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博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
縣域EPON+EOC雙向接入網設計方案探討
劉 博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
有線電視雙向網設計是雙向網改造的前提。本文對有線電視EPON+EOC雙向網絡設計總體思路、主要技術、網絡調試要求和網絡改造原則分別進行了探討,使之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前三網融合業務對網絡的要求。
有線電視;雙向網改造;EPON+EOC
隨著電視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及當前三網融合業務需要,有線電視網絡正在向雙向化發展。而以往的雙向用戶接入技術如CMTS+CM等已不適應雙向用戶接入市場發展及有線網絡雙向綜合業務發展的需要。一種適應業務發展需要,且能方便實現基于同軸電纜的雙向接入技術EPON+EOC應運而生,為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用戶接入及雙向綜合業務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1.1設計思路
根據縣級中心機房的實際情況,首先解決數字網絡平臺建設,接入網EPON+EOC雙向改造方案由小區光線路終端OLT、光分路器PLC和光網絡單元ONU組成。提供數據雙向傳輸通道,可承載數據傳輸、視頻點播和VOIP等業務。在網絡前端機房部署EPON OLT,在小區接點或樓宇單元內部署EPON ONU前端和光節點之間通過光纜、分路器PLC進行雙向數據傳輸。接入網采用高頻窄帶(頻點97 MHz,帶寬1 MHz FSK調制)解決數字電視交互業務;采用Home PLOG AV技術,利用低頻段(7.5~30 MHz OFDM調制)實現寬帶接入業務。
1.2網絡架構圖(見圖1)

圖1 網絡架構圖
1.3縣域EPON+EOC雙向接入網的主要接入技術
1.3.1光鏈路
光網絡采用獨立雙芯的星型結構(CATV/EPON+EOC),數字電視和互動視頻流下行信號采用1 550 nm波長的IPQAM方式。數據傳輸下行采用1 490 nm波長的TDM方式,上行采用1 310 nm波長的TDMA方式。
光節點設置包括兩方面。覆蓋范圍:半徑300米以內。覆蓋戶數:100戶;寬帶用戶按1∶32分光比、開通率15%、同時在線率50%、每戶帶寬能做到8~12 M。EOC局端1個寬帶模塊帶64個終端。互動用戶按2口光接收機配置1臺EOC局端窄帶模塊,可帶200個終端。
光纜配置:新建單節點光纜芯數為4芯。其中1芯傳輸下行電視和IPQAM信號,1芯傳輸EPON信號,其他備份。
光分路器工藝:光分路器統一使用PLC型,接口采用SC/PC。
光功率配置分為以下幾點。一是遵循原則:OLT端光接收一致性原則;2級內分光原則(第一級1∶4,第二級1∶8);OLT及ONU的距離不能超過20km。二是光功率配置:OLT下行發射功率2~6dBm,ONU接收靈敏度-28dB;ONU采用上行發射功率+4~-1 dB;冗余設計原則(取3~5dB)。
1.3.2干線網絡
干線網絡結構:光站下采用星型結構,農村局部可采用低分支損耗的樹形結構;放大器技術:寬帶接入要求≤1級放大,僅VOD交互業務≤2級放大,原則上均改造到1級以內,個別邊緣地區可保留2級(2級無法實現寬帶)。
1.3.3關鍵點電平
窄帶局端模塊和串口EOC終端電平105dB;寬帶局端模塊和網口EOC終端發射電平110dB;進放大器的EOC窄帶信號電平要求50~80dB;進放大器的電視信號要求75~80dB。
2.1EOC局端安裝調試
ONU四個網口中,P1、P2作為EOC局端的窄帶和寬帶網口通過網絡連接;P3、P4作為備份。ONU及EOC相關指示燈是否工作正常。EOC局端輸出口110~750 MHz、705~30 MHz、971 MHz在涉及范圍之內。
2.2放大器安裝調試
下行信號:放大器調試時,首先測試下行輸入信號在合理范圍之內,信號輸入放大后,在放大器輸出端測量輸出值,先調節放大器的可調均衡和到高低端的電平差與設計值一致,然后調節可調衰減器得到理想的電平輸出值。上行窄帶信號進放大器的電平在50~80 dB要求范圍內即可。
光纖芯數不夠的可串光纜增加到4芯;光接收機所帶用戶過多或放大器級數過多的,增加光接收機的同時把放大器級數改造到1級以內;CABLE分配網線路老化信號損耗大的更換電纜;分支、分配損耗比正常損耗值大的電纜均需要更換;新增光節點或放大器集中供電的盡量采取集中供電。
劉博(1981-),男,遼寧朝陽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