋下懸念,有助于給觀眾留下更多期待,進而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民生資訊一旦被提煉、概括地過于全面,從實質上就變成民生簡訊,觀眾看完之后就已經大致明白其中心內容,就很難再繼續觀看。
2.2 突發事件應當區別對待
突發事件的報道需根據其嚴重程度區別對待,如果事件的危害度較大,則導視中可以明確闡述,觀眾對于這類事件的關心程度會大幅度提升,這也就相當于達到了吸引觀眾眼球的效果。如果事件不涉及傷亡、損失不大等,導視則要回避。如果導視將事件敘述得過于詳盡,觀眾在看了導視之后,覺得事情并沒有多嚴重,就不會有耐心繼續觀看。而且,這樣的導視也會對收視率造成不良影響。對于這類新聞,適當保留前半句報道即可,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2]。
2.3 輿論監督類節目導視需多設問句
輿論監督類節目的報道,可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對現象進行報道,然后改日繼續跟進報道,報道的內容多為調查責任人、責任方;另一種則屬于全面調查報道,已獲知責任方、責任人,并在當天新聞中明確結果。但是,無論是哪種報道,如果在其中設置了問句,可增加觀眾的疑問,激發其好奇心,促使觀眾繼續觀看報道之道尋求到真相。如果未設置疑問,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觀眾僅根據導視大體了解新聞內容,但沒有繼續觀看下去的耐心;另一種是觀眾已經知道新聞原委,僅將其當作短消息觀看,并不會看后續報道。
2.4 對有爭議的新聞話題,需明確觀點
對有爭議的新聞話題,需明確觀點。簡單來說,就是在撰寫導視時,需明確這類節目的焦點,導視應當類似于向觀眾提出辯題,將觀眾分作辯論的雙方,進而將不同觀點的受眾者帶入不同的議題,進而滿足受眾發表自我意見的需求。最后,對于可視性與現象感極強的民生節目,導視編寫需突出細節與放大看點,滿足觀眾對將要播出的畫面的期待心理[3]。
總而言之,撰寫民生類新聞節目的導視,需要以其基本特點為基礎,體現其定位,并且盡可能豐富導視題材。與此同時,要根據節目類型及其對大眾的影響力,選擇強調報道還是靈活處理。一則精彩的節目導視,可以抓住觀眾的心理,留住觀眾,也能夠將新聞內容適當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對于提升節目收視率有著顯著的效果。所以,節目導視撰寫人員應充分掌握相關技巧,全面提高導視撰寫質量,爭取留住更多的觀眾。
[1]康應祥.編制電視新聞提要需掌握的幾種方式[J].發展,2014(1).
[2]扶志新.試論電視民生新聞導視的撰寫技巧[J].新聞世界,2014(6).
[3]汪振東.縣級臺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技巧分析[J].科技傳播,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