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琨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臺)
播音員的審美追求對播音創作的影響
賈 琨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臺)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審美追求是指播音員對播音作品和主持作品的一種鑒賞能力,內心對于某一種風格和樣式的喜好,從而在自身進行播音創作的過程中,會盡可能地達到內心所期望的高度,力求完美地把自己的有聲語言創作表達給受眾。
播音員;審美追求;職業精神
1.1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崗位的社會職能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受眾對于信息獲取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現在我國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已經發展到2500多家,從業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工作人員、持證上崗人員超過幾萬人,并且向著更加規范、層次不斷提高、內涵深度更高的方向發展,在眾多的傳媒人中,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社會功能具有了越來越多的含義和內容,不僅僅是對新聞消息的播報、生活服務類知識的傳播、綜藝節目娛樂功能的展現,更多的具備了社會內涵和社會職能。
每個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所表達創作的成果都不一樣,這和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媒體的視角和服務的對象都息息相關,因此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在理解表達的創作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對于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提出了主觀和客觀上的不同要求,讓播音作品、主持作品有了方向上的限制,但每一個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創作過程都不相同,對于稿件的理解和喜好也都不相同,所表達和創作出來的作品會有千變萬化的結果。這和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審美價值取向和要求是分不開的,他們的審美取向和追求對播音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1.2 播音主持的藝術屬性
在不同的藝術領域里,審美的要求和理解也不相同,作品的呈現方式和創作過程也會不同。舞蹈是用肢體進行藝術創作,音樂是用樂器或嗓音進行創作,繪畫是用畫筆進行創作,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是運用有聲語言和副語言進行創作。播音與主持藝術作為一個綜合性、邊緣性、交叉性的學科,其中一點就是具備藝術的屬性,它的創作素材和其他藝術類學科既有不同的方面,也有相近的地方,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表達內容和觀點,運用副語言(肢體語言、表情)對表達內容和觀點支持配合,完成整個創作過程。比如:字音表達的準確清晰,語言邏輯表達的流暢自如,廣播播音“聲情并茂、悅耳動聽”,電視播音“聲話和諧、賞心悅目”,無一不處處顯露出藝術的屬性,具備著審美的價值。這種審美價值不僅僅有藝術中的美感,還具備很多的屬性,這其中就包括新聞的屬性、服務的屬性、娛樂的屬性等,不單單是體現在藝術作品,同時還體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在人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不同審美追求下播音作品的審美體現不同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在進行有聲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完成了播音創作的過程,每個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播音作品都是播音員審美的一種體現。不同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播音創作會有不同的體現,同一播音員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體現,同一播音員在不同理解時會有不同的體現,同一播音員在運用不同情感把握時會有不同的體現。這是因為同一播音員在不同時期,他(她)自身對于相同的稿件的理解會不同,對于播音作品的審美追求不同,對于稿件要表達重點和側重點不同,就會導致同一播音員在相同稿件表達時也會有很大差別。
隨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生活和工作經驗的不斷增長,其對于播音主持藝術的理解也會不斷加深,業務水平也會不斷提高,會使播音作品日趨成熟,越來越好。除此之外,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對于播音作品的鑒賞能力,對于什么樣風格的作品會更加的喜愛和認同,也同樣影響著一位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播音創作。
2.2 審美追求對于播音工作的重要性
所謂的審美追求是指努力使自己的審美觀達到大眾甚至高于大眾的審美標準以提高自己的審美素質,并影響他人。而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審美追求是指播音員對播音作品和主持作品的一種鑒賞能力,內心對于某一種風格和樣式的喜好,從而在自身進行播音創作的過程中,會盡可能地達到內心所期望的高度。這是很多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都會有的一種職業要求,一個有理想有責任有職業抱負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往往對他(她)自身的審美要求會更高,要求更加細致,力求完美地把自己的有聲語言創作表達給受眾,從而進行大量的學習,反復的練習,最終使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在他(她)的工作領域和受眾中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獲得了良好的業績。而也有一些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審美追求很低或者沒有,僅僅停留在今天的工作沒有出錯,順利地把節目完
成上,這樣是絕對不行的,這樣是對自身的不負責任,沒有對自己職業生涯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很難在工作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1 我國播音工作具有自身的審美傳統
自從1940年12月31日延安新華廣播發聲以來,中國的播音事業已走過70多年的歷程。在這期間不乏有很多老一輩的優秀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年輕的一代,他們中的優秀者形成了一些風格類型,是很值得從業人員和一些播音的愛好者學習。也有很多初學者和愛好者在剛開始的學習過程中就運用模仿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目的。也有很多在一線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通過鑒賞不同風格類型的播音作品,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他們的有聲語言創作在向著自身的審美追求發展。
3.2 我國的一些播音風格
事實上,老一輩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已經形成大家相對認可播音風格,齊越的“朗誦式”、夏青的“宣讀式”、林田的“講解式”、費寄平的“談話式”等,都有他們的播音作品有不同美感,所具有的韻律美當然也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么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對某種類型的播音作品的喜好,就會引起他們內心的認同,同時當聽到這個類型的有聲語言創作的播音作品時,就會引起內心的一種共鳴,從而達到對這種風格的播音作品審美上的追求,從而在自己進行有聲語言創作時,讓他(她)自身的播音作品向著這種風格樣式的播音貼近。
3.3 我國幾位優秀播音員風格解讀
有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非常喜歡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康輝的播音樣式,他的播音作品恢宏大氣、端正嚴肅、字音飽滿、語式鮮明、情感豐富,可以代表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可以代表一個國家、人民政府向世界人民播讀我國的發展變化和新鮮的事件。康輝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中表現出色,被很多業內的老師所認可,同時在受眾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都借鑒他播音中的長處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
又如: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的播音員趙忠祥,他在播《動物世界》的時候有聲語言變化豐富、畫面感強、聲音貼近生活、韻律感強,仿佛和觀眾一起走進了動物們的世界,把動物們發生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仿佛就在觀眾身邊發生的一樣。他的解說詞娓娓道來,讓觀眾感到親切,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中國播音界中開創了一種先河,讓有聲語言表達樣式更加多樣化,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喜愛,讓《動物世界》這個節目在國內非常的出名,也讓大家記住了這個節目,記住了趙忠祥的播音風格。
4.1 樹立標桿
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對播音主持作品有自己的審美追求,這種審美追求是一種內心上的喜歡和欣賞,在自己進行有聲語言創作時就會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和進步,讓自己的作品盡量達到內心所希望的那樣,達到創作和設想的統一,從而達到一種專業上的追求。所以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播音作品、主持作品就會體現自身審美追求?;蛘叻浅O嗨频恼Z言樣式,達到了一種內心的滿足。
4.2 進行模仿
有時候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先天條件和追求風格類型的播音作品有著相近的發聲條件、相近的文化修養、相近的創作環境等,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達到和完成的。也有一些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自身條件和其追求的作品有很大差異,但通過不斷的努力也可以達到一些方面的統一。
筆者認為一定不能喜歡什么樣風格的作品,就一定要按照原版那樣生搬硬套一味地去模仿,而不弄清自身的條件和實際情況的差別,這樣往往會形成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的尷尬局面。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了達到某種審美上的追求,把自身語言的特色和亮點拋棄到一邊完全去一味地模仿,這樣就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甚至通過大量的模仿而對自己的嗓音造成了傷害,那就是萬萬不可取的。所以一定要分析各方面的原因,合理地進行審美上的追求,從而獲得專業上的進步。
4.3 有針對性地提高各方面能力
有了專業上的審美追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有利于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專業素養的不斷提高,如果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自身實際情況和審美追求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就應有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如果專業能力還相對比較薄弱,可以從自身的專業上的缺點找起,看看自身的專業能力在哪方面還需要提高和,對自身進行客觀評價,從專業基礎方面一項一項進行分析,找出不足,攻克難關,比如:是語音發聲還不夠規范,還是情感調動不夠,還是文化底蘊需要繼續加強,找出問題后再去追求,這樣播音創作作品會向著自己設想的方向靠近。如果是各方面的條件和能力都達不到審美追求的高度,那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向著自己的審美高度攀登,比如:從播音吐字的規范性、語言樣式的規整性、情感調動的充沛性、詞義表達的準確性等方面去努力,經過仔細的思考與研究都會有很大的進步。這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有聲語言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學習態度和工作能力。所以很多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創作都會和他們的審美追求是一致的。具有了某種審美上的共鳴,就可以讓自己的播音創作和審美追求一致。
播音學在中國雖然還是一個較為年輕的學科,但它具有很多中華文化的特性,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中間涵蓋了很多學科的知識和基礎理論,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在現今社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們跟蹤前沿新聞事件、生活百態連接的橋梁。工作任重而道遠,每一個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應有自身的審美追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讓有聲語言創作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賈琨(1987-),男,漢族,安徽亳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