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煥然
(作者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新媒體環境下體育新聞受眾的特征分析
杜煥然
(作者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體育新聞作為人們利用手機、APP等新媒體日常瀏覽資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傳播技術下,體育受眾是如何接觸體育新聞的,他們在借助移動智能手機獲取體育新聞時,經常關注的內容、采取的方式、他們的瀏覽時間、平時的消費習慣是什么,這些問題對體育新聞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本文對體育新聞的受眾特征進行分析。
新媒體;體育新聞;受眾
傳播學研究表明,了解受眾接受信息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對體育受眾的認識,從而提升新聞傳播的有效性。體育受眾傾向于接收富有新意的體育信息,其求新心理增強。體育受眾不僅僅渴望了解最新體育動態,還希望在體育動態中得到“調味劑”,其娛樂心理增強。具體來說,在新媒體環境下,體育受眾的特征有如下幾個。
娛樂性是人們日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受眾在生活中往往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壓力,會面臨情感、事業、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尤其是在大城市,要求人們每時每刻保持高度的專注度和旺盛的精力。在這種狀態之下,人們往往樂意利用繁忙中的瑣碎時間進行移動資訊的閱讀和欣賞,這時,富有娛樂性質的體育信息就成為許多體育受眾的最好選擇。
體育受眾傾向于接收富有新意的體育信息,在瀏覽體育信息中得到生活“調味劑”。有相當部分比例的體育受眾對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或者體育賽事保持高度興趣,他們往往樂意在這一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對于新奇獨特的體育信息,尤其注意。體育明星的花邊新聞、運動趣味事件等體育信息,各大新聞媒體幾乎都進行報道,更是豐富了體育信息的娛樂性。針對這個特征,在體育新聞傳播時,就要滿足不同類別體育受眾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傳播效率。
體育受眾從小眾、趨同固有社交圈的價值觀的心理明顯。體育受眾是受眾的一部分,受眾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是從眾心理。體育資訊作為生活中主要的一種信息,越來越多的成為社交圈最愛談論的話題,出于對社交的需要,有些不喜歡關注體育信息的受眾也開始關注體育信息了,通過不斷的交流后,主動接觸體育信息,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觀看體育比賽,瀏覽體育新聞,了解體育趣事等方法獲得與朋友、親人、領導等的談論資本。
在移動互聯時代,虛擬化,移動化使體育受眾在發表評論和看法時,更多地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但主流價值觀在體育信息傳播和信息互動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移動平臺中,人們更傾向于發出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想法,但人們沒有脫離社會而獨自存在,在點贊、社交信息瀏覽和發布等互動時,大多數調查對象還是遵從了多數人的觀點,說明任何一項社交活動,主流價值觀趨同現象普遍存在。
在生活中大部分體育受眾不能達到自己所期待的運動競技水平,作為普通的體育愛好者,一般在欣賞體育比賽,運動競技動作,體育明星表演時,往往想象成自己就是那個人,主觀的心理帶入,使自己獲得心理感受。這樣他們就自然而然地關注自己喜愛的體育明星。2008年北京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運動員因傷勢不能參加比賽,退出比賽本來無可厚,但有的體育受眾因為自身生活不如意,或正經歷坎坷,或正內心無助等,瀏覽到這條信息時,會對這種情況產生不積極的理解,主觀地認為因傷退賽不是客觀情況,這時體育受眾主觀臆斷情緒明顯,投射心理更加明顯。
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基本滿足后,自然而然地會有新的追求和品味。體育運動美感會給體育受眾帶來的極高的心理享受,不僅可以感受體育運動的拼搏精神,還可以通過短短的幾分鐘運動視頻,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促使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轉變,尤其是對美的追求和對困難的堅持都有了很大提高。移動互聯時代,通過利用多種新型轉播技術,通過在移動媒介傳播中,對畫面的處理,新聞的勾勒,精彩事件的陳述,比賽的立體式轉播等一系列特殊技術處理,使體育運動、體育明星事件,在呈現效果上,給體育受眾帶來眾多美感和心理享受與體驗。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基數龐大。據統計,我國移動手機用戶已達5.94億,智能手機出貨量正趨于平穩,移動傳媒產業發展迅速,各大移動門戶相繼推出體育APP,良好的機遇是需要把握的,要針對受眾的特征,在發展上要先人一步是每個信息發布平臺應該優先考慮的,提高自身產業競爭力和影響能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體育受眾,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1]張寶霞,董威.媒體碎片化語境下體育受眾分化趨勢分析[J].中國報業,2011(20).
[2]張愛兵,吳月紅.新媒體環境下體育受眾心理特征分析與引導策[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