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
(作者單位:溧陽廣播電視臺)
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的統一性思辨
朱 林
(作者單位:溧陽廣播電視臺)
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新聞媒體既要做好正面宣傳,也要善于開展輿論監督,被監督的地方和部門,也要正確認識,通過正面宣傳提勁,通過輿論監督改進。
正面宣傳;輿論監督;黨管媒體;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調研,主持召開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議,并強調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習近平同志在座談會上指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
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一個是報道成績說好事,一個是曝光問題揭短處:一個是表揚,一個是批評。二者看似對立,實際上是有機統一的。二者的統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媒姓黨,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明確指示,黨性原則是媒體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政治家辦報”“黨管媒體”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前提,更是弘揚主旋律、唱好“正氣歌”的基礎。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恪守黨性原則,充分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宣傳工作,不管是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遵循著這個原則。擁護黨的領導,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到首位,既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石,也是讓新聞宣傳工作堅持以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為重點的關鍵所在。因此,從黨性原則上看,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作為宣傳工作的兩種不同方式是有機的統一。
新聞宣傳工作必須要體現立場、觀點和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做好正面宣傳,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形勢下,做好正面宣傳,不僅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新聞輿論戰線工作者做好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正面宣傳,不輿論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意見較大反映較多的問題開展必要的輿論監督,本身是媒體擔負社會責任的體現,有助于推動和改進工作。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體現一個目的,就是要傳播真理、組織群眾、推動工作,形成強大合力,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正面宣傳準確傳播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宣傳正能量人物、正能量事件,弘揚主旋律,形成鼓舞人們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正確的輿論監督,通過激濁揚清、曝光問題來推動問題解決,來監督社會不良之風,并防止類似現象的再次發生。不管是熱烈的表揚還是嚴肅的批評,都是為了進一步的團結、為了更好地發展。因此,從目的上看,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是有機的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生命,這應該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共識。新聞的本質屬性是真實性,新聞報道的基本方法是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沒有真實性就沒有新聞性,沒有新聞事實就沒有新聞報道。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衍生了各式各樣“人人都是麥克風”的自媒體,這些自媒體因為傳播快、覆蓋廣等特點,成了許多正規媒體的新聞來源之一。而這些新聞來源,雖然因其“快速、全面”滿足了受眾新聞閱讀的基本需求,但其“真實性”卻大打折扣,各種“反轉新聞”“虛假新聞”紛紛登場,嚴重削減了新聞的公信力、權威性,甚至混淆視聽,引發負面的輿論潮,嚴重干擾群眾日常生活。越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媒體人越是要遵循新聞真實性原則。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統一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在輿論監督中,如果新聞失實,報道不存在的問題,就會引起一系列負面效應,挫傷人們的工作熱情,引發社會的誤解非議。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做到現場取證、持之有據,反復核實、一絲不茍,確保新聞是真實無誤的。在正面宣傳中,真實性同樣是最根本的要求。在正面報道中,有些新聞工作者為了烘托報道人物或事件的“高大全”形象和正能量價值,會虛構事件或情節對人物或事件進行人為的拔高或虛構,將報道對象塑造成“圣人”。這樣一來不僅不接地氣,也顯然違背了新聞真實性的根本原則。不管是輿論監督不真實,還是正面宣傳不真實,都會降低媒體的公信力和引導力,給我黨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一定要適應新形勢,把握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政治導向,堅持把黨的領導放在頭等位置,大力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正確利用好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兩種方式。只有這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才能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擔負起時代賦予的職責使命,全力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健康蓬勃向前,為全面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奠定良好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