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佩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廣播電視臺)
傳統媒體積極轉型新路探究
——以電視媒體為例
任 佩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廣播電視臺)
傳統媒體在現今新媒體的沖擊下被迫奮起迎戰,或走全媒體營銷之路,或與新媒體展開合作,或建設自己的網絡影響力平臺,但運營效果未達預期,甚至失敗者以黯然退場告終。這場二維媒體和三維媒體理念和技術的“殊死博弈”中,傳統媒體如何經歷陣痛轉型,本文利用案例分析等方法敘述傳統媒體應對之道。
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沖擊;發展
傳統媒體影響力的下降引發了傳媒界一片唱衰之聲,許多人甚至開始討論傳統媒體會被新媒介取而代之,但是如《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等一些優秀電視節目的逆風飛揚,又仿佛為傳統的電視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在整個傳媒界面臨重新洗牌、人才資源重組,充滿著未知變數和無數種可能的今天,傳統媒體怎樣突破瓶頸再謀發展呢。
1.1 現今傳統媒體的定義
曾經電視也是新興媒體沖擊著報紙、廣播的發展,但時過境遷它受新媒體的威脅也變得前途渺茫,自媒體大量出現,信息不在高高在上,而深入到每個人的口袋里中去,連互聯網也無法標榜自己是“新媒體”。本文中所述的傳統媒體是指互聯網時代之前的媒體形式,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
1.2 傳統媒體受到的沖擊
1.2.1 新媒體顛覆了傳統媒體的核心價值:內容、用戶、渠道優勢與廣告價值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與渠道的優勢已不復存在,大眾的視野被移動互聯網所吸引,大眾獲取知識的習慣也隨之變化。手機成了人們愛不釋手的工具,不看報不看電視的群體越來越多。打開智能手機盡知天下事,手機新媒體的天下正在建立。
新媒體利用技術手段輕易截獲了傳統媒體的盈利來源,大眾獲取信息知識以及娛樂的手段已經發生了變化,因而導致廣告渠道投放的轉變。2014年年初,中國家電巨頭海爾發函宣稱將停止投放雜志推廣。“媒體金主”的廣告大戶企業聯想,從2012年到2013年,在傳統媒體上的廣告投放預算就從1個億縮減到4 000萬。這些廣告資金流向不言而喻都奔向了新媒體。
1.2.2 傳統媒體應對策略乏力
再看看一些傳統媒體是如何應對的,開微博,建立微信公眾賬號、網站、看起來是通過移動客戶端四位一體,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發表,而不是基于網絡的特性與用戶需求做出個性化特質的一個新聞類產品。因此,人們感覺到,傳統媒體因為產品思維的缺失與新技術的短板而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下面對新媒體不停擴張卻顯得無所作為的窘境。
2.1 迎合受眾所需,細分市場,轉變傳媒產品生產思維
近幾年來許多新聞事實在微博微信中不斷曝光,進而形成社會輿論監督,使傳統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被沖擊,進一步弱化。傳統媒體不應該只是信息的搬運工,更多的該思考如何重拾權威和公信力,滿足用戶的剛性需求,轉變傳媒產品的生產思維,將用戶留住。
2.2 重視媒介技術,把采編內容和技術傳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當下信息過剩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巨頭拼技術,無異于以卵擊石,而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生產與自身品牌相一致的移動端產品,才能幫助用戶尋找用戶所需的內容并打通優質內容的傳播渠道,推動垂直化的內容價值的增值。
2.3 多元化經營發展,把控未來趨勢
一直以來傳統媒體以廣告為生,但時下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僅憑廣告盈利來維持生存,未免眼界狹小,裹足不前,在這個互聯網手機移動時代的沖擊下,抓住機遇,利用新型的傳播手段,開展多元化的媒體活動,也越來越成為媒體發展自身的新渠道。
2016大同廣播電視臺《說東道西》欄目組成功地策劃完成了大同市旅游發展大會的承辦和推廣,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的市場化運作,收到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從活動的前期策劃統籌,以及節目編排活動的組織,從旅游發展大會申辦的11個地市競演中脫穎而出,到成功承辦旅發大會的一些工作,筆者以及大同電視臺的團隊在媒體市場化運作上探索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嘗試了一次將傳統媒體的專業和新媒體的傳播結合的新路子,也很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宣傳任務。
自媒體的出現使每個人都是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傳統媒體既要發揮專業性的長處,也要彌補傳播上的不足,用文化的戰略眼光和創意的媒介策略生產與自己品牌相適應的媒體產品,重拾久已失落的公信力,順應時代的潮流,與互聯網經濟時代無縫轉接,這才是傳統媒體積極轉型的正確道路。
[1]郭全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比較研究[N].人民網,2010-10-25.
[2][加拿大]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