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漢場
(作者單位:廣東省普寧市廣播電視臺)
虛擬演播室的布光技巧分析
沈漢場
(作者單位:廣東省普寧市廣播電視臺)
虛擬演播室在當今的信息化背景下已經影視行業中廣泛應用,為了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虛擬演播室的布光技巧就顯得非常重要。當前,虛擬演播室內的燈光主要由景區光與人物光兩個部分組成,在布光設計時,需要保證合理的前提,并需要注意布光的視覺效果,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虛擬演播室對燈光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根據當前虛擬演播室的燈光與普通演播室燈光的差別分析,了解了虛擬演播室布光的主要需求與特點;其次,簡要分析了虛擬演播室的布光技巧;最后,針對虛擬演播室布光技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
虛擬演播室;布光;技巧
當前,我國計算機技術水平的發展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已經為電視節目的制作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技術支持,而虛擬演播室自出現發展至今也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成熟且普遍的事物。為了使虛擬演播室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從其布光技巧入手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前我國已經在虛擬演播室的技術上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不僅有效控制了節目制作成本,更獲得了畫面效果逼真的視覺效果。然而為了更好地優化虛擬演播室視覺效果,從布光技巧入手成為非常重要的選擇。
1.1 虛擬演播室的布光要求
無論是任何一種類型的電視節目,都對燈光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是由于只有通過不同的燈光設計,才能營造出不同的節目效果,根據不同電視節目的需求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及視覺效果。對于虛擬演播室而言,由于其所處的環境為虛擬畫面效果,因此對燈光布光的技巧要求更高。一般情況下,虛擬演播室的布光需要反映出電視節目的場景特點,反映出視頻、背景、主持人等多方面的光影效果,這是一個漫長的磨合與適應過程中,需要隨著節目制作過程不斷調整與優化;同時,要結合觀眾的反映來進行相應的優化,才能最終滿足電視節目不斷完善的要求。
1.2 虛擬演播室與傳統演播室布光對比
虛擬演播室的布光與傳統的普通演播室布光有著極大的差別,這是由于普通演播室的布光是在實際的空間環境中實施的。而虛擬演播室則是真實的主持人在完全虛擬的環境下實施節目的制作,這一過程就對制作的虛擬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虛擬演播室與傳統演播室最大的差別在于畫面中人物的動與靜,一般情況下,虛擬演播室的人物可以在畫面中呈現出隨意的運動效果,而傳統演播室則難以達到這種效果,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虛擬演播室對燈光的布置有著更高、更復雜的要求。另一方面,普通的演播室由于沒有人與背景的透視關系,而背景與人物也一般是靜止的,因此一般通過一臺攝像機即可完成節目的拍攝,而虛擬演播室則不同,由于虛擬演播室中的背景與人物都是運動的,因此就需要使用多臺攝像機來完成拍攝,進而達到更加復雜的透視效果,因此對于這兩種不同的演播室所采用的布光有著極大的差別。
2.1 以三基色柔光燈為基礎
一般情況下,由于虛擬演播室的燈光系統需要滿足發光均勻、陰影小等要求。因此,以三基色柔光燈為基礎,成為虛擬演播室燈光系統的最基本要求。使用這種燈光不僅可以更好地呈現出良好的畫面效果,還能還原最真實的人物膚色,達到良好的畫面效果。這種燈光較傳統的熱光源有更加良好的效果,由于沒有生硬的光線,因此既不會產生畫面的陰影效果,也不會因散熱過多而影響主持人的情緒,給了主持人更大的發揮空間,使節目效果更好。
2.2 景區布光技巧
景區布光時主要應當保證藍箱燈光的均勻,這是最基本的,為了達到良好的畫面效果,需要對畫面中的各種區域進行色溫的有效控制,只有恒定的各區域色溫,才能保證整個虛擬演播室的畫面穩定。一般來說,藍箱中的藍墻與藍地面光比控制在1∶1左右為最佳,這時的整個畫面效果最為顯著。此外,為了保證畫面具有良好的布光效果,還需要將光線的明暗變化進行準確的調整,在保證背景電平有效調節的基礎上,使布光更加均勻。此外,在進行圖像合成的過程中,由于暗區與亮區之間的邊緣會發生改變,使光線的變化過渡比較明顯,因此需要對藍箱的布光進行均勻處理,以獲得更好的合成畫面效果,使光線能夠在合成畫面之后,仍然保持在良好的過渡狀態。然而,僅僅通過藍箱布光均勻無法達到最佳的景區布光效果,這是由于當合成圖像輸出時,會由于藍箱中的散光產生畫面的霧化效果,這時就需要加入地面燈光的輔助。一般來說,通過地排燈就能夠有效地解決合成圖像背景部分的霧狀影像問題;另一個解決散光的辦法是使用偏振鏡,使用偏振鏡可以減少散光的影響,但此時需要調整攝像機的曝光量和調整攝像機的白平衡。
2.3 人物布光技巧
人物布光是虛擬演播室中又一重要的布光技巧組成,由于人物在虛擬演播室的節目制作過程中是運動的。因此,對于燈光的要求更高,為了達到良好的,當前我國虛擬演播室節目制作的人物布光在原有的三點式布光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變革,研究出環形布光系統,有效
解決了虛擬演播室人物布光中原有的問題。在虛擬演播室節目制作的過程中,由于藍箱操作導致的影像藍色區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通過燈光解決這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般情況下,除了進行基本的消藍技術處理外,環形布燈就可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為了達到更好的虛擬演播室效果,在節目制作時,會對一些接近真實的影像進行有效的應用,以更好地實現節目的真實性還原,這時就需要首先對影像素材進行燈光的處理。這樣才能使其更好的與人物之間達到光線的融合,從而將人物放置于真實的背景下。一般的虛擬演播室人物布光要求就是面布低平,這樣就能夠有效杜絕在人物身上形成的投影,獲得良好的節目效果。
在虛擬演播室布光中,針對景區與人物布光有著不同的重點與原則,為了使虛擬演播室的節目制作效果更好,通過會對其布光過程進行重點關注,一般來說,在虛擬演播室布光時,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虛擬演播室的藍箱是節目制作的關鍵,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布光效果,需要對藍箱的地面、墻面等進行特殊處理,以保證各平面的均勻,實現無陰影的效果。第二,現場燈光需要與系統燈光有機結合,實現相互協調,在景區的背景與前景變化時,燈光的處理應當滿足畫面的合成要求,避免陰影的產生。第三,主持人的布光與道具的布光應當分開來設置,有效控制陰影部分的產生,使陰影方向與光源方向一致。第四,在拍攝前,攝像機應該進行白平衡,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藍幕的散光影響白平衡,否則會造成掩膜信號電平變低和前景物體的顏色失真。
通過虛擬演播室的技術發展與變革,實現了電視節目效果的不斷優化與提升,隨著與之同步的虛擬演播室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對其布光技巧的要求也在發生著不斷變化。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布光技巧成為虛擬演播室技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調整虛擬演播室中的布光技巧,為電視節目的制作提供更加廣泛的表現力,才能使節目的形式與效果不斷豐富,使技術創新的效果不斷優化,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節目需求。
[1]李傳舵,過逸村,張鵬遠.談談蘇州廣電總臺虛擬演播室燈光布光:兼談攝像機技術調整[J].現代電視技術,2011(7).
[2]楊秀華,徐海濤,郭芳.氣象虛擬演播室燈光布置與應用技巧[J].科技信息,2010(19).
[3]王忠偉,奚磊,李民.氣象虛擬演播室燈光系統設計[J].現代農業科技,2012(6).
沈漢場(1975-),男,廣東普寧人,本科,無線電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技術發展及應用和舞臺燈光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