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萍
(作者單位: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創新途徑探索
胡亞萍
(作者單位: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廣播電臺除了作為連接政府和百姓重要的橋梁外,更是豐富群眾業余生活的一個重要渠道。電臺文藝節目的主要任務就是傳遞健康、積極的文化,寓教于樂。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升等,人們的文化水平不斷提升,因此對文藝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討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創新途徑。
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創新;聽眾
電臺主播職業較為特殊,其必須對社會信息具有較高的觀察力和總結能力,節目內容需要獲得大量相關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相關的分析與深化,主播需要選擇有價值、有市場、適合大眾口味的節目內容。對于廣播電視臺文藝節目來說,節目內容的價值關系到節目的發展前景、客戶收聽率。當前,文化節目發展日益完善,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對節目的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文藝節目要具有娛樂質量、文學含量、政治素養以及成熟的藝術鑒賞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具備節目內容敏感度。電臺文藝節目呈現的是藝術,重視表達人的主觀思想、個人情趣及審美情趣。文藝節目想要加強與聽眾之間的聯系,就要提高節目的娛樂性,通過電臺文藝節目的欣賞使聽眾放松和愉悅心情,進而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及思想情感的升華。這樣的電臺文藝節目才能深入聽眾的心中,受到聽眾的廣泛熱愛,提高節目的市場競爭力。
題材是當前文藝節目深度和影響力的關鍵因素。題材是否具備獨特的內容與趣味性是文藝節目需要考慮的因素,文藝節目的內容是否新穎也是影響觀眾觀看的一大因素。通常文藝節目題材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不同地域的文化習俗、各地獨特的風景或者具體的社會事件。但總的來說,題材的選擇應當把握以下幾點:第一,具有較強的時代性;第二,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吸引受眾的眼球。把握時代前沿節目內容是指盡最大能力引領時代潮流,而不是單純地跟隨模仿,照搬照抄。節目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深度,既要貼近群眾生活體現新穎性、趣味性,又不能僅將搞笑作為節目方向和內容,要注意節目的質量和內涵,使廣播電臺文藝節目更具有創新意義,給予大眾思想的啟迪。如在美國大選時,當地電臺節目結合當下流行的網紅元素以調侃的角度總結這次大選,美國民眾津津樂道地將這次大選稱作為瘋子和騙子的競選,這種節目方式改變了以往美國總統大選“一本正經”的模式,借助媒體渠道將這一嚴肅素材改造成為可以被廣大民眾了解和談論的電臺文藝節目,打破了傳統政治新聞對象的局限性,得到受眾的喜愛。這種幽默的節目形式也為我國的電臺節目帶來了一定啟示,為電臺節目的創新提供思路。
人類的語言是富有情緒的,通過聲音傳遞人類情感,展現人的主觀情感,傳遞思想。聲音是廣播電視臺文藝節目主要載體,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影響著文藝節目的發展,語言編排亦是電臺節目的重要因素。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制作對文字的編排要求較高,在文藝表達的過程中,需要通過音樂等做好語言配合,增強文字的藝術效果與情感宣泄能力,為觀眾帶來輕松的藝術體驗。娛樂性較強的內容需要電臺主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與聽眾融入到良好的互動情境,從而提升聽眾對節目的關注度。
當前,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電臺節目傳播形式也出現個性化的需求趨勢。因此,廣播電臺的文藝節目需要遵循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改變當前單一的節目傳遞形式。內容決定節目的成敗,豐富的、專業的內容需要相關從業人員經過多方努力得以完成。當然,內容高質量是成功的基礎條件,但是傳播方式也是當前廣播電臺收聽率的影響要素。廣播電視節目可以開拓更多的傳播渠道,如利用喜馬拉雅、微信、微博等渠道進行傳遞。加強文藝電視節目與用戶之間的交流,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收聽方式。此外,廣播電視臺文藝節目內容也可以采納大眾聽眾的意見,拓寬節目內容的范圍。社會群眾提供的素材多貼近群眾的生活,展現群眾所關注的文化方式和內容。聽眾能夠在廣播中發表自己的評論,獲得滿足感,同時也增強對文藝節目的興趣。如此,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就能夠獲得更多的聽眾,與聽眾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社會的進步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生活,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的精神食糧,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在當前的社會中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文藝節目的表現形式、內容等都需要經過策劃完成。因此,策劃在文藝節目制作中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為人民群眾帶來較大的壓力,人們的精神與心靈急需得到釋放。人們生活環境的不同,價值觀也不相同。廣播電視臺文藝節目應當更多地貼近群眾的生活,能夠滿足大眾情感的需求,與大眾的情感產生共鳴。文藝節目策劃就是節目發展的航向標,策劃質量高、符合大眾的需求才能夠發揮文藝節目的獨特魅力。電臺文藝節目的制作與策劃最終成功的標志是節目的影響范圍、受眾數量與節目收益。當然文藝節目的制作不僅僅是為了前面所述目的,更多的是能夠慰藉人們困頓的心靈,給予人們美好的生活愿景,傳遞愛的價值觀念和生活觀念。所以,廣播電臺文藝節目想要建立強大的影響能力,其內容就要被聽眾所接受,節目策劃應當具有深度,能夠在激發受眾的情感的同時還能夠引人深思。
策劃需要重視社會主流思想的傳播,即傳遞社會正能,結合多樣的策劃方式,反映社會熱點事件所表達的思想。文藝節目的信息量指的是內容是否具備時效性,是否為熱點話題,是否貼近百姓生活、政府工作等等,多樣的策劃方式能夠不斷地帶給群眾新的體驗,提高群眾對文藝節目的認可度,增強文藝節目的傳遞效果。
隨著新媒體的誕生,文化傳播的途徑更是多種多樣,這也為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發展帶來新的建立方式。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可以依托網絡平臺宣傳自身節目,增加節目受眾數量。在廣播電臺中,熱線電話是廣泛的受眾與節目交流的渠道,當然也是廣播電臺節目較大的優勢。熱線電話較為接近群眾的生活,是每一個群眾都能夠參與到的活動形式。在各類廣播電視的活動中,熱線電話的節目趨之若鶩,節目類型多樣。如心理咨詢、財政咨詢、經濟咨詢、教育咨詢、美容資訊與音樂點歌,等等。隨著網絡媒體的介入,廣播電臺與群眾之間的交流渠道逐漸增多,為群眾與文藝節目之間的溝通提供更多的可能。多渠道的溝通方式增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收聽率。當前,有很多的文藝節目廣播電臺開設直播收聽室,觀眾不僅能夠聽,還能夠看,直播更能夠收取廣大聽眾的意見和建議。此外,廣播電臺還可以在微博、微信、論壇等開設專門的賬號,建立符合新一代年輕人的收聽習慣,拓展文藝節目電臺的受眾范圍和數量。因此,微信、微博、論壇等都是較好的溝通平臺,能夠加強電臺與受眾之間的直接交流,增強雙方之間的信任與情感,為文藝節目培養忠實的聽眾打好基礎。
廣播電臺節目的人性化設置也是非常吸引觀眾的一點,可以根據不同人群設置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內容的節目.如鄭州都市交通廣播的《越夜越高峰》是一檔非黃金時段的娛樂脫口秀節目,聽眾多為有車一族、都市白領,播出時段是19:00—21:00,經過了一天緊張的工作,這一時間聽眾身心疲憊,最需要輕松的伴隨收聽。這檔節目把資訊、國學、笑話、路況等素材,根據每天的話題以表演的形式重現。每天不同的互動話題,看似簡單的交流,卻讓大家在單調的行車過程中感受不一樣的快樂。因此,廣播電臺文藝節目的科學性和娛樂性十分重要。
廣播電臺文藝節目是傳承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是釋放情感的好途徑。聽眾在收聽各類文化內容的同時也提高自身對文化的認識,增強文化鑒賞能力,豐富群眾的精神思想。廣播電臺文藝節目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聽眾的需求使然。文藝節目的創新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節目的形式與包裝上,還要深入到節目的內容、傳播渠道當中,逐步深化電臺文藝節目的改革,依托當前先進的媒體技術,不斷拓展節目發展的新方向,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1]楊洋.導播編輯素養在廣播電臺中的意義分析[J].科技風,2013(22).
[2]李濤.從聽眾出發——重新審視廣播與聽眾的關系[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