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希婷
(作者單位: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
裴希婷
(作者單位: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本文針對微博的概念進行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通過微博方式進行新聞傳播所具有的優點和缺點。并闡述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所產生的影響。
微博;新聞傳播;影響
自中國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之后,新聞的傳播方式也開始了大規模的變革。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且需要經過多重的信息轉手,會對新聞的真實性、實效性和傳播速度產生影響。而在微博進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之后,憑借微博來進行新聞的傳播則可以有效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
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當今互聯網時代當中的一大重要的信息交流平臺。微博的使用者可以借助這樣一個信息交流平臺來進行信息的發布和獲取,并分享、評論自己所獲取的信息。在微博平臺當中,任何一位微博的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相關需求來進行個人社區的建設,由此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個人獨立空間,在這個空間當中,它的主人可以發表一些對當今時事熱點的評述和認識,或分享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并搭配上一些生動的圖片或者視頻。微博的信息擁有雙向性和交流性的特征。通過真實的身邊新聞作為載體,所以微博上的新聞往往具有極強的新鮮度,受到我國網民的追捧。
2.1優點
使用微博這一平臺來進行新聞傳遞擁有普通性這一優點。普通性,是指對新聞的傳播者來說,任何一名微博的使用者都可以將自己周圍身邊所發生的事通過微博來進行分享,并對其作出相關的評述。利用微博進行新聞傳播的人可以是任何一位微博的使用者,他們不需要使用華麗的辭藻,只需要對自己所見的事實進行陳述便可能引起廣泛的關注。并且,每一名微博的使用者都可以自由地發送微博。再渺小的個體同樣也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人,只要自己所發布的微博內容足夠有吸引力。
此外,與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進行對比,使用微博這一平臺進行新聞傳播十分方便,所有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編輯一條新聞通過微博進行傳播。這便是微博的便捷性特征。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隨時隨地都會有新聞通過微博這一平臺進行傳遞,人們在觀看到這則新聞之后,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評論和轉發,由此使新聞更具時效性。這是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所無法做到的。
2.2缺點
盡管微博這一平臺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擁有極為顯著的優點,但是這一平臺在使用過程當中,同樣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通過微博這一平臺進行新聞發布的人身份往往不受限制。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通過微博進行新聞的發布。如果微博的發布者居心不良,故意發布假新聞來煽動人心,或者傳播帶有明顯個人情緒的不良信息,便很容易對民眾產生嚴重誤導,甚至引發社會恐慌,妨礙社會的和諧發展。此外,現有的微博平臺,很大一部分仍舊沒有取消140字符的限制,而一些較為大型的新聞事件140字是無法闡述清楚的,讀者也很難從這140字當中了解到具體情況,使新聞的連續性和真實性不能得到保障,甚至可能讓讀者對新聞內容產生誤解。
與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相比,使用微博這一平臺進行新聞傳播,其優勢和劣勢都十分明顯。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往往需要通過記者進行新聞素材的收集、整理,并編寫出相關的新聞稿件進行發布,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新聞的實效性也受到影響。
3.1微博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民眾信息資訊的重要來源
數據顯示,在進行互聯網資訊傳播當中,在BBS時期,傳統新聞媒體的資訊素材都是記者從BBS上進行收集整理獲取的,而在微博時代,傳統新聞媒體的新聞獲取途徑則變成了微博。因此,在微博時代,傳統新聞媒體的新聞獲取渠道當中,微博已經成為了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3.2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重要新聞的發布
從上文可以看出,微博新聞有著極強的時效性,所以每當發生突發性事件時,網民就可以憑借自己的手機,在第一時間通過微博發布信息,與傳統新聞媒體進行新聞發布相比,微博的出現省去了新聞素材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使微博平臺對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3.3在特別環境當中,微博作用超過了傳統新聞媒體
因為對微博使用者的限制很小,因此使用微博進行信息的發布十分快捷。在部分特定的情況之下,微博平臺的傳播力甚至超越了傳統新聞傳播方式。
簡單地說,在微博時代,利用微博這一平臺進行新聞資訊的傳播有許多傳統新聞傳播方式所無法達到的優點。例如,在時效性和普通性方面,微博擁有其突出的優勢。但在新聞媒體行業對信息進行整理收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對微博上發布的新聞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假新聞的產生,第一時間為民眾提供最為真實可靠的新聞資訊。這樣才能讓微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1]曾春楠,曾慶雪.探析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J].東南傳播,2012(2).
[2]張臻.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