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丹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土右廣播電視臺)
對電視臺新聞文字稿件寫作的研究
高 丹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土右廣播電視臺)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人們對信息的了解途徑多元化,其中電視作為一種主要的傳播媒體,是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電視臺新聞的文字稿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重點對電視臺新聞文字稿件寫作進行研究。
電視臺新聞;文字稿件;信息化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沖擊,電視新聞要想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突破陳舊的電視新聞制作模式,其中從文字稿件著手,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延伸便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單純的文字稿件所帶給觀眾的視覺震撼力肯定沒有畫面強烈,因此在撰寫新聞稿件的過程中,在宏觀把握新聞事實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新聞工作素質,使文字稿件和視頻畫面實現有機融合,避免聲畫分離和文字脫離視頻本身的低級缺陷。
當改革開放的腳步越發加快之際,電視臺對原有的模式也進行了革新,新聞節目也呈現出多樣性,那種單一的模式逐漸被摒棄,節目更具創新性,吸引力也更強。文字稿件在新聞節目中的重要性也逐漸彰顯出來,主次更為分明,在追求語言藝術性的同時,也更加關注于其事實性,不再是單純地將新聞內容匯集在一起。在對電視新聞文字稿件寫作的過程中,其內容不僅是對新聞的表述,同時還是新聞從業者所應具備的專業素養以及創作思路的充分展現。作為新聞文字編輯,在文字稿件寫作之前,必須了解新聞事件,在仔細分析、認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經驗積累,使新聞事實形成統一的系統,開展準確有效的后期工作,滿足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需求,使之更符合受眾的價值期待。
電視新聞有其本身具有的特性,一般就呈現于大眾視野的電視新聞文字稿件來說,通常很少使用藝術文字,在闡述清楚基本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藝術加工,這樣的方式在當前的自媒體時代而言成為大多數新聞稿件編寫者所青睞的一種方式,并且兩種文字盡管有著不同的文字符號代替,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傳播信息,引導社會輿論。但就其本質而言,兩種文字依然具有相當一部分的差異,很多時候新聞文字稿件使用的范圍都是簡單的消息以及通訊,給人以單調的感受,而藝術文字的文學語言適用的范圍比較廣泛,如在很多散文、詩歌及小說中都能體會到濃厚的藝術文字氣息,而極具修辭技巧的表達方式也成為很多作者慣用的手法。電視新聞作為新聞,在文字的撰寫上更多時候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選用準確的表達方式就變得異常關鍵,但為了促進電視新聞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吸引更多觀眾的視角,在新聞文字和藝術文字之間尋求二者的契合點也是必不可少的。
電視臺作為傳統的黨政媒體,毫無疑問是大眾了解真實新聞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這對于文字編輯來說就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盡可能地在撰寫稿件的過程中避免過多的主觀意識影響,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引導社會輿論,如果確實對整個事件有感而發,可以通過編后記或者編者按的方式得以表達
首先,新聞事件的傳播必須以一定的真實事件為基礎,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能通過文字和畫面使新聞事實呈現在大眾面前,在了解新聞事實的前龍去脈后把握新聞吸引觀眾的點,圍繞這個點進行相關的擴展,在這個階段中,關鍵的新聞點必須能夠經受事實的考驗,不能為盲目的增加收視率違背本質的新聞工作原則。其次,在初稿完成后必須進行仔細的核對工作,因為新聞稿件本身的具有其特定的屬性,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因此不能僅僅為了寫稿件而寫稿件,還需要我們將與該新聞事件的前前后后都摸透、摸清楚,盡量避免因為人為失誤引發的輿論風波。最后,新聞稿件所起的是一個補充升華的作用,因此攝像記者和文字記者必須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使新聞稿件能夠和拍攝的視頻內容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新聞質量,后期的編輯工作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困難,從宏觀上促進電視新聞采編播的一體化進程。
電視新聞的特點是時效性和傳播性,作為寫作者,就要第一時間內把新聞事件的有關內容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形成新聞稿件,以便于及時報道。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要求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加快捷,充分滿足大眾的需求,所以,時效性是新聞文字稿件寫作的要求之一。電視新聞,在傳播上具有了時效性才能具有生命力,尤其是發生重大事件、突發事件時,如果電視臺能在第一時間向大眾傳遞出真實有效的信息,對于減少虛假信息、穩定人心而言是非常關鍵的。
時至今日,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為廣大觀眾所重視,在進行電視臺新聞文字稿件寫作的時候,需要了解稿件寫作的實質,正確處理新聞稿件中的新聞文字與藝術文字,以還原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為基礎進行文字稿件寫作。
[1]龐恩啟.電視新聞濫用議論的表現形式及危害[J].青年記者,2011(8).
高丹(1984-),女,內蒙古土右旗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新聞。