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媛 屈 霞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廣電媒體結構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春媛 屈 霞
(作者單位:吉林電視臺)
近年來,有目共睹的事實是——互聯網給傳統廣電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使固性思維的廣電媒體受到沖擊。從網絡電視到4G信號,讓用戶走出了傳統的廣電媒體方式,走進了一個網絡信息化時代。對此帶來的巨大影響,使廣電媒體充分認識到競爭才是無處不在的現實。通過自身在結構化建設上發現問題,思考有效的應對策略,廣開生存渠道,結合互聯網,開辟新的傳播方式,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形成新的發展模式,畢竟在我國廣電媒體依然是傳統的傳播方式,依然有著大量的用戶。
廣電媒體;存在問題;有效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廣電媒體在結構化建設管理上存在許多問題。如資源配置上的缺乏公共性、定位結構不精準,沒有層次感,節目內容難以體現出差異化等。目前,面對各類媒體爭相競爭的局面,廣電媒體必須摒棄不復存在的優越感,完善和改進以結構化建設加強競爭力的戰略理念,優化管理機制,而形成新的廣電結構化建設模式。
目前,互聯網繁雜的表現形式,讓廣電媒體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它強大的技術優勢有力地吸引著年輕人,導致傳統結構的廣電媒體在無形中被新生代客戶遺忘。
傳統結構化的廣電較之競爭對手,貼近性差,不能實現及時的交流互動,針對性差,沒有層次感等劣勢日漸突出。
廣電媒體在結構化建設上的資源有限性,人才、技術、硬件和資本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各種不足,隨著大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改變,廣電的構思和表現方式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難以滿足客戶的文化消費需求。
目前,廣電媒體在多重擠壓之下,盲目地進行快速擴大,單方面地想要達成經濟效益目標。盲目地進入其他并不熟悉的領域,跟風冒險,導致很容易發展成各種經營上的風險。造成嚴重后果則是,既分散了自身的優勢,又不熟悉新的技術,還不能回避嚴重的經濟社會責任。
2.1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機制
打造一個好的產品,首先要形成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在人員、設備、成本和技術上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廣電媒體結構的布局受到了傳統模式的牽制,但同樣它的優勢也來源于傳統模式的覆蓋面廣。目前,要學習擺脫傳統廣電單一的傳播模式,首先在管理上就要建立起新的思維模式。一些廣電媒體在辦臺理念上出現了方向性的偏差,對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和導向感都有所不足,對經濟收益以及社會整體形象反映認識不夠。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就將定位作為核心指標。不一味盲目地追求創收,要有長遠的規劃追求。
2.2品牌戰略
品牌是每一個媒體價值的最佳體現,是區別于其他媒體的重要標志。打造出廣電媒體新局面的關鍵是建設品牌形象,改觀在受眾者心里的固有模式。在結構建設上采用科學合理的配置,減少節目內容的層次單一性。例如,廣電媒體有一個很大弊端,在節目構造編排上,缺乏本地特色,缺乏有針對性、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的節目,蜂擁而來的相似節目,讓觀眾逐漸在相同的感受下失去對節目的耐性。
2.3聯合戰略
單一性發展遠不如聯合性更有助于提高廣電媒體整體程度,只有實現共享資源,降低各方面的成本,促進廣電媒體的專業化,才有利于提高廣電傳媒在當下的競爭力。目前,實行跨地區聯合共享經營已是大勢所趨。全面引導媒體風向,積極組織行業協會,在能夠有效監督實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保持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聯合共生發展的新體系。
2.4競爭戰略
廣電媒體整體過程是精神產物,是廣電媒體人通過體力,智慧以及相關設備共同作用的成果。作為一種復雜勞動的結晶,廣電媒體所花出來的成本含金量遠遠高過其他物質產品。通過良性的競爭,有利于提升廣電媒體整體提升,競爭手段充分利用科學來進行創新,最大化地吸引各種群體,根據自身的優勢,通過廣泛的傳播渠道,來滿足觀眾的精神消費需求。
在今后的戰略機遇期里,廣電媒體在結構化建設上必須積極創新改革,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在節目制作、人才管理、資本運營等方面有所作為,只有這樣廣電媒體的競爭力才得到真正改變。城市化改革促進著傳媒經濟活動的日益繁榮,使作為傳媒龍頭的廣電媒體,在傳播領域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電子信息化的全面覆蓋的加快,各大媒體的競爭勢頭將更加強勁,這必然對廣電媒體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在當前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也要求廣電媒體在社會文化傳播方面繼續發揮出保留傳統的特色,樹立創新元素的新形象,以滿足現代城市的發展要求。
[1]王玉琦,何夢婷.我國廣電媒體制播制度改革與政府規制[J].現代傳播,2010(8).
[2]吳信訓,吳小坤.互聯網與傳統媒體融合趨勢研究[J]世界傳媒產業評論,2011(3).
[3]徐敢峰.從文化產業角度看廣電新媒體發展[J].現代傳播,2008(3).
李春媛(1984-),女,吉林長春人,本科,研究方向:傳媒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