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拓丞
(作者單位:東寧廣播電視臺)
論電視臺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應掌握的技巧
牟拓丞
(作者單位:東寧廣播電視臺)
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各大時事新聞和娛樂新聞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在很多大學中,新聞專業也隨之成為熱門專業。電視臺記者作為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具備極強的自身素質及專業技巧,電視臺記者要對自己要得到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梳理并且就其進行準確的采訪。本文主要就電視臺記者在新聞采訪過程中應該掌握的技巧進行簡要論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期提升記者的專業素養,促進我國新聞行業的發展。
電視臺記者;新聞采訪;掌握技巧
電視臺記者掌握提問技巧是在采訪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它能使受訪者以真誠的態度對待記者的提問,這對于電視節目的播出有很大的作用。記者需要掌握正問和側問這樣的提問方式,正問要求記者開門見山,直接將問題的重點體現出來,但是這種提問方式大多適用于記者比較熟悉的人。而對于一些記者不熟悉并且又不善言談的人來說記者大多是采用側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的,這種技巧的重點在于將問題通過層層環繞,然后旁敲側擊進入主題,這種方式的提問不會讓受訪者感覺突兀,能夠拉近記者與受訪者的距離。在提問的技巧中反問和追問是最能表現記者自身專業素養的,一般有很多受訪者不愿意接受記者的提問,對采訪抱有一種排斥心理,并且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這時記者就可以通過反問的方式來打開受訪者的心理,記者在反問過程中可以對問題進行連續提問,促使受訪者對問題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將真正的答案以自己的方式說出來,而追問則是將問題進行反復提問,逼迫受訪者在一定壓力的情況下將事情交代清楚。在提問過程中,記者不能一味追求問題的正確答案,導致在采訪過程中雙方存在一定的敵意,這樣的詢問是不能夠稱之為采訪的。記者要在提問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詳細的陳述,并且根據受訪人的回答將思路整理清楚,提出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這樣才能拉近記者與受訪者的距離,得到有價值的信息。
不少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為了展現自己的專業功底,在采訪過程中使用一些專業性的語言,導致與受訪者的交流存在距離感,并且顯得采訪內容華而不實。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記者應該多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根據實際情況讓受訪者對記者提出的問題有更加準確深刻的理解,進而進行有效的回答。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容易因為受訪者不愿意接受采訪回避問題而出現一定的情緒波動,身為專業的電視臺記者,應該保持自身的風度,在受訪者不愿意配合的情況下用溫和的語氣進行交流,調整自身提問的方式和態度,讓受訪者感受到記者的誠意,從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新聞報道最注重的是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而信息的真實性需要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斷完善信息的細節來保證。在信息報道中,經常會由于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缺少對細節的捕捉而導致信息存在一定的寬泛性,觀眾在觀看電視新聞過程中就容易被寬泛的信息誤導,導致隨意猜測,出現相關的謠言。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應該不斷地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細化,根據受訪者的回答來捕捉信息的重點,抓住細節進行再次提問,使采訪由淺入深,讓觀眾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才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并且使觀眾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作出正確的判斷。
采訪氛圍關系著整個采訪能否順利進行,所以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應該擺正自身的姿態,說話的語氣要友好并且要保持自身的風度,與受訪者形成一種友好的關系,這樣才能讓受訪者不對記者的提問形成排斥的態度,進而營造一種良好的采訪氛圍,對于有效信息的獲得有很大的幫助。
記錄對于記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保證新聞信息完整性及真實性的方式,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對受訪者回答的問題以及全程的有效信息進行詳細的記錄,對于一些重點的信息需要用筆記的方式作好詳細的記錄,而在交流過程中對于一些補充性的信息和比較寬泛的信息則可以利用心記的方式進行記錄,這樣可以保證采訪的有序進行。
電視臺記者需要掌握采訪的很多技巧,筆者提到的只是一些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以及掌握的技巧。雖然新聞采訪只是電視臺新聞錄制的一個環節,卻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新聞采訪對新聞播出的整體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記者需要對采訪過程中掌握的信息進行詳細并且真實的記錄。記者需要在采訪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采訪能力,為觀眾提供更多有效的新聞信息,提升電視臺新聞的整體質量。
[1]賀海軍.電視臺記者在新聞采訪中應掌握的技巧[J].新聞傳播,2015(3).
[2]黃義星.電視臺記者做好新聞采訪的專業技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
[3]周怡.電視新聞記者應掌握的采訪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